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靜怡
午陽暖照,庭院中,我趴在爺爺?shù)奶僖紊希o聽他唱著“我不掛帥誰掛帥,我不領(lǐng)兵誰領(lǐng)兵!叫侍兒快與我把戎裝端整,抱帥印到校場指揮三軍?!甭犞?,聽著,我的思緒飛往了梨園……
第一次回老家時,爺爺帶我去梨園看戲。這是個極具古典韻味的半開放式茶園,也是演出現(xiàn)場。穿過一扇扇木門,走過一架架屏風,便來到了舞臺前。
“咚!咚!咚!”老師傅們敲起堂鼓,吹起嗩吶,表演正式開始。緊接著,主人公出場了。她穿紅袍,披鎧甲,冠上插著翎子,背后背著令旗,手持馬鞭和寶劍,風風火火地走了出來——穆桂英!她一出場便贏得了觀眾的歡呼!她站在舞臺中央,控訴宋朝廷的腐朽。當時,帝王生活奢靡腐化,朝中官員大都沉溺酒色。西夏進犯中原,宋王校場比武,卻讓楊家小將楊文廣奪得帥印歸來。
她唱得鏗鏘有力,在座的觀眾都拍手叫好。聽!“一家人聞邊報雄心振奮,穆桂英為報國再度出征。二十年拋甲胄未臨戰(zhàn)陣,難道說我無有為國為民一片忠心?”她邊唱邊在舞臺上來回踱步,以袖擋住傷心的面容,臺下也一片寂靜。
此時,佘太君出場,在她的感召下,穆桂英決定領(lǐng)兵出征?!坝猩肇煯敱M,寸土怎能屬他人。番王小丑何足論,我一劍能擋百萬兵!”她唱出了極為自信的強音,以及“一門忠良為國分憂”的濃濃愛國之情!她奪印回府,唱腔高昂激進,激動之情溢于言表。伴著鏗鏘的鼓聲,表演徐徐落幕。觀眾的掌聲一浪高過一浪,久久都不停歇,在場的人無不被感動。
《穆桂英掛帥》不僅歌頌了楊家將世代忠良保家衛(wèi)國的英雄事跡,贊揚了他們“一門忠良,為國分憂”的愛國主義情懷,更是對歷代為國家無私奉獻的英雄們的肯定。舞臺上奮力表演的戲劇演員們傳承著的是傳統(tǒng)文化,更是我們的文化遺產(chǎn)。他們對待文化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應(yīng)站在新時代的舞臺,取文化遺產(chǎn)的精華,以繼承為本,以創(chuàng)新為夢,歌頌永恒,讓中華文化大放異彩!
【廣東佛山市順德區(qū)鳳城實驗學校,指導(dǎo)老師:李增慧】
點評
考生從小處落筆,敘寫了爺爺帶“我”去梨園看《穆桂英掛帥》的事,表現(xiàn)了楊家將的愛國豪情,由此生發(fā)出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與傳承。其中,臺上臺下的互動有效地渲染了現(xiàn)場的演出氣氛,使人感受到觀眾對這場戲的贊嘆,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在當下的傳承。結(jié)尾處升華主旨,上升到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層面,立意深刻。另外,文中的動作描寫精準巧妙,語言流暢極富感染力,多處引用戲曲詞句,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