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武
近年來,經??吹街行W生受課業(yè)負擔過重、考試成績下降、精神壓力太大等因素影響而自殺的報道,心情十分沉重。正值花季少年的他們以這種方式告別人世,既是個人最大的不幸,也是其家庭最大的不幸。對于中小學生來說,學習本應是一件其樂無窮的事,但在當今中國,許多渴求知識的學子卻無緣享受這種快樂。他們竟日為分數(shù)耗費精力,整天為名次提心吊膽。沉重的負擔和巨大的壓力,使他們失去了童趣,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完善的人格,失去了鮮明的個性……這種狀況是極不正常的。
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只有把莘莘學子從“分數(shù)決定命運”的現(xiàn)實中解脫出來,以素質教育取代應試教育,才能真正讓他們享受到學習的樂趣。與此同時,作為身負重任的教育工作者,則不應消極等待評價制度的改革;而應敢于逆“一切為了考試”的潮流而動,盡力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這就必須摒棄“時間加汗水”的做法,具有向題海戰(zhàn)術挑戰(zhàn)的勇氣。雖然在“以分數(shù)論英雄”的環(huán)境中,這要承擔很大的風險,但有沒有這樣的勇氣,是考量一個教育工作者素質高低的重要標準。
學生之所以不堪重負,主要是因為教師在分數(shù)競爭的壓力下,熱衷于題海戰(zhàn)術,不但在課堂上大搞應試訓練,而且布置大量的課外作業(yè)。從小學到高中,學生總在沒完沒了地背書和“刷題”,哪有時間自由支配?哪有獨立思考的空間?有些教師為了提升本學科考試的高分率,競相爭奪學生的課余時間,大打疲勞戰(zhàn)。這種做法如不加以遏止,減負只會成為空談。而現(xiàn)時的情況是,大多數(shù)學校的領導都是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學質量的標準,一些地方政府則把高考升學率當作一項政績工程,對通過加重學生負擔而“取勝”的做法非但不加制止,反而予以表彰和獎勵。這便導致教師加班加點和大量布置課外作業(yè)之風盛行,五花八門的課外補習使中小學生疲憊不堪。雖然新一輪課程改革從啟動至今已有20個年頭,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卻愈來愈重。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為此而汗顏。
筆者以為,加班加點,題海戰(zhàn)術,不只是教學方法上的問題,還關系到一個教師的師德。那種不顧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任意侵占他們的休息時間、加重他們課業(yè)負擔的做法,是缺乏良好師德的表現(xiàn)。你若真正關心和愛護學生,就不應該置他們的身心健康于不顧,剝奪他們的課外自由,用多布置作業(yè)來彌補課堂教學的低效,靠題海戰(zhàn)術來爭勝。雖然這種“時間加汗水”的做法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但它是以摧殘學生的身體、泯滅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為代價的,完全背離了課程改革的大方向。因此,只要聽到某位教師慷慨激昂地介紹自己廢寢忘食甚至帶病與學生一道加班加點的“先進事跡”時,我便會產生一種莫名的悲哀——為學生,也為教師本人。他們這樣做與其說是對工作認真負責,不如說是出于無奈。應試教育帶來的殘酷競爭,不但使學生失去了童年和青春的歡樂,而且扭曲了教師的師德。
有鑒于此,筆者在教學中一直堅持不加班加點,不搞題海戰(zhàn)術,恪守不布置課外作業(yè)的原則(語文練習在課堂上完成)。我對學生布置的唯一任務就是每天抽出一定的課余時間(不少于半小時)閱讀以文學作品為主的課外書籍。這與過去的語文教學大綱和新修訂的語文課程標準所強調的“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是完全一致的。
我知道,堅持為學生減負的原則是“冒險”之舉,如果學生的考試成績上不去,無論多么先進的理念和做法都會顯得不堪一擊。但我相信,只要改進教學方法,就能與題海戰(zhàn)術一爭高下,同樣能讓學生考出好成績。因此,我力求把功夫下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上。有位老師曾經勸告我:“學生的課余時間你不去占用,別的老師照樣會占用,到時候吃虧的是你自己。你何必這么傻!”我的回答很干脆:“我寧可自己吃虧,也不會給學生雪上加霜!”話雖這么說,我卻不甘心自己所教的學科因受到其他學科的“排擠”而使學生成績下降,生存在相同的“應試”環(huán)境下的我,何嘗不是如履薄冰!但我實在不忍心加重學生的負擔,面對無法回避的分數(shù)比拼,我唯一的選擇就是改革課堂教學,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力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把必要的訓練放在課堂上完成,力求通過精選精練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自踏上三尺講臺以來,我一直堅守自定的原則,即便是進入中考、高考的復習階段,也絕不給學生布置課外作業(yè)。
實踐證明,只要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就不必害怕考試。筆者先后執(zhí)教過初中和高中,無論是平時考試還是中考、高考,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筆者所教的學生中先后有40余人在市級以上作文競賽中獲獎(其中一人在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中獲獎),有不少學生在省級以上語文報刊發(fā)表習作??吹綄W生們的成長和進步,筆者感到由衷的喜悅和自豪。
當然,筆者最希望看到的是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盡快實施,以分數(shù)為唯一評價標準的桎梏早日打破。值得期待的是,去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明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不得下達升學指標或以中高考升學率考核下一級黨委和政府、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不得通過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績?yōu)闃藴湿剟罱處熀蛯W生”。但愿上述禁令能在不久的將來落到實處,但愿那種靠題海戰(zhàn)術、魔鬼訓練換取高分的做法不再受到推崇,那些靠剝奪學生休息的權利、加重學生負擔而贏得考試佳績的教師不再受到表彰和獎勵。誠如是,則莘莘學子幸甚,中國教育幸甚。
(作者單位:湖北荊州市郢都中學)
責任編輯?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