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副教授 王連花
本課對象
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
本課時間
3小時(講課2小時,討論1小時)。
本課目的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通過本課的學習,充分認識和深刻把握學史增信要增強信仰、信念、信心的深刻內涵,堅定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推進偉大事業(yè)。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強調:“學史增信,就是要增強信仰、信念、信心,這是我們戰(zhàn)勝一切強敵、克服一切困難、奪取一切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睂︸R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全黨同志都應該認真學習黨史,增強信仰、信念、信心,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偉力。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這是25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位于桂林市全州縣的紅軍長征湘江戰(zhàn)役紀念園,向湘江戰(zhàn)役紅軍烈士敬獻花籃。圖:謝環(huán)馳/新華社
2012年1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瘪R克思主義是普遍真理,深刻揭示了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為我們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共產主義是以馬克思主義為基本思想的政治觀點和思想體系,主張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并建立一個沒有階級制度、沒有剝削、沒有壓迫,實現(xiàn)人類自我解放的社會,是我們應該始終堅定的信仰。
2018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時指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chuàng)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chuàng)立了人民實現(xiàn)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fā)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我們之所以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開放性相統(tǒng)一的完整思想體系。《共產黨宣言》確立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最高目標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并把實現(xiàn)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作為共產主義的本質特征。由此,堅定共產主義信仰也是題中之義。
1.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chuàng)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列寧曾指出:“馬克思學說具有無限力量,就是因為它正確。”在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造科學社會主義之前,傅立葉、圣西門等人就提出了空想社會主義??障肷鐣髁x對未來社會提出了很多美好的構想,但是由于它沒有找到通往美好未來社會的正確途徑,最后不得不淪為“空想”。馬克思主義吸取了空想社會主義等人類一切優(yōu)秀思想成果,創(chuàng)建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guī)律,為人類指明了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的途徑,為人民指明了實現(xiàn)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2.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chuàng)立了人民實現(xiàn)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正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所指出的:“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瘪R克思主義博大精深,但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人類歷史上從未有任何一種理論像馬克思主義一樣,如此致力于勞苦大眾和人民群眾的翻身解放,如此強調“絕大多數人”的利益。也正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植根于人民之中,具有深厚的人民性,才使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3.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馬克思指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馬克思主義從創(chuàng)立之初,就與工人階級的斗爭和無產階級運動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它從來不是書齋里的學問,它發(fā)源于人類社會變革的需要,在革命運動中形成,又在指導、推動人類社會變革和進步中不斷得到豐富和發(fā)展,為人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2021年3月,“信仰百年,初心如一——北京大學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專題展覽在北京大學校史館開展。這是2021年4月20日拍攝的專題展覽中展出的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fā)表的文章。圖:魏夢佳/新華社
4.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fā)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馬克思主義從來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并在具體的革命實踐中不斷得到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立后,與各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先后產生了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世界無產階級運動提供了最新的理論指導。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夠永不過時,就是因為它始終站在時代的最前沿,始終關注著時代的新課題,不斷回應人類社會面臨的新挑戰(zhàn)。
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中國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具有歷史必然性。中國共產黨從一開始就把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后來的實踐充分證明,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也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才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1.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是完全正確的。古老的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但近代以來,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打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中國被迫與各帝國主義簽訂了各種不平等條約,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陷入了內憂外患的悲慘境地。為救亡圖存,中國的仁人志士不斷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從戊戌變法、百日維新到辛亥革命,種種探索都證明改良主義和西方資本主義的種種方案都不能拯救中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苦苦探尋出路的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全新選擇。
2.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確的。在救亡圖存的歷史潮流中,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勇?lián)褡鍙团d大任、必將帶領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人間奇跡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伊始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之上。黨的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綱領明確規(guī)定: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直到階級斗爭結束,即直到消滅社會的階級區(qū)分;消滅資本家私有制,沒收機器、土地、廠房和半成品等生產資料,歸社會公有;聯(lián)合共產國際。1922年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tǒng)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的最低綱領和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的社會的最高綱領。共產主義猶如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道路。
3.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完全正確的。中國共產黨誕生后,帶領中國人民先后開創(chuàng)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事業(y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1945年,黨的七大通過的黨章明確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統(tǒng)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之后,中國共產黨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實踐充分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改革開放之后,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改革實踐結合起來,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實踐充分證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
我們黨一路走來,無論是處于順境還是逆境,從未動搖過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1928年,夏明翰在臨刑之前,寫下了氣壯山河的《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930年,楊開慧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毅然地說:“犧牲我小,成功我大?!睙o數中國共產黨人,即便是在極其惡劣的環(huán)境當中,仍然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研究。1939年,劉少奇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一文中強調,共產黨員要做馬克思和列寧的好學生,“使自己成為馬克思列寧式的、無產階級的、共產主義的革命家”。革命先輩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為新時代共產黨人樹立了光輝榜樣。
1.更加自覺地學習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絕不是空洞的、虛幻的,而是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認識和科學把握基礎之上的。新時代共產黨員學習馬克思主義,就要學習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思想、關于堅守人民立場的思想、關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思想、關于人民民主的思想、關于文化建設的思想、關于社會建設的思想、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關于世界歷史的思想、關于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思想等重要思想。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要深入學、持久學、刻苦學,帶著問題學、聯(lián)系實際學,更好地把科學思想理論轉化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物質力量。要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馬克思主義。恩格斯深刻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xiàn)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fā)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睔v史反復證明,什么時候創(chuàng)造性地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事業(yè)就會取得發(fā)展;什么時候教條式地對待馬克思主義,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事業(yè)就會遭受挫折。
2021年5月17日,《初心之地 美好生活——慶祝建黨100周年文物史料展》開幕儀式暨“來革命場館學黨史”活動啟動儀式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舉行。本次展覽反映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圖:吳愷/新華社
2.更加堅定地信仰共產主義。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胸懷共產主義的明燈,保持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共產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崇高理想。這一崇高理想站在了人類道義制高點,成為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忠貞不渝、堅強不屈的堅定信仰和不懼任何風險、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精神支柱,成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團結廣大人民砸碎舊世界、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精神旗幟。實現(xiàn)共產主義需要一個相當漫長的歷史時期,在對待共產主義崇高理想上要堅決反對“一蹴而就論”和“虛無縹緲論”。共產主義決不是“土豆燒牛肉”那么簡單,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也不能因為實現(xiàn)共產主義崇高理想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認為那是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動搖信仰。共產主義是目標與過程的統(tǒng)一,是理想與現(xiàn)實的統(tǒng)一,是規(guī)律性與主體性的統(tǒng)一。要深刻認識到,黨的中心任務、各項事業(yè)都與實現(xiàn)最高理想緊密關聯(lián),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行為也與實現(xiàn)最高理想緊密契合。
3.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解決實際問題。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絕對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層面,還必須付諸實踐。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探索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又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逐步確立并鞏固了新中國的國體、政體、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各方面的重要制度,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完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必須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看家本領。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時代課題,深刻把握世界發(fā)展走向,認清中國和世界發(fā)展大勢,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不斷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時代,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堅守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要落實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上,科學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我國是一個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96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14億多人口的大國。在這樣一個大國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只能走自己的路。1840年鴉片戰(zhàn)爭,西方帝國主義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逐漸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也被迫加入世界現(xiàn)代化進程。但是,這種“現(xiàn)代化”是建立在西方列強對中國的巧取豪奪和侵略的基礎之上的,從而加速了近代中國的衰落。內憂外患下,中國的仁人志士進行了效仿西方國家推動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種種嘗試,但都沒能成功。直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共產黨把新民主主義革命同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密切聯(lián)系起來。過去,我們也曾照搬過“本本”、模仿過別人,結果吃了苦頭、走了彎路。歷史和實踐一再證明,我們不能盲目依賴外部力量、效仿他國經驗做法,只有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引領國家發(fā)展、增進人民福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條獨立自主的創(chuàng)新之路,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辟的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確道路,也是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必由之路。社會主義與現(xiàn)代化都是世界性的歷史進程,也都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長期以來,西方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處于引領地位,因此,當前現(xiàn)代化過程也可以看作是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發(fā)展中國家追趕先行現(xiàn)代化國家的過程。中國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走出了一條有別于西方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現(xiàn)代化道路,也就是通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歷史和實踐反復證明,中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必須同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fā)展聯(lián)系在一起,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的政治原則。毛澤東曾明確指出:“關于中國的前途,就是搞社會主義?!?954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明確地提出要實現(xiàn)工業(yè)、農業(yè)、交通運輸業(yè)和國防“四個現(xiàn)代化”的任務。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開的第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提出“四個現(xiàn)代化”的宏偉目標,宣布今后發(fā)展國民經濟的主要任務,是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xiàn)代農業(yè)、現(xiàn)代工業(yè)、現(xiàn)代國防和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改革開放之后,鄧小平根據改革開放具體實踐提出“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xiàn)代化道路”。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堅定不移地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強調要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把“社會和諧”納入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目標體系,號召全黨“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奮斗”。黨的十九大對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征程作出新的戰(zhàn)略安排,即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進程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更加明確、更加清晰。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現(xiàn)代化都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階段,也都是必須經過的歷史過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新中國建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無不印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我們必須不斷推進的偉大事業(yè),又是我們開辟未來的根本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正是當代中國大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發(fā)展的康莊大道,必須毫不動搖走下去。
2021年5月14日,白云湖公園椰林小站舉辦“講好黨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青少年黨史學習訪談活動。圖為活動現(xiàn)場。圖:新華社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時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來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來源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來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發(fā)展經驗的深刻總結。
1.堅定道路自信。道路自信,來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帶領著中國人民,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開辟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中國共產黨不斷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深刻總結社會主義建設正反經驗的基礎之上,中國共產黨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解放思想,開拓創(chuàng)新,踏上改革開放偉大征程,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證明,這條道路是實現(xiàn)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chuàng)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2.堅定理論自信。理論自信,來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改革實踐相結合,相繼創(chuàng)立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等理論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于新時代的社會主義發(fā)展實踐,進行馬克思主義的最新探索,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智慧和心血,是黨最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具有實踐證明了的科學性。
3.堅定制度自信。制度自信,來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包括堅持黨的領導、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指導地位、黨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等一系列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一系列基本制度;以及一系列重要制度。這一整套制度,扎根中華大地,深得人民擁護,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yōu)越性,并且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進程中,不斷得以創(chuàng)新和完善。
宣講人員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玉林市容縣縣底鎮(zhèn)古例村的樹蔭下,結合政策宣傳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圖:新華社
4.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來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一種以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根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靈魂,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體內容的文化體系。這一文化體系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蘊含著中國共產黨最深層的“紅色基因”,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既符合長期以來中華兒女的期盼,又契合時代發(fā)展的要求。當前,我們更應充分認識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意義,增強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以更強的底氣和飽滿的精神投身到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事業(yè)中去。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百年來,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披荊斬棘、浴血奮斗、艱苦探索、開拓創(chuàng)新,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讓中華民族擺脫落后挨打的悲慘局面;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中國人民擺脫積貧積弱,奔向全面小康;只有中國共產黨,沒有什么別的政治力量能夠帶領中國人民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歷史偉業(y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增強歷史使命自覺性,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任務緊密結合,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使中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等各個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使中國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目前,中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中國的國際地位、國際影響力和號召力顯著增強,國際話語權不斷提升,中國正不斷向世界貢獻著“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2021年4月29日,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組織開展“同唱一首歌”網絡拉歌活動。圖:藍高林/新華社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視野寬廣、內涵豐富、意蘊深遠。中國共產黨人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認識有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首次提出“中國夢”。2013年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時指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既深深體現(xiàn)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奮斗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tǒng)”。
1.實現(xiàn)中國夢,就要實現(xiàn)國家富強。中國夢,首先是強國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是一場接力跑。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中國完成“三大改造”,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后,毛澤東提出,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的現(xiàn)代化的強國,并為此進行了艱辛的探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汲取前人經驗,開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為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們的目標是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只有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目標,才能最終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實現(xiàn)中國夢,就要實現(xiàn)民族振興。民族振興是中國夢的核心內容。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意味著中華民族要以更加昂揚向上、文明開放的姿態(tài)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當下,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帶一路”倡議成為實實在在的國際合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的歡迎和認同,并被寫進聯(lián)合國重要文件。在國際社會上,中國愈發(fā)展現(xiàn)世界胸懷和大國擔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進步伐勢不可擋。
3.實現(xiàn)中國夢,就要實現(xiàn)人民幸福。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沒有人民富裕,發(fā)展就不算成功;沒有人民幸福,復興就不算完成。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讓中國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穩(wěn)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孩子們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進一步說,就是要讓中國人民過上更加富裕、更有尊嚴的生活,實現(xiàn)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
中國人民的夢想同各國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通。中國夢是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夢。正如2013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接受拉美三國媒體聯(lián)合書面采訪時的答問中所說:“我們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zhàn)略,不僅致力于中國自身發(fā)展,也強調對世界的責任和貢獻;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p>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xiàn)的。全黨必須為此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1.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逐步實現(xiàn)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
2.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興。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上,只有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才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為全民族凝心聚力、努力奮斗提供精神紐帶和精神動力。
3.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只要大家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xiàn)共同夢想而奮斗,實現(xiàn)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其中,中國共產黨是核心力量。全國各族人民只有緊緊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凝聚起勢不可阻的磅礴力量。人民群眾是主體力量。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人生出彩機會的渴望,對夢想成真的追求,蘊涵著無窮的奮斗潛力和創(chuàng)造活力。只要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chuàng)造出來,一切美好的夢想都可以實現(xiàn)。
討論題:
1.如何充分認識學史增“三信”的重大意義?
2.結合實際,談談新時代如何學史增“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