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其洋
寧波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提出:“十四五”要全面建設高水平國際港口名城、高品質東方文明之都,爭創(chuàng)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2035年將基本實現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成為浙江建設“重要窗口”的模范生。
“責重山岳,能者方可當之?!爆F在,新技術、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日新月異,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手段深刻變革,而改革越往后越深入,面臨的矛盾就越多、難度就越大。無論是爭創(chuàng)先行市,還是當好“模范生”,關鍵看我們怎么干、干得怎么樣。其中,各級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能否增強本領,顯得尤為重要。這是應對當前復雜形勢、完成艱巨任務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輕干部成長的必由之路。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备刹恳鰪姳绢I,首先要善于明大勢識大局,而不能是“兩眼一抹黑、心中無圖譜”。時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確定性增多,對干部來說,就得弄清楚“變局”是怎么變的,看明白“不確定性”有哪些。也就是說,為防止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境地,就得讀懂變局,跟上變化。這就必須增強思想的敏感性、工作的前瞻性,對新事物、新變化有高度的敏銳性和深邃的洞察力,能及時把握趨勢和風險。而且,明了大勢大局,不能以記住一大堆新概念、新詞匯為能事,而是要通過學問思辨,做到心明眼亮,學以致用。
比如,信息化時代萬物皆聯,事物發(fā)展往往“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我們看事情、做判斷,思維就不能再是線性的,而應該是網狀的。這也正是中央和省、市委一再要求,要全面掌握和自覺運用系統(tǒng)觀念、系統(tǒng)方法,推進整體智治的原因所在。比如,我們既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又講需求側改革,那就應該搞明白,二者是什么關系,在寧波落實,應該做什么、怎么做。
好學才能解惑,多學才有本領。有人問:為什么要加強學習?一個頗為認同的答案是:這個時代唯一不變的是變,不加強學習,就會被時代拋棄,成為局外人。我們的發(fā)展階段、環(huán)境、條件都變了,舊本領不夠用了,老辦法不管用了,主動學習和掌握新理論、新思維、新知識、新事物,無疑是克服“本領恐慌”的捷徑所在。
比如,寧波是外貿大市,在世界經濟持續(xù)低迷、外部需求波動顯著的情勢下,必定得讓擴大內需成為強力引擎。那么,就該服務和引導我們的企業(yè),在鞏固和擴大國際市場的同時,面對正在升級的國內消費需求,讓“寧波制造”轉化為國人的“買買買”。比如,目前數字展貿、直播帶貨發(fā)展迅猛,已經成為拉動消費、擴大銷售的新模式,如果我們不關注、不研究、不推廣,就可能錯失發(fā)展良機。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中練。干部成長無捷徑可走,經風雨、見世面才能壯筋骨、長才干。增強解決問題的本領,最終表現為勇于實踐,解決問題?,F在,有些干部見了問題,要么不知所措,要么能躲則躲,首先是因為本領缺失不會干。干部做事,要有真本領,要能實實在在解決問題。比如,省委提出,新的一年里,要對標對表“重要窗口”迭代升級,全面打造“三服務”2.0版。這就對廣大干部如何做好聯動服務、精準服務、全程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增強本領是不行的。比如,寧波擁有的國家制造業(yè)單項冠軍數量居全國城市首位,但至今沒有一家世界500強企業(yè)。要建設制造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先行城市,干部就不能不加快知識更新、優(yōu)化知識結構、拓寬國際視野,幫助和服務企業(yè)做大做強。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怕出事”。有的地方和部門,確實存在這樣的現象:不干事不出事,反而成了有本事;多干事一出事,反而背包袱。對此,中央有“三個區(qū)分開來”,省里有“兩個擔當”(干部為事業(yè)擔當、組織為干部擔當)等容錯制度,為肯干事、能干事的干部解除后顧之憂。干部們也不能過分“愛惜羽毛”,而是要相信組織、相信群眾、相信時間。
如果我們的干部不知時明勢,不加強學習,不增強本領,必然落后于時代。而干部的落后,不光是個人的落后,更是工作和事業(yè)的落后,更關乎一座城市的發(fā)展根基和前景。踏上新征程,只要我們增強革故鼎新的勇氣,善于接受新事物,勇于開拓新思路,就一定能在新發(fā)展階段、新發(fā)展格局中搶占先機、開創(chuàng)新局,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創(chuàng)造寧波更加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