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總得去看看。
哪個城市曾留下你的足跡?你又曾站在哪片天空下遙望故鄉(xiāng)的方向?
離開時,你舍棄了什么?歸來時,你帶回了什么?
你站在世界一隅,你仍然是你。你已不再是你——你看過的世界都成了你。
19世紀三四十年代,東南部美國人離家去得克薩斯時,總會在門上寫下 “GTT”(Gone to Texas三個詞的首字母組合,意為“去得克薩斯了”)。簡悅此行受邀到得州訪學(xué),也算是得以“GTT”。在其入駐地——被當?shù)厝A人幽默地譯為“猴子屯”的休斯敦(Houston),簡悅以文化學(xué)者特有的廣博觸角,將異域文化的獨特況味照單全收;憑借敏銳的感受力準確地描摩中美差異細節(jié),旁征博引,再不時幽上一默;信手拈來中風古語,勝卻英文單詞無數(shù)。身在異鄉(xiāng)人孤獨,反而更能清醒地觀照內(nèi)心。簡悅知道,有來處,自有歸途。
想當年,高中世界史課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知識點就是:得克薩斯州也被稱作“孤星之州”。彼時的我對這么個稱謂一頭霧水,沒想到二十幾年后,我居然能夠踏上得州土地,現(xiàn)場解開這道塵封已久的謎題。
我發(fā)現(xiàn),這個稱謂乃得州人之大愛。那一顆星,不僅飄在州旗上,還赫然寫于車牌上,且背后還藏著一宗錯綜復(fù)雜的美國、墨西哥、得克薩斯間的“三角戀”。為長話短說,我姑且打個比方:很久以前,得克薩斯與墨西哥之間就像一對感情失和的小夫妻,妻子要離婚,丈夫不同意。奈何妻子去意已決。離婚后的女方意屬美國,而美國卻因忌憚女方的前夫不敢越雷池一步。落花有意而流水無情,這叫得克薩斯如何不孤獨!
史上得克薩斯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美國人從1815年前后就開始小規(guī)模移居于此。鑒于他們只是些沒有政治野心的占地戶,當?shù)氐奈靼嘌拦賳T也不難為他們。1821年,墨西哥在曠日持久的武裝斗爭后,正式脫離西班牙的殖民統(tǒng)治獲得獨立。得克薩斯由此轉(zhuǎn)手至墨西哥,成為其治下一省。此時的得克薩斯地廣人稀,為了能夠使其得到開發(fā),獨立后的墨西哥政府向他們北方的美國鄰居發(fā)出了“請柬”。此后,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到得克薩斯謀生。漸漸地,隨著得克薩斯美國人勢力的崛起以及墨西哥獨裁政權(quán)的腐敗,得克薩斯人(主要是美國白人)開始與墨西哥有了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
雙方幾次交火,得克薩斯最終在圣哈辛托戰(zhàn)役中“一戰(zhàn)封神”,得克薩斯共和國就此誕生,一顆新星開始閃耀于美、墨兩國之間。獨立戰(zhàn)爭英雄山姆·休斯敦將軍當選為共和國第一任總統(tǒng)——得州的休斯敦市便由他而得名。如今,為了紀念這場戰(zhàn)役的勝利以及得克薩斯的獨立,得州每年4月都會在圣哈辛托戰(zhàn)場州立歷史公園重新上演得克薩斯革命中的重大事件,而每次表演均以圣哈辛托戰(zhàn)役作結(jié)。
然而墨西哥政府并不承認得克薩斯的獨立。因此,來自墨西哥的威脅就像懸在共和國頭上的“達摩克利斯劍”,使其不敢放松警惕和防范。盡管共和國政府頻頻揮動橄欖枝,不斷向美國政府示好,卻屢屢被拒。直至1845年,得克薩斯共和國才最終被美國收留,成為聯(lián)邦政府的第28個州。一場蹉跎了近十年的單相思、苦苦戀至此畫上句號。
1936年,為了紀念圣哈辛托戰(zhàn)役勝利100周年,得州修建了圣哈辛托戰(zhàn)役紀念碑。紀念碑基座上刻有如下銘文:“從其結(jié)果來看,圣哈辛托戰(zhàn)役是世界上具有決定意義的一場戰(zhàn)斗。得克薩斯從此擺脫墨西哥統(tǒng)治,獲得自由并進而讓合并成為可能。還引發(fā)了墨西哥戰(zhàn)爭,使美國得到了得克薩斯……的部分土地。美國今天近三分之一的領(lǐng)土,約100萬平方英里(約合260萬平方公里)從此換了主權(quán)?!钡弥萑说淖院栏斜?,字里行間傳達出顯而易見的信息:沒有圣哈辛托戰(zhàn)役就沒有得克薩斯,更不會有今日之泱泱美國。
歷史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有時會猶如一個美顏過度的姑娘,與真貌隔著不止三層皮。細細想來,這段銘文欲蓋彌彰:美國人先是用“墨西哥戰(zhàn)爭”而非美墨戰(zhàn)爭將自己撇清,成功甩鍋;行文最后又只字不提墨西哥,而用委婉語“換了主權(quán)”瞞天過海,粉飾強盜嘴臉。與這么個國家為鄰,不知墨西哥作何感想!
今年兩會期間,央視新聞聯(lián)合知乎發(fā)起主題問答:哪一個時刻讓你突然感覺到“生活在中國,真好”?我在心里搶答:“在美訪學(xué)時。”中國的社會治安不知能將美國甩出多少條街!眾所周知,美國槍擊案頻發(fā)。臨行前我還看到一則新聞:一名中石油國際事業(yè)公司的華人女員工,在休斯敦西部一處公寓停車場遭槍擊身亡。案發(fā)現(xiàn)場離我要租住的地方只幾公里遠,讓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兒。
在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的保護傘下,擁槍是美國公民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權(quán),“是美國身份的一部分”,由此催生了毀譽參半的槍支文化。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對于一個只在軍訓(xùn)時摸過槍的女生來說,談槍色變,絕不夸張。訪學(xué)之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防火、防盜和防槍,一個都不能少。我的赴美之路由此有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悲壯。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美國人與槍真是形影不離,槍是他們保家防身之利器。有些人隨身攜槍,有些人家里備槍,有些人毫不掩飾地立牌宣告:“我們不打911(美國報警電話),我們有槍!”民眾不費吹灰之力便可學(xué)槍,找家射擊中心上上課就好,女學(xué)員甚至可以免費受訓(xùn)或享受超低折扣。我曾無奈陪朋友到射擊中心耍槍,里面震耳欲聾的聲音和刺鼻難聞的火藥味讓我著實無法與那些愛槍、玩槍的美國人共情。但必須承認,從預(yù)約到實戰(zhàn)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真是“絲滑柔順”??!
槍同樣是犯罪分子的作案兇器。在“猴子屯”,持槍搶劫不要太司空見慣!隔三岔五,我就會收到休斯敦大學(xué)國際交流處老師的安全提醒。當?shù)氐闹袊且渤闪酥貫?zāi)區(qū),不時有針對亞裔的惡性搶劫案發(fā)生。我本來就繃著的神經(jīng)越擰越緊,我告誡自己:為了保命,盡量宅家。
“猴子屯”屬亞熱帶氣候,一年差不多有六個月是夏天。盛夏時節(jié),最高氣溫四十多攝氏度?!疤焐萧~鱗斑,曬谷不用翻?!蔽野阎袊丝丛谱R天氣的本事活學(xué)活用到了“猴子屯”,但我曬的不是谷子而是鞋子。每遇魚鱗樣的云彩,我就會刷好運動鞋,直接放到車內(nèi)擋風玻璃處,到了晚上就能穿著去健身了,鞋子熱乎乎的,還有陽光的味道呢!
考慮到“猴子屯”的治安與天氣,我基本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白天在校聽課、記筆記,嘰里呱啦地參與討論。一天下來,整個人處于應(yīng)激狀態(tài),心力交瘁。好不容易放了學(xué),推開家門又是柴米油鹽、房租賬單的細碎生活。晚上想找家人聊天,又隔著十來個小時的時差。我醒著,他們忙著,很多話還沒來得及說,便冷掉了。當論文寫到生無可戀時,公寓仿佛成了煉獄,讓人喘不過氣來。我好想找個能放空自我的“第三空間”啊, 我好想靜靜!
暑假期間為了采購導(dǎo)師的薦書,我首次光顧離家不遠的著名書店Barnes & Noble。門臉不大,卻別有洞天:文學(xué)、藝術(shù)、醫(yī)學(xué)、暢銷書、教科書,一應(yīng)俱全;令我怦然心動的是角落里還藏著一家星巴克。之于我,“谷倉”(Barnes與“谷倉”一詞的復(fù)數(shù)形式barns只差一個字母,故我戲稱其為“谷倉”)配“星爸爸”,猶如火柴遇汽油,就一個字:“燃!”與國內(nèi)小資情調(diào)爆棚的“書咖”不同,這家跨界店沒有刻意搞氣氛,而是返璞歸真,以極簡風格突顯書的王者榮耀。這種“少即是多”的美學(xué)追求正是我的菜!書,我所欲;咖啡,亦我所欲?!暗谌臻g”舍此其誰?真是心心念念,必有回響啊!從此,我便成了這里的??停阂贿呄硎苤呷诵钠⒌睦錃猓c戶外的似火驕陽說bye-bye;一邊坐擁書城,偷得浮生半日閑。
在Barnes & Noble,你若喜歡一本書,不一定非要買回家,可以堂而皇之地窩在書架盡頭的沙發(fā)里讀,或者干脆拿到星巴克邊吃邊看,不必擔心被書店員工翻白眼。一人、一書、一沙發(fā),一整天。Barnes & Noble的創(chuàng)始人李奧納多·里喬是個商業(yè)奇才,時常劍走偏鋒,兵出奇招。是他,率先將沙發(fā)、木椅、電話亭、衛(wèi)生間、咖啡館甚至烹飪秀引入書店,以便顧客駐足流連。這一創(chuàng)新著實為Barnes & Noble收獲了大量“死忠粉”,使其在互聯(lián)網(wǎng)大行其道的今天,敢與網(wǎng)上書店巨擘亞馬遜分庭抗禮、隔空喊話。Barnes & Noble現(xiàn)任首席執(zhí)行官詹姆士·唐特說的不無道理:“在我們與亞馬遜的競爭中,亞馬遜想戰(zhàn)勝我們可比我們想打敗它困難多了,因為它無法通過算法和網(wǎng)站培養(yǎng)出客戶對我們?nèi)绱诉@般的忠誠度。”深以為然,我不就在以實際行動為“谷倉”打call嗎!
看書累了,我就飄到“星爸爸”那里點杯咖啡醒腦。我的目光總會被價目表上方的大幅人像畫牢牢鎖住,那上面畫的可都是響當當?shù)奈膶W(xué)大boss:惠特曼、梅爾維爾、吉卜林、王爾德、馬克·吐溫……他們或若有所思,或怡然自得,或提筆為文,或潛心讀書。作家、書、咖啡,好一個相得益彰的鐵三角!這畫又何嘗不是“星爸爸”送給“谷倉”的愛情白皮書:莫失莫忘,不離不棄。這個商界CP真的讓人好喜歡,不禁令我身在水云間,心生桃花源。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住進了花園洋房,高大上的小區(qū)替代了曾經(jīng)雞犬之聲相聞的左鄰右里。然而在這種變遷中,中國人一直看重的人氣雖有折損,卻并未退場。它依舊是菜場里的人聲鼎沸、熱熱鬧鬧;是樓道里不知從哪家飄出的飯菜香氣;是走廊上小姐姐高跟鞋“嘚嘚”的叩地聲;是早晚高峰時電梯內(nèi)的擁擁擠擠;是路邊攤上的一碗烤冷面、一份熟梨糕;是物業(yè)保潔阿姨的一句寒暄;是下沉廣場上退休大爺?shù)囊槐P棋、退休大媽的幾支舞;是小孩子們停不下來的追逐與打鬧……中國人的生活至味,皆在于此。
而我在“猴子屯”租住的公寓,雖地處著名的醫(yī)學(xué)中心,游泳池、健身房、會館面面俱到,卻如鬼城般清冷。當初辦理入住時,物業(yè)經(jīng)理告訴我,這個小區(qū)房租不菲,可因地段好、生活便利甚是搶手,我能趕上一套空房,真是太幸運啦!為著人氣旺而入住后,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too young,too na?ve(年輕幼稚)。人家說的“入住率”只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跟我心向往之的社區(qū)人氣沒半毛錢關(guān)系。
這座公寓四層高,每層住著近40戶人家,大部分都是百平以上的大戶型,從走廊一端走到另一端也要花些工夫。如此容積卻并不人滿為患,無論是高峰時段還是節(jié)假日,空曠的走廊上極少能冒出個人影來。住了一年多,我也不清楚左鄰右舍都長什么樣子。每次外出歸來,我都會火速關(guān)上門,不敢在走廊里多做停留,連打開家門倒個垃圾都覺暗藏兇險。公寓的社交娛樂空間也是門可羅雀,鮮有人問津。即便這樣,游泳池的水依舊循環(huán)往復(fù),會館的電視機依舊照開不誤——只不過里面唱的“不是歌,是寂寞”。我一度認為物業(yè)經(jīng)理對我說了謊,但是看到停車場里一輛挨一輛的私家車,也只能笑著釋然。
我后悔當初讀美國著名學(xué)者羅伯特·帕特南的《獨自打保齡球:美國社區(qū)的衰落與復(fù)興》一書時只是看了個熱鬧。如今置身其中才心有戚戚:帕特南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美國人越來越退守到自己的小天地,不再愿意在閑暇時與鄰居一起聊天、喝咖啡,也不再熱衷于到俱樂部去“與眾樂樂”,寧愿一個人宅在家里看電視。就連保齡球這種傳統(tǒng)團隊運動,美國人現(xiàn)在也習慣自己玩兒。于是,帕特南用“獨自打保齡球”來概括美國社區(qū)生活的衰落,力求對此做出理論解釋。在他看來,這一現(xiàn)象正是美國社會資本流失的癥候,其原因之一是日益頻繁的人口流動——將近五分之一的美國人每年都要遷移。以我租住的這座公寓為例,小區(qū)門口一到周末總有搬家公司的車輛出沒,新人到來換舊人。如此居無定所的美式生活,自然削弱了人際間的紐帶,讓人與人之間無法熱絡(luò)起來。這樣看來,我之所見不足為奇。
對于信奉“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的我來說,“猴子屯”著實有“好山好水”卻也“好寂寞”。在這里,遠離祖國的我猶如一座孤島,唯有每月如期而至的賬單和樓下小哥因嫌吵寫來的投訴信留存下我曾經(jīng)來過的痕跡?!笆澜缟献钸h的距離/不是/樹枝無法相依/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卻沒有交匯的軌跡?!蔽遗c她、他、他們,近在咫尺,又遠在天涯。當日復(fù)一日的孤寂漸漸化作歸心似箭的鄉(xiāng)愁,我終于悄悄地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