趙江英
中班了,班上小朋友在進餐方面有了很大進步。唯獨豆豆小朋友在其他方面還不錯,但是一到吃飯就會出現(xiàn)挑食的現(xiàn)象,對蔬菜是百般挑剔。老師擔心,爸媽擔心,每每吃蔬菜時他也倍感煎熬……
今天的午飯是紅燒茄子和燉排骨、米飯,豆豆小朋友把排骨和米飯很快就吃完了,餐盤里只剩下蔬菜--茄子,只見他先東張西望了一會兒,再用勺子舀起茄子看了又看,丟到了空碗中,又將里面的配菜胡蘿卜挑出到空碗中,就這樣,挑來挑去就是不吃。我這時走過去,對他輕輕說:“你要多吃一點,吃得多身體好,長的也高,長大可以當人民解放軍!”聽完,他勉強用勺子挑起一塊茄子放入嘴中……直到其他小朋友都餐后散步回來了,豆豆盤子里的茄子也沒有吃完……
作為老師的我,策劃了以下一系列的活動
一、生成活動,與幼兒共同收集有關蔬菜的信息,幫助幼兒了解蔬菜
我收集了園里一周的食譜照片,并展示給孩子們,讓孩子們討論:“你認識這些蔬菜嗎?”“它們長在哪里?”“我們?yōu)槭裁匆允卟???/p>
妙妙:“老師,我認識黃瓜、土豆、西紅柿、豆角、胡蘿卜,它們都是從地里種出來的,我奶奶家就種這些蔬菜”
可樂:“老師,我知道,黃瓜、西紅柿、豆角都是長在地上的,土豆可是長在地下的哦”,說完還很自豪的看向了小朋友們。
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話題展開了……
此時,豆豆也積極的參與了發(fā)言:“我吃過土豆泥,可好吃了”我趁機接了話題:“豆豆,你知道土豆泥是用什么做的嗎?”豆豆驕傲的答:“我當然知道了,是土豆做的!”“呀,豆豆是個愛吃蔬菜的好孩子呢?!闭f完,我對他比出了一個“棒”的手勢:“那為什么要吃蔬菜呢?”豆豆立刻回答“因為蔬菜里有我們長身體時需要的能量!”看他認真的神情,我相信,此時“蔬菜”已經(jīng)在他心底“生根”了,“原來我們豆豆不僅愛吃蔬菜,還是個知識淵博的孩子呢!請把掌聲送給愛吃蔬菜的孩子!”孩子們的掌聲響了起來,我看到豆豆害羞的低下了頭。
趁熱打鐵,我要求孩子們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收集有關蔬菜的信息。第二天,分享會上,豆豆第一個站出來介紹他收集的蔬菜信息,侃侃而談,自信又從容……這一天進餐時,豆豆看到蔬菜,有一絲的猶豫,我說:“豆豆,你對這些蔬菜可是特別熟悉呢,就是忘了調(diào)查這些蔬菜的味道了,你快嘗嘗看看,一會跟大家分享一下今天蔬菜的味道吧?!敝灰姸苟咕o鎖眉頭,嘗試性吃了一口蔬菜:“咦,這個芹菜綠綠的,脆脆的,有點甜甜的味道”嗯,看起來還是比較好吃的吧,這一天,豆豆的進餐沒有那么地讓人焦慮。
二、“蔬菜寶寶繪畫展”,利用俏皮可愛的形象,激發(fā)挑食孩子對蔬菜的喜愛
在展開蔬菜信息收集的同時,我又組織孩子們開展了“蔬菜寶寶繪畫展”,將自己本周吃掉的蔬菜畫出來,為它添畫五官和四肢,可愛又“調(diào)皮”的“蔬菜寶寶”躍然紙上,格外地生動,讓孩子們又打開了話匣子,我仔細的觀察了豆豆,畫了茄子、土豆、芹菜、黃瓜,我?guī)铀行∨笥讯紒硇蕾p豆豆的畫,鼓勵他繼續(xù)堅持吃蔬菜,讓畫展上的蔬菜寶寶的“朋友”越來越多……
三、進餐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小小報餐員”“光盤小明星”“廚房小幫手”,讓挑食幼兒積極參與,承擔責任,鼓勵其不挑食
進餐時,我在在幼兒座位安排方面做了調(diào)整,把不挑食的幼兒和愛挑食的孩子安排在一桌吃飯,希望能夠影響并帶動不愛吃蔬菜的孩子們;在午飯環(huán)節(jié),邀請?zhí)羰车亩苟钩袚靶⌒蟛蛦T”的責任,以“榜樣示范法”鼓勵豆豆嘗試再多吃一些蔬菜;在進餐環(huán)節(jié)設置“光盤小明星”,鼓勵孩子們爭取人人都做光盤小明星;離園時,與挑食的家長溝通交流,讓他在家中創(chuàng)設有規(guī)律的進餐環(huán)境,讓孩子在家承擔“廚房小幫手”的責任,認識蔬菜、介紹蔬菜,盡量少吃零食和糖果。
四、家園一致,創(chuàng)設良好的進餐習慣和環(huán)境
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僅靠老師單方面的努力是不行的,家長也要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家園教育要保持一致。
針對這一問題,家長可以這樣做:
1.跟孩子一起去買菜
生活中,家長可以經(jīng)常帶孩子到超市或菜市場采購食品,讓他對各種蔬菜水果看得見、摸得著,有個直觀的感受,慢慢對食物產(chǎn)生興趣,促使孩子勇于對新食物進行多次嘗試。
同時,也可以把孩子不喜歡的東西和喜歡的東西放在一起,循序漸進地喂。開始時,以孩子喜歡的東西為主,不讓他感覺到吃的食物當中,有他不喜歡的,慢慢再把他不喜歡的食物加量,使他耐受,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孩子的營養(yǎng)均衡。
2.制作精美食物
有時候孩子愛吃一個食物,并不是因為喜歡這個食物的本身,而是受它們的外貌吸引。例如孩子喜歡喝酸奶,不是因為他們知道酸奶有多少價值,或酸奶多好喝,吸引他們的還是酸奶的卡通包裝。
同理,孩子如果不愛吃蔬菜水果,你何不換一種思維,將蔬菜或水果,擺成好看的圖案,或者孩子最近喜歡的動畫形象。你只要將食物弄的好看有趣又好吃,還愁孩子不吃飯嗎?
3.與孩子一起制作精美餐點
幼兒園經(jīng)常會舉辦一些親子活動游戲,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動手制作美食,家中會發(fā)現(xiàn),在家中各種挑食各種傲嬌的孩子,居然把飯都吃光光了。
并不是說親子活動的食物多好吃,而是那是他們自己動手制作的,他們很有成就感,自然吃飯就香了。其次,讓孩子一起制作美食,還可以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4.養(yǎng)成飯前不吃零食的習慣
不知道小時候的你們會不會在飯前吃零食,總之,小時候小編再飯前就很愛吃零食。然后到了吃飯時間,小肚子就被零食給撐飽了,自然就吃不下飯啦!
所以家長一定要養(yǎng)成孩子飯前不吃零食的好習慣。當然如果,孩子實在餓了,不妨給孩子吃一些酸奶、水果、全麥餅干等比較健康的食物。
5.巧妙鼓勵、給孩子做示范
“同伴影響”不可低估,在聚餐時表揚其他不挑食的小朋友。另外,在食物方面,孩子最關心的是味道。因此,鼓勵孩子多吃食物時,要說“這個味道不錯”“這個口感很好”,光說“有營養(yǎng)”“對你有好處”基本沒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很多孩子都會不自覺的模仿父母的動作,很多孩子看父母吃的很香,他們就會不自覺的想吃。
通過一個月的觀察與引導,吃飯時,豆豆已經(jīng)不再是那個愛挑食的孩子了,并且班級其他孩子也會宣傳“蔬菜”的故事,進餐時互相提醒:“不要挑食,要做光盤小明星哦!”
是呀,不挑食的孩子才最可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