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薇
因為職業(yè)的緣故,總會接觸許多家長,總有家長要求:“白老師,請給我的孩子推薦一些書吧?!?/p>
“您的孩子喜歡什么類型的書呢?”
大部分的回答是:“別管他喜歡什么,有用的書就行?!?/p>
“什么樣的書是有用的呢?”
大部分的回答是:“考試范圍內的書、能提高成績的書、快速掌握作文技巧的書……”
面對這樣的回答,我不由得嘆息?!坝杏谩钡臅槐赜晌彝扑]。在書店的教輔書架上比比皆是——那些優(yōu)美的詩詞,被編輯成冊,封面上赫然印著“必讀”“必背”“必考”;那些精妙的小說散文,被閹割縮寫成片段,歸納成“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心理描寫”……但是,那些還是“書”嗎?它們還需要“讀”嗎?
我曾經在一些中學生中做過調研:
“讀書是為了什么?”答案幾乎一致:“為了取得好成績?!?/p>
“然后呢?”“為了考上好大學。”
“然后呢?”“為了找到好工作。”
“然后呢?”“還有然后?”
我注意過那些孩子的眼睛,疲憊黯淡,像是剛剛從流水線上下來的夜班工人,沒有一絲少年的光芒。
他們讓我想起幾十年前那個放羊孩子的故事——
“你在干嘛?”“放羊?!?/p>
“放羊干嘛?”“掙錢。”
“掙錢干嘛?”“娶媳婦,生孩子?!?/p>
“生孩子干嘛?”“放羊。”
記得當年,我們都為這個故事發(fā)笑過,不覺間,卻活成了那個放羊的孩子。
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一位比較小眾的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有人在網上發(fā)問:現在還有人讀詩嗎?
有人用電影《死亡詩社》中的一段臺詞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讀書寫詩,是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分子,而人類是充滿激情的。沒錯,醫(yī)學,法律,商業(yè),工程,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撐人的一生。但詩歌,美麗,愛情……這些才是我們生活的意義。”
是的,為什么要讀書?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分子,因為我們擁有靈魂,因為充滿激情的靈魂需要一份光亮引領。有光亮,生命才有方向。
有兩個讀書人打動了我。一個遙遠陌生,一個熟悉親近。
瀾滄江西岸的云南省昌寧縣漭水鎮(zhèn),荒涼冷寂,那里的孩子們大都是留守兒童。支教老師康瑜是個讀書人,走進大山,她看到的是一雙雙漠然的眼睛——“我就這樣了”“也沒什么夢想”“去打工就行,端盤子也能掙錢”。也有人問康瑜:“你大學畢業(yè),拿的錢還不如我哥在外面打工賺的錢多,讀書有什么用呢?”
康瑜沒有給孩子們答案,她只是帶領著孩子們去讀書,讀那些優(yōu)美的詩句,再鼓勵他們寫出自己想說的話。奇跡顯現了,漸漸地,那些黯淡的眼睛,在讀書時有了光亮,那些緊閉的心扉,在詩歌里打開了自己。一個坐在山頭上的孩子寫下了這樣的句子:“大風吹著我和山崗,我面前有一萬座村莊,我身后有一萬座村莊。千燈萬盞,我只有一輪月亮”。還有一個孩子送給康瑜一首小詩:“我愿和你自由地好著,像風和風,云和云”。
月亮、風和云,這些屬于天空的詞匯被這些大山里的孩子寫在紙頁上,它們又引領著孩子們感受著天空的開朗。
后來,校長對康瑜說,在讀書和寫詩的過程中,那些曾經叛逆不羈或放任自棄的孩子,漸漸變得安靜溫和了。也許,當這些孩子成為這座小鎮(zhèn)上的爸爸媽媽時,可以避免父輩們酗酒、暴戾和孤僻的狀態(tài)。
一位網友給康瑜留言說:“謝謝你用讀書帶給孩子們一個心靈的窗口。不需要每個孩子都成為詩人,打工,務農,做小生意,繼續(xù)深造學習……生活平凡瑣碎甚至有些灰暗,但有光打照進來,生命會變得堅韌明亮?!?/p>
書籍就是那道光,讀書就是讓生命向著明亮的方向生長。那些大山里的孩子們,有幸遇到了光亮,他們的生命會因為光合作用,多一些堅韌和頑強。
我有一個朋友,叫畢俊厚,他是一個讀書人,他是一個地道的農民。他養(yǎng)豬,種地,生活在張家口壩上一個貧瘠的村莊里。他總是在干完一天苦累的活計之后,在別人入睡的夜里,在炕頭上,在昏黃的燈光下,讀書,寫字……有人覺得他可笑可憐,讀書對于他有什么用呢?能讓日子變富裕嗎?
我要替畢俊厚回答:讀書不能讓日子變富裕,但是能讓日子變幸福。即使是在嘈雜擁擠的集市上,我都能一眼認出畢俊厚,因為他有著和別人不一樣的神采,他總是穿著干凈的襯衫,他的眼睛更明亮,他的笑容就像孩子一樣。我特別喜歡他的一首小詩——
“如果我們老了,夕陽吹拂著
村外的河水泛著落日的余暉
那時,蛙鳴一片
蟋蟀一齊鼓著嗓子
為我們歌唱,多好啊
我們并不孤獨
院子里的雞、鴨、鵝
抖著幸福的翅膀,時不時光顧
幾只白白的山羊,它們都很悠閑
身旁養(yǎng)育的兒女,也和我們的孩子一樣
調皮、淘氣
現在,皺紋悄悄爬上我們的面頰
雙鬢間的白發(fā)從容地生長著
它們并不急于覆蓋,它們只是慢慢地
有條理地生長,在悄無聲息間
仿佛我們的幸福
一點一點地光臨?!?/p>
讀著他的詩,總是忍不住感動,多好啊,一個在泥土里艱辛勞作的人,會衷心地感嘆:“多好?。 弊x書讓他的眼睛穿透了那些瑣碎塵埃,幸福在他的注視里,一點一點地光臨,一點一點閃爍,一點一點讓他逾越了卑微的命運。
王小波說: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應該擁有一個詩意的世界。
龍應臺說:如果說讀書有一百種所謂“功能”,而我必須選擇一種最重要的,我的答案是“使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
那些大山里的孩子擁有了,看見了。畢俊厚擁有了,看見了。我們還在糾結嗎?我們應該糾結嗎?
讀書讓我們的擁有更豐富,視線更高遠,腳步更堅定。在黯淡的時刻,在艱難的時候,在平淡的時日,當我們捧起書,就是捧起了一?;鸱N,它點燃、照亮、引領,我們的此生此世從此不在黯淡混沌之中虛度,我們的靈魂之翼就有了棲息地,我們的精神藤蔓就有了攀升的方向。
“讀書有用嗎?”
我想好了,下一次,如果再有人這樣問我,我不會再急切地回答。我會讓他和我一起從塵世間抬起頭,仰望天空,看陽光穿透云層,看星辰穿透夜色,看那些明亮的事物,向著明亮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