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建
新聞材料,是新聞報道中記者通過各種途徑搜集的用以認識和表述新聞事實的各種情況的記載的總稱。新聞記者通過材料認識事實真相,也通過材料表述事實真相。新聞材料,不僅指用于具體報道中的材料,同時也是指記者在寫作前積累和搜集的材料。那么如何鑒別新聞材料和篩選新聞材料呢?
一、新聞材料的鑒別
在我們的日常采訪活動中,會接觸到大量的、各種各樣的線索材料,其中有真實的,有虛假的。有時真實的材料中也會有虛假的成分,而那些虛假的材料里有時也會包含一些有價值的真實因素。這就要求編輯記者有必要仔細地、謹慎地加以鑒別。那么,在鑒別新聞材料的時候,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材料的來源
這個材料是由哪單位提供的,或是某個人提供的。是他自己親眼目睹的,還是道聽途說的?提供材料者是否知道真實情況?有多大的權(quán)威性?就像一個總工程師評論某工程建設(shè)的好壞,要比一個其他行業(yè)人士懂得多,權(quán)威得多。一個購買過假種子的農(nóng)民去評價所購買的種子是否可靠,有時要比賣種子的公司宣傳的更可靠一些。
2.材料的性質(zhì)
拿到的材料是物證材料,還是人證材料?是口頭材料,還是文字材料?是國家機關(guān)的正式文件,還是草案、未定稿?是采訪過程中的正式談話,還是隨便聊天內(nèi)容?這些也需仔細加以鑒別。因為寫稿時要用這些材料,而新聞又要求真實性。
3.材料形成的時間
我們有很多新聞材料,上面有不少統(tǒng)計數(shù)字,在當時當?shù)匾苍S是對的,但隨著時間的發(fā)展,情況往往會發(fā)生一些變化,所以引用時一定要注意重新核實訂正。例如:某家醫(yī)院給一位心臟病患者做了心臟搭橋手術(shù),很成功,有人在內(nèi)部簡報上寫了一篇報道。時隔連個月,某報記者未經(jīng)采訪與核實情況,抄襲了這個材料,寫了一篇公開報道,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患者在幾天前已經(jīng)突然去世。正處于悲痛之中的患者家屬,看到這篇報道,更加悲憤交集,最終引起了一場糾紛。
4.對同一內(nèi)容的不同材料進行分析
法庭調(diào)查禁忌孤證,新聞報道最好也要有佐證材料。第二手料必須有有力的佐證材料,用以證實目擊者與當事人所言不謬,第三第四手材料單獨不能形成報道,一般僅作為第一手、第二手材料的補充,而且需要經(jīng)過查證核實。例如:某村民購買了某家保險公司的產(chǎn)品手續(xù),且提供了醫(yī)院花費證明和票據(jù),村民說自己摔傷后,保險公司一分沒有賠付。但隨后記者采訪過該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稱之前給過他一千元賠償。肇事者也已經(jīng)賠付過傷者,按照保險法,是不能重復報銷的。這就需要記者深入調(diào)查,還原事實真相。
5.材料產(chǎn)生的原因與條件
有些材料是在政治“高壓”環(huán)境下產(chǎn)生的,其中勢必有不少“水分";有些材料是為應(yīng)付上級部門而草率產(chǎn)生的,其可靠性值得懷疑;有些材料的撰寫人員水平成問題;有些材料可能是“攻其一點不及其余"的用心良苦的“宜傳品”。了解了各種材料產(chǎn)生的基本物況,我們對于它的可靠程度就有把握了。
二、新聞材料的選擇
對于新上崗的新聞記者,最常犯的一個毛病,就是不重視新聞材料的選擇。寫稿不知道取舍,恨不能將自己的采訪所得全部堆砌到新聞稿里去,如此所得效果往往很不理想。無論從報紙的版面限制,還是從報道效果來看,面面俱到,實為寫作的下策。要搞好新聞報道,就要重視選材問題。選到一個好的角度去報道一件事,這篇報道就成功了一半。
凡是選擇,都得有個標準,根據(jù)許多新聞工作者的經(jīng)驗,我們大體上可以歸納出這樣幾條:首先,要選擇真實的材料。真實,是新聞報道的生命,我們在新聞報道中所運用的各種材料,無論是時間、地點、人物、經(jīng)過、結(jié)果等等,都必須真實、正確無誤;各種新聞背景材料也必須有根有據(jù),確有其事;我們對事實的說明和闡述,也應(yīng)符合事實的本來面目,不能有任何曲解和掩飾,不能憑空捏造新聞,這是違反新聞法的。
其次,要選擇有較大新聞價值的材料。一般而言,某一事件與廣大人民的前途命運關(guān)系越密切,其新聞價值就越大;受某一事件影響的人數(shù)越多、關(guān)心某一事件的人數(shù)越多,其新聞價值越大;某事件對于促進或阻礙社會進步影響越大,其新聞價值越大;某事件對未來越有深遠影響,其新聞價值越大。例如:2020年初,新冠肺炎爆發(fā),每天都有感染的病例和死亡病例,全國人民陷入恐慌之中,響應(yīng)國家號召,居家隔離,抗擊病毒的傳染。每天新聞公布的死亡人數(shù)和感染人數(shù),以及治愈人數(shù),每隔一小時的數(shù)據(jù)公布,都牽動著每個人的心。
某事件越異乎尋常,其新聞價值越大,因為反常事件往往顯示事物的某些重大突變,有的反映出社會變革的最新動向,有的反映出具有科學價值的自然異象,因而格外引人注目。
總而言之,我們所掌握的材料,越新鮮,所含的信息量越大,越能讓觀眾產(chǎn)生濃厚興趣,那么,可以肯定它的新聞價值也就越大。我們要盡可能把這類材料篩選出來,在報道中給它們以突出地位。
第三,要選擇符合新聞?wù)叩牟牧?/p>
一般而言,只有具備新聞價值的事實才能構(gòu)成新聞,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新聞都可以上電視的,它還要受到新聞?wù)叩闹萍s,凡是與新聞?wù)呦嗟钟|的新聞材料,一般不允許播出的。各國的新聞?wù)卟槐M相同,但總的來說,都要求只要不違背和損害國家的利益,不把矛頭指向政府,不許泄漏國家機密,不許慢犯公民隱私權(quán)等。
第四,要圍繞新聞主題選材
寫文章歷來有提綱擎領(lǐng)之說。寫新聞報道也是一樣,一篇報道,最好只有一個主題,全部材料都圍繞這個主題展開。凡是有助于說明、烘托和突出新聞主題的材料一定要抓住不放;凡是與新聞主題無關(guān)的材料,都堅決忍痛剖愛。這樣才能達到“舉一綱而萬目張”的要求。
第五,要選擇新穎、生動、有特色的材料
新聞報進的感染力要靠許多新穎、生動的細節(jié)或戲劇性情節(jié)(應(yīng)是生活中確實存在,不能杜撰)來體現(xiàn)。由于報道篇幅有限,尤其要注意抓些有特色的組節(jié)或情節(jié)。例如:云南大象群體向北遷徙,一路走來的各種趣事,它們的一舉一動都生動可愛,吸引大量觀眾關(guān)注。云南電視臺采取用攝像機和飛行器24小時跟蹤拍攝,記錄下了大象們遷徙的過程。將大象遷徙的種種現(xiàn)象展現(xiàn)給觀眾。
商丘廣播電視臺 河南 商丘 47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