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進農(nóng)家,脫貧致富好帶頭……”全南縣社逕鄉(xiāng)老屋村大曾屋村小組時常傳來陣陣山歌聲,歌唱者是自小患小兒麻痹癥的村民曾志武,這首《扶貧第一書記》的客家山歌是他自創(chuàng)的。近日,記者一行來到全南縣社逕鄉(xiāng)老屋村見到了曾志武,右半邊身體行動不便的他正駕駛一輛改造過的三輪摩托車,時走時停,賣力地吆喝著是否有廢舊品回收。
2005年,曾志武的妻子癲癇多次發(fā)作,送醫(yī)治療,使得家庭入不敷出,當年被評為村里的低保戶,這讓當時未滿40歲的曾志武感到有些難為情。天生要強的他不甘于坐等政府救濟,于是堅持以回收廢品維持生計。那時,他只有一輛破舊板車作為運輸工具,日子依舊過得窘迫。
2015年,曾志武一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干部了解到他有收廢品的經(jīng)驗,便出謀劃策,幫其申報了產(chǎn)業(yè)扶貧信貸通5萬元,鼓勵他拿出一部分貸款買了一輛三輪摩托車,并根據(jù)身體情況對車子進行了改裝,便于收購廢品。
自從有了三輪摩托車,曾志武每天在周邊村莊收購廢品,久而久之,村民們習慣地稱他為“破爛王”。每隔兩三天收滿一車后,他就把廢品拉到百里外的廣東南雄市烏逕鎮(zhèn)去賣,雖然辛苦,但每月下來能掙四五千元。得益于精準扶貧政策,曾志武一家從老屋搬進了新房,除去家庭開支,收購廢品一年能存1萬多元。通過努力,2016年,曾志武一家成功脫貧。
2017年夏天,曾志武妻子因膽結(jié)石疼痛難忍,轉(zhuǎn)院至定南縣中山醫(yī)院進行手術(shù)治療。令曾志武沒想到的是,在享受貧困戶“四道醫(yī)療保障線”后,近2萬元的醫(yī)藥費他們自己只負擔了141元?!岸嗵澚它h和政府的好政策,我們才能看得起病??!”說起妻子的治療經(jīng)歷,曾志武滿懷感恩。
妻子的身體漸漸好轉(zhuǎn),脫貧后的曾志武干勁更足了。“他平時挺關(guān)心國家大事,空閑的時候還手抄黨的十九大報告,右手不方便,就用左手抄……”老屋村黨支部書記曾祥榮介紹說,曾志武是用這種方式時刻告訴自己不要忘記黨的恩情。2018年春節(jié)前夕,曾志武帶著妻子特地來到幫扶單位贛州市公路管理局,當面感謝幫扶干部的傾力幫助。
曾志武是個愛動腦筋的人,閑時他購買了一些家電修理方面的書籍,通過幾年的自學,一些小家電他都能修好。村民們的家電壞了都送給他修,若是一些小故障,他從不收費。
曾志武所在的村小組是全南縣第一個中共黨小組革命舊址所在地,他骨子里對“紅色”有著獨特的情愫。去年,他得知鄉(xiāng)政府欲建“紅色書屋”,立即免費騰出兩間新房作為臨時場地。“黨的政策這么好,鄰里鄉(xiāng)親又關(guān)照我,如今日子越過越好,我就要有所回報!”在曾志武看來,這些都是最簡單的“報恩”方式。
如今,曾志武已成為當?shù)匦∮忻麣獾摹皠钪靖纭?,許多貧困戶紛紛前來向他“取經(jīng)”。對此,他打算用剩下的貸款開個廢品回收站,帶領(lǐng)其他貧困戶一起干。同時,幫扶單位又幫曾志武資金入股了村里的蔬菜合作社和長毛兔合作社,以后每年年底都能拿到分紅。
扶貧先扶志,致富先治心。曾志武的致富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責任編輯:程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