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佳紅
每一個孩子都能寫出閃亮的詩句,這是我整理孩子們的詩歌時的一個重要發(fā)現(xiàn)。
在我的第一個童詩實驗班上,有一個很特別的孩子小雨。他是一個與人交往有障礙的孩子,聽講有問題,作業(yè)寫得很慢。在課堂上,我經(jīng)常看到他在發(fā)呆,或是偷偷地玩著什么,有時還會舉手說一些和課堂完全無關的話。我平時跟他也只有簡單的交流。但這孩子很有禮貌,總是彬彬有禮地向我、向所有老師問好,讓人愛憐。
我知道每個孩子都需要表揚,可我實在找不出多少理由表揚小雨。我不大清楚他在想些什么,喜歡什么,能學到什么。我心里清楚的是,自己實在沒為這孩子做過什么。
在我教孩子學習兒童詩兩個月之后,大多數(shù)孩子都愛上了兒童詩。有一天,小雨對我說:“老師,這是我自己寫的一首詩,您想看看嗎?”
我拿過來,看見小雨用鉛筆工工整整地寫著——
洗衣機
你白天黑夜忙個不停
我真后悔
給你留下那么多的臟衣!
那天停電
你有沒有
好好休息?
天哪!真難以想象它出自小雨之手!我看完后感動不已。誰能想到,小雨內心的世界如此美好而純真?我把這首詩讀給孩子們聽,孩子們聽完熱烈鼓掌。我感受得到,那種熱烈是發(fā)自肺腑的贊賞和開心。激動之余,我有點納悶,課堂上沒見他認真聽??!這些詩情詩意從哪兒來的?
隨后,小雨在課內課外寫過很多詩歌,在他的世界里,月亮、蝌蚪、星星、花草都是他的朋友,都是可愛的小精靈。這些詩歌讓他媽媽也驚嘆不已,感動不已。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在小雨的內心里,有一個唯美純凈靈動的世界,這個世界早就存在,甚至在他上學之前就已存在。我無意中做的,只是讓它呈現(xiàn)出來而已。
讀他的詩歌后,我似乎走進了他的水晶心,自然,對他的言行也就多了理解和包容;同學們也很喜歡他的詩歌,小雨成了孩子們心中的小詩人;而這個班級,也成為讓他內心感到安全的家。
后來,一批成績一般甚至問題多多的孩子,也寫出讓人驚艷的詩句來。
為什么連簡單作文都寫不好的孩子能寫出感人的詩歌來呢?通過查找資料我才明白,兒童詩是真善美的聚合體,它能直入心靈。孩子天生就有詩性,他們天真、單純、善良,充滿幻想,這些特質與詩歌的本質相通。寫出讓人驚喜的詩句,不需要很強的思維能力,不需要很好的語文基礎,它需要的是孩子的靈性。只是這種靈性需要喚醒和培育。當這種原本就有的靈性迸發(fā)出來,就可以成為點亮孩子的契機。
孩子在朗讀、欣賞、創(chuàng)作詩歌的過程中,心靈會得到滋養(yǎng),生命之花會綻放。
孩子是天生的詩人。這個發(fā)現(xiàn)讓我找到了點亮孩子心燈的途徑。于是我更加關注一些“特殊”孩子寫的詩歌。
丁丁這個男孩,我教他不久就注意到他了。因為他身上呈現(xiàn)出很大的反差:長得虎頭虎腦,眼神清亮,樣子很可愛;上課卻很少看黑板,手里總在玩著一些小玩意;偶爾認真時發(fā)言非常精彩,可是寫起作業(yè)來,簡直是鬼畫符;上臺演講時像個小紳士,一到下課滿地打滾,像個幼兒,被同學笑稱咱班的“拖把”。
“欸,拖把,幫我們把這塊地拖干凈!”我笑他。
“你看,長著聰明的腦瓜,你怎么就把注意力弄丟了呢?能不能認真一點!不要做和課堂無關的事情!”我也這樣嚴肅提醒他。聽到我的提醒,他會很快糾正自己的行為,但過一兩天就原形畢露。
真誠的、苦口婆心的、鍥而不舍的……我所有的教導在他身上基本沒用。
一次心理課上,我讓孩子們畫自己的苦惱。丁丁畫了一顆巨大的鉆石,卻把自己畫成一個不成形的小人,被壓在鉆石下面。這是什么意思呢?我看不明白。他告訴我:“我一周要上七八個補習班,這些補習班像巨大的鉆石把我壓在底下。它們很閃亮,但它們太重了,我有些累了……”說完丁丁嘆了一口氣。聽了他的話,我的心似乎被抽緊了,不由得也嘆了一口氣,問他:“你這么累,為什么不減少幾個課外班?為什么還要學這么多?”
丁丁低下頭,想了想說:“老師,我想學好,我不想落后……”
丁丁的話,讓人心酸。我意識到,有些看起來有問題的孩子,不是不想認真,而是做不到。他們的身心是分離的。面對批評,他們的內心是痛苦的,也是無奈的。
后來,他在一次作業(yè)中寫了這樣一首小詩——
角落之花
當它使盡洪荒之力
抽出第一片花瓣
發(fā)現(xiàn)它是如此渺小
它依舊堅持著
開著花
希望能被看見……
讀到這樣的詩句,我被震撼了。沒想到,看似懶散的問題多多的孩子內心有這樣的渴望;沒想到,小小的孩子竟能展示出這樣的洞見;沒想到,“每個生命都渴望被看見”是這樣一個孩子教會我的。從那一刻起,我不再簡單批評他,而是想方設法理解他,發(fā)現(xiàn)他的亮點,給他機會閃光。畢業(yè)典禮上,丁丁自薦當小主持人,這樣的機會當然得給他。他在畢業(yè)典禮上光彩照人,讓我特別欣慰。他終于讓全班同學、全體家長看見了自己。
還有一個男孩的故事也很神奇。
記得我接手六(2)班的第一天,我問:“大家猜測一下,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只有一年,誰會是進步最大的一位?”全班孩子很快就指向一個皮膚黝黑的孩子。
“為什么呢?”我微笑著問。有孩子笑著說:“因為他已經(jīng)是全班最讓人討厭的人了,當然最有可能進步大?!痹捯魟偮洌嗑捅?。
聽到這么讓人氣悶的話,小黑卻沒有特別的反應,看來這孩子內心比較強大。但我不能任由孩子們這樣“黑”他,也不能阻止孩子們說真話。于是我說:“這個同學一定有什么特別之處是你們所不知道的。我也相信他進步最大,但理由肯定不是你們說的那樣。你們可能只看到表面。過段時間,你們看吧,他一定不是你們以為的那樣。袁老師自信看人眼光不錯?!?/p>
過了一段時間,我知道小黑自己會寫詩歌,寫文章。他媽媽就曾偷偷發(fā)給我?guī)资?。在詩歌課上,這孩子寫出不少讓人驚訝的詩句。我印象最深的是這幾句——
宇宙里好安靜,
就讓行星繞燈懸轉。
宇宙里好無趣,
就讓生命來好奇。
我為這孩子的奇思妙想和開闊的思維而大為驚嘆。當我在全班大聲朗誦這幾句時,同學們忍不住歡呼:“哇!男神!”后來小黑開始頻頻展現(xiàn)自己的獨特之處。
有一天我問全班:“誰會做視頻,為畢業(yè)典禮做準備?上屆同學畢業(yè)時做出的視頻特別棒,你們想試試嗎?”
全班沒有一個人舉手。
可是過了一會兒,小黑舉手了。他說:“老師,我不會做,但我一定能做出來。”
我吃驚地看著他:“你不會做,為什么還敢說會做出來?”他說:“老師,您不是鼓勵我們大膽嘗試嗎?別人不相信小學生能寫出詩歌來,我們不也寫出來了嗎?我找人學,在網(wǎng)上學,總能做出來?!?/p>
我不由得豎起大拇指點贊。
寒假里他開始為畢業(yè)典禮做準備,自己學習視頻制作流程,做了一個小視頻發(fā)給我看。到了下學期,為了再現(xiàn)這一年里我們難忘的瞬間,他自己配音樂,自己寫解說詞,并不斷修改。他制作的視頻《詩意童年》在畢業(yè)典禮播放時,感動了全場。
真的是如我所預料的——他進步最大,成為全班佩服的“男神”!
詩歌提升自信、改變孩子的生動故事,在我們的教室里經(jīng)常發(fā)生。普普通通的孩子因為詩歌綻放出別樣的光彩,成為班上引人注目的明星;優(yōu)秀孩子因為詩歌,從更豐富的維度看世界,做出遠超過同齡人的優(yōu)秀作品,展現(xiàn)出讓人驚喜的綜合素質……
不過,我最欣慰最難忘的是那些問題孩子的改變。比如:沉默寡言,經(jīng)??疾患案竦臈顥顚懗觥斗N子》這首小詩,感動了自己的爸爸,讓爸爸認識到自己陪伴孩子太少,決定想方設法多陪孩子,多鼓勵孩子,隨后楊楊認真學習,成績一路上升;小勝在奶奶去世后,一年多時間都不說話,上課完全沒心思,后來爸爸和他交心談心,他自己也寫出特別有哲理的詩句,被全班同學認同,自信慢慢回來,走出陰霾;小萱覺得父母偏心,覺得自己多余,在班上也被人孤立,因為詩歌,她走進了書中的世界,寫作水平躍升……
這些被家長、老師忽略的孩子,受傷害沒有得到及時醫(yī)治和處理的孩子,以及喪失自信的孩子,都因為朗讀欣賞詩歌,心靈得到滋養(yǎng),又因為自己寫出讓人驚喜的詩句,被老師同學贊賞,提升了自信。
詩歌是孩子心靈世界的代言人,透過它們,老師能看到孩子內心的渴求。當他們被看見,似乎就有了能量去改變。隨后老師用各種方式給他們成功的體驗,慢慢地,孩子就走上健康發(fā)展的軌道。
這些動人的故事,使得詩歌成為我和孩子們獲得幸福的重要元素,也成為我十多年堅持深耕的原動力。
詩歌是記錄美好時光、教孩子追求美好的最佳載體。它對孩子的實際意義是什么呢?
人本主義之父卡爾·羅杰斯說:“一個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他的內心會存在潛在的信心,認定自己就是迎戰(zhàn)生活的值得信賴的工具?!?/p>
是的,追求美好生活的孩子,一個對自己有信心的孩子,不用去對他說教那么多,不用去約束那么多,他自己就會去選擇那些給他帶來美好體驗的東西。他會建立自信,從而有勇氣面對挑戰(zhàn),創(chuàng)造美好。
附:我班孩子眼中的詩意童年
大家好!我是周逸茗。
今天,我想和大家談談童年的夢。四年級的時候,詩歌走進了我的生活。記得有一次,大屏幕上出現(xiàn)了一句話,是雪萊寫的:“詩歌是美好時光的美好記錄……”多美的語言?。≡娙丝傆媚遣灰粯拥难劬θタ催@世界。
從此,當我遇到挫折,當我絕望,當我想要放棄時,我便寫出一首首詩,告訴自己:暴風雨后的彩虹會更美。當然,有悲傷就會有快樂,開心時我會用詩歌記錄剎那的歡愉,我可以和朋友一起分享,和小鳥一起鳴唱,和溪流一起哈哈大笑。
有一次,我去觀察大自然,那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令我想到,詩歌與自然是一體的。于是我寫道:“我看花?/?詩?/?化為了一地殘紅?/?成了一幅畫?//?我看星星?/?詩?/?化為了滿天星光?/?凝成了一條銀河流觴……”
之后,老師教會了我們寫古體詩,我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一樣,驚喜不足以形容我內心的激動。我恨不得一天24小時都撲到寫詩上。
不知不覺中,我已學會了用詩歌來記錄自己的情感、經(jīng)歷、憧憬等等。我想,我已經(jīng)愛上了這種大膽揮毫的感覺。
我要帶著這份童心,這份美好的記憶,和我愛的詩歌走下去。無論沿途如何,我就是我;無論世態(tài)如何,擁有詩歌的靈魂依然是最高尚、最純潔的靈魂。希望直到我去往另一個星球,即使沒有肉體,可我的靈魂仍舊像小時候一樣,能進入詩歌與童真交匯的海洋里遨游。
只要我相信童真,相信有一個世界屬于孩子,那么,即使我已白發(fā)蒼蒼,可通往那個世界的那扇大門也會永遠為我打開……
(作者單位:廣東深圳市南山區(qū)松坪學校小學部)
責任編輯???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