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燕
【摘? ?要】基于項目的習作指導課極具實踐性與互動性。課堂教學圍繞以下程序展開:提出挑戰(zhàn)性問題,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開展習作實踐;鼓勵學生持續(xù)探究,運用習作力支架解決習作中的問題;倡導小組合作,在貼近未來工作場景中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引導學生適時反思,在回顧思考中提升學習能力。
【關(guān)鍵詞】項目化習作教學;習作情境;習作流程
基于項目的習作指導課極具實踐性與互動性。教師要結(jié)合統(tǒng)編教材,從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以及實際學情出發(fā),構(gòu)建提升學生習作力的教學流程(如圖1)。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一基本流程可根據(jù)項目特點及習作力訓練目標進行合理調(diào)整。
下面從構(gòu)建項目化學習的四個要素出發(fā),以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習作《“漫畫”老師》為例,談談項目化習作教學的具體操作過程。
一、提出挑戰(zhàn)性問題,在真實情境中開展習作實踐
項目化習作教學依據(jù)習作主題,基于真實情境,呈現(xiàn)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打通教材與生活的界限,讓學生在項目活動中展開習作實踐。
《“漫畫”老師》開課伊始,教師與學生聊電視選秀節(jié)目。這些節(jié)目最終都會選取人氣最高的一人“C位出道”?;诖?,教師創(chuàng)設(shè)如下習作情境。
最近,咱們學校里有一個活動,選出最受同學們歡迎的老師。所有同學都可以提名自己心目中最喜歡的老師,送他“C位出道”。提名有兩個條件,一是需要一張該老師的漫畫像,二是需要用漫畫的形式寫一份對該老師的介紹。為了讓更多同學了解你喜歡的老師并給他投票,我們趕緊來看看要怎么“漫畫”老師吧!
上述習作情境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讓學生感到習作具有現(xiàn)實價值。這樣將習作與生活相融合,外在的習作任務與內(nèi)在的寫作需求產(chǎn)生聯(lián)系,真正實現(xiàn)做中學、樂中寫。
二、持續(xù)探究,在習作力支架運用中解決習作問題
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能激發(fā)學生全情投入,在探究過程中產(chǎn)生對習作力的真實需求,進而突破一個個難題。
(一)借助支架,探究習作內(nèi)容
第一步,自主探究,初步構(gòu)思。教師請學生搜索記憶庫,思考:介紹哪位老師的什么特點?從哪些方面介紹這位老師?試著完成學習單上的思維導圖。第二步,合作探究,完善導圖。教師讓介紹同一位老師的學生組成小組,一起完成思維導圖。第三步,仿照范例,修改導圖。教師出示范例(如圖2),請一名學生讀讀圖上的事例,其他學生思考:寫的是誰?寫了他的什么特點?從哪些方面來寫這位老師的特點的?之后學生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第四步,自主思考,選擇事例。學生從完成的思維導圖中,選擇兩到三個最能體現(xiàn)該老師特點的事件,打上五角星。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借助支架,從自主探究到合作探究再到比照范例,層層推進,最終搭好寫作框架,明確寫作內(nèi)容。
(二)多法運用,探究獨特畫風和夸張情節(jié)
1.借助漫畫,猜想比較,發(fā)現(xiàn)漫畫“夸張”的特點
教師先出示成龍的漫畫形象,提問:“這是誰?漫畫中最吸引你的是哪一個部位?”再出示成龍的照片,讓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他的鼻子很大,但是畫家在畫漫畫時把它畫得更大了。最后小結(jié):像這樣,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對事物的形象、作用等有意地夸大或縮小就是“夸張”??鋸埵锹嬛谐S玫氖址?。
之后,教師出示卡通人物“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的圖片,遮住半邊,提問:“再看這張圖,你能猜出是誰嗎?為什么只看到半邊你就猜到了?”小結(jié):漫畫經(jīng)常會用夸張的手法表現(xiàn)人物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這就是“突出特點”。
2.賞析例文,補白比較,感受漫畫式語言的生動
教師出示相關(guān)語段,指名學生讀,并提問:“讀完這段話,你眼前出現(xiàn)了一位怎樣的科學老師?你能在括號處加上一句話,突出科學老師的特點嗎?”之后,教師出示原作,再次指名學生讀。
科學課的老師是一個胖乎乎的、笑嘻嘻的愛穿大花袍的女老師,(每次她走進教室,就像被推進來一個巨大的花籃)。后來馬小跳偷聽到女生們交頭接耳的悄悄話,原來這個女老師愛穿大花袍,是為了遮蓋她鼓起的肚子,她肚子里有小寶寶了。
學生交流讀后感受。教師小結(jié):把愛穿花袍的老師說成是巨大的花籃,多么夸張、多么生動幽默的語言呀!這就是用漫畫的手法來寫人。
(三)打磨語言,讓介紹具有漫畫感
1.研讀范例一,探究如何讓語言突出人物特點
第二課時,教師出示第一篇范文,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是通過怎樣的方法突出人物形象的。范文內(nèi)容如下。
門被打壞了,開了一個籃球大的窟窿。
班主任來了,瞪著眼:“誰踢壞的?”
搗亂鬼董小天斜著眼,冷笑著:“鬼知道,又沒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門?!?/p>
旁邊的張小勇朝老師做了鬼臉:“哈……開了窗,好通風?!?/p>
誰知這一下卻惹惱了站在旁邊的高芳芳:“膽小鬼,都不敢說。那我來說,是董小天!他來時,一陣風正好把門關(guān)了,他就抬起腳,用力一踢?!?/p>
董小天腳一跺:“大白天別說夢話!你小心點,不要誣陷好人!”
“我才不瞎說呢,大家都看見的。你憑什么做了壞事,還要耍嘴?!?/p>
老師說:“還有誰看見的?”
“我……沒看見?!崩钚鞘箘诺匮柿艘豢谒低殿┝硕√煲谎?。
學生通過討論交流,總結(jié)出兩個寫作方法:一是豐富提示語。學生發(fā)現(xiàn)在提示語中加入神態(tài)、動作、語氣等,能展現(xiàn)人物的個性。二是加入聽者感受。學生發(fā)現(xiàn)文中的高芳芳被張小勇的話惹惱了,以及李星偷瞟董小天的反應,都從側(cè)面寫出了董小天的調(diào)皮搗蛋。
之后,學生運用這兩個方法,修改例文,并展示交流。例文修改前如下。
在課堂上,“綠色”的老師比較常見。每當有幾個同學在課堂上開小差,王老師的臉就會立刻變得有些微綠,并且加重了講話的聲音。如果那些同學還未回過神的話,王老師就會叫出他們的名字:“×××!×××!”走到那同學的桌前,大聲說:“上課不好好聽,你在干什么!已經(jīng)五年級了,現(xiàn)在不學習你打算什么時候?qū)W?”那同學嚇得不敢說話。
下面是一名學生的修改成果。
在課堂上,“綠色”的老師比較常見?!绻切┩瑢W還未回過神的話,王老師就瞪起眼,大聲叫出他們的名字:“×××!×××!”這聲音響徹整個教室,王老師可真發(fā)怒了,一場“暴風雨”要來了。只見王老師立馬拿起戒尺走到那同學的桌前,重重打在桌子上,怒氣沖沖地吼道:“上課不好好聽,你在干什么!已經(jīng)五年級了,現(xiàn)在不學習你打算什么時候?qū)W?”那同學被嚇傻了,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2.研讀范例二,探索如何讓語言富有漫畫感
教師出示第二篇范文,引導學生思考:“哪幾個詞引起了你的注意?” 范文內(nèi)容如下。
老師走出教室的一剎間,一場激烈的“大戰(zhàn)”便開始了。肖強、余抗兩君是死對頭,也是班主任的“心頭大患”,以致大家感嘆:既生強,何生抗?這不,兩君又不知為啥雞毛蒜皮的小事“開火”了。只要他倆發(fā)生“戰(zhàn)爭”,誰也阻止不了,誰也不想自討沒趣。于是乎,我們的書便在這場“戰(zhàn)斗”中化作“槍林彈雨”,飛來飛去,遭了大殃。嗨,自認倒霉吧。
學生從文中提取第三個寫作方法:大詞小用。通過交流討論,學生感受到文段中“大戰(zhàn)”“心頭大患”“開火”“戰(zhàn)爭”“戰(zhàn)斗”“槍林彈雨”等詞語,增添了文章的幽默色彩。像這樣,把一些一般只用在大場合、大事件中的詞語,放到同它不相稱的小場合、小事件中去使用,就是“大詞小用”。
小結(jié):在特定的場合,將“大詞”進行“小用”,可以使語言變得鮮活,富有情趣。如果我們的語言也能變得這么幽默生動,那就能給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學生用這個方法修改例文,并展示交流。例文修改前如下。
在課堂上,“綠色”的老師比較常見。每當有幾個同學在課上開小差,王老師的臉就會立刻變得有些微綠,并且加重了講話的聲音。如果那些同學還未回過神的話,王老師就會拿起戒尺,嚴厲地叫出他們的名字:“×××!×××!”頓時班級鴉雀無聲,這下他們可慘了,悲劇要發(fā)生了。只見王老師走到那同學的桌前,用戒尺敲打在他的桌子上,大聲呵斥:“上課不好好聽,你在干什么!已經(jīng)五年級了,現(xiàn)在不學習你打算什么時候?qū)W?”那同學嚇得不敢吱聲,連大氣都不敢喘,生怕招來更猛烈的“暴風雨”。
下面是一名學生的修改成果。
在課堂上,“綠色”的老師比較常見。每當有同學當“逃兵”,王老師就會變身成“史萊克”,滿臉透著陰沉的綠色,講課的聲音越來越響。如果那些同學還未回過神的話,王老師就會拿起戒尺,嚴厲地叫出“違法分子”的名字:“×××!×××!”……
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習作中的問題,相機提供范文,讓學生在探究中提煉習作支架,運用支架習得習作力,并綜合運用習作力解決問題。
三、小組合作,在貼近未來工作場景中促進全面發(fā)展
項目化學習倡導以小組合作這種更貼近未來工作場景的方式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動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學到知識,還學會如何與人相處。
在整個項目開展過程中,學生進行了四次有效的合作學習。第一次合作學習在學生自主填寫思維導圖后展開:讓介紹同一位老師的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共同完成一張思維導圖,擬定寫作框架,確定寫作內(nèi)容。第二次合作學習在學生發(fā)現(xiàn)“豐富提示語”“加入聽者感受”“大詞小用”三個寫作支架后展開:同桌合作,運用寫作支架,修改例文,打磨語言。第三次合作學習在學生運用寫作支架修改完自己的習作后展開:學習小組成員分成若干隊,打磨例文的不同部分,再根據(jù)別人的建議修改自己的整篇習作,最后根據(jù)星級表評價反思。第四次合作學習在課后展開:學習小組一起打磨出一篇最得意的文章,并畫好漫畫,進行展出。最終評出“C位出道”的老師,為整個學習小組頒獎。
這樣的合作學習,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分享意識,讓學生互幫互助,發(fā)現(xiàn)合作伙伴習作中的亮點與問題,在分享中獲得方法的啟示與成功的喜悅,在學習中提升習作力和社會情感力。
四、適時反思,在回顧思考中提升學習能力
項目化習作教學引導學生不斷反思,在反思中促成深度學習,在深度學習中提升學習能力。整個項目完成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兩次反思。
第一次是對習作成果的反思:教師呈現(xiàn)星級表(如表1),同桌根據(jù)要求互評打星,進而引發(fā)學生對習作的反思,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第二次是對整個項目開展過程的反思:學生根據(jù)項目化習作自我反思表進行回顧反思,在這個過程中實現(xiàn)元認知能力與習作力的共同發(fā)展,最終提升學習力。下面是一名學生的反思結(jié)果(如表2)。
反思表中,學生最享受的部分和最不享受的部分能夠幫助教師反思整個項目設(shè)計中存在的問題,為改進習作項目提供參考。
綜上,項目化習作教學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完成習作任務。這樣,習作過程側(cè)重的是做事而不是知識,強調(diào)習作力的應用而不是習得,關(guān)注習作力的意義而不是習作力本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覺得習作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從而快速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實現(xiàn)深度學習。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橫溪鎮(zhèn)中心小學? ?3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