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春雨 王超越
摘要:在建設項目的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工程是建設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乎每個項目的施工都涉及到混凝土的生產(chǎn)、運輸、澆筑養(yǎng)護。因此,為了保證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實施施工現(xiàn)場監(jiān)理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從技術措施、施工注意事項、常見質量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等方面,對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要點進行了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技術措施;施工質量
混凝土在工程建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而且是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混凝土的技術應用和質量控制,都能影響工程的整體質量。同時,由于各自的不同,施工條件和施工環(huán)境也不同,混凝土配料和澆筑工藝也有明顯的差異。所以混凝土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施工。
一.影響建筑混凝土質量的要素
1.原材料的影響.建筑混凝土的原材料對建筑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原材料質量的好壞高低直接決定了建筑的質量狀況,所以把好原材料的質量關就顯得尤為重要。
2.配合比的影響。混凝土是一系列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的綜合體,對混凝土的質量來說,它的單位用水量、水灰比及其砂率構成了配合比中的三個基本影響要素,它們和混泥土的各個性能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lián)。在運用時要遵循這樣的原則:在滿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礎上,要根據(jù)粗骨料的規(guī)格來確定混凝土單位用水量,而在滿足混凝土耐久性和強度的基礎之上,則確定混凝土水灰比,砂在骨料中的數(shù)量應當以填充石子之間空隙后還略有富余的原則來確定。
3.混泥土的澆筑.混凝土的澆筑對混凝土的質量影響主要從模板支設和振搗兩個主要方面影響。當混凝土采用插入式的振搗棒振搗的時候,要做到快拔慢搗,則振搗時間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對模板的支設則要把支架控制牢固,而模板表面的污垢則要清理干凈,模板與模板之間接縫要嚴密。
二.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措施
1.模板、鋼筋綁扎完成后的互撿。模板、鋼筋綁扎完成后,工種間進行自檢、互檢及交接檢的“三檢”工作,對前道工序的隱蔽工程全面檢查;軸線的位置,柱、墻插筋,鋼筋保護層,木模尺寸、標高及預埋、預留管道等工作,經(jīng)各方面驗收通過后填寫開倉令,方可開始澆搗。驗收后,對模板內(nèi)雜物垃圾馬上進行清掃,再用空壓機吹風或高壓水泵沖洗,充分澆濕模板,特別是對柱、墻根部必須認真仔細灑水清除干凈,防止縫隙夾層影響混凝土凝結質量。
2.振搗技術。在整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振搗是關鍵工作,直接影響混凝土產(chǎn)品的質量,振搗人員定崗定位,掛牌施工,實行獎懲制度,在操作中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根據(jù)設計要求和施工驗收規(guī)范,操作振搗,先上后下,先難后易,按照施工順序澆筑混凝土。
(2)柱混凝土分層澆搗,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底部每層高度不應超過40cm,間隔0.5~1.0小時左右,再澆搗上一層混凝土時,在振搗上一層混凝土時振動棒應插入下一層混凝土中10cm左右,以消除兩層之間的接縫,同時一定要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上層混凝土的振搗?;炷恋淖杂陕涓卟淮笥?m,超過2m時采用串捅。
(3)混凝土振搗要做到“快插慢拔三不靠”,在振搗過程中將振動棒上下略為抽動,使混凝土振搗均勻,混凝土振搗時間以表面出現(xiàn)浮漿不再沉落,不再出現(xiàn)氣泡為止。
(4)為防止混凝土振搗時發(fā)生漏漿現(xiàn)象,澆搗時采用“行列式”的順序振搗,每次振動棒移動間距為50cm內(nèi)。
(5)平臺板混凝土用平板振動器振搗,振搗器的移動間距應能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以振實部分邊緣,前后搭接一般為5cm,每一位置上振搗時間約為30秒左右。
(6)混凝土面標高預先在鋼筋上做好標記,模板上彈墨線,澆筑板面混凝土時,根據(jù)標高下料平整,待平板振動后,瓦工即跟在混凝土工后用刮尺左右刮平,在復查標高相符后,用抹砂板搓毛一遍,待混凝土至初凝階段(約2-3小時),再進行第二遍搓毛,保證混凝土不出現(xiàn)微小裂縫。
3.混凝土面標高控制。在主梁、次梁上焊上若干個鋼筋頭,用來控制混凝土面標高,在澆筑時以此標記為準,同時用做好板厚標記的鋼筋插桿控制板厚,以確?;炷涟搴窈蜆烁叻弦?,混凝土分兩次抹平,在混凝土澆搗時用2m刮尺刮平,然后再用木抹初步抹平,混凝土標高最好控制在0~10mm范圍內(nèi)。
四.質量通病產(chǎn)生原因及預防措施
1.蜂窩。產(chǎn)生原因:振搗不實或漏振;模板縫隙過大導致水泥漿流失,鋼筋較密或石子相應過大。預防措施:按規(guī)定使用和移動振動器。中途停歇后再澆搗時,新舊接縫范圍要小心振搗。模板安裝前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縫處的黏漿,才能使接縫嚴密。若接縫寬度超過2.5mm,予以填封,梁筋過密時選擇相應的石子粒徑。
2.露筋。產(chǎn)生原因:主筋保護層墊塊不足,導致鋼筋緊貼模板;振搗不實。預防措施:鋼筋墊塊奪取度要符合設計規(guī)定的保護層厚度;墊塊放置間距適當,鋼筋直徑較小時墊塊部距宜密些,使鋼筋自重撓度減少;使用振動器必須待混凝土中氣泡完全排除后才能移動。
3.麻面。產(chǎn)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濕潤不夠;漏涂隔離劑。預防措施:模板應平整光滑,安裝前要把粘漿清除干凈,并滿涂隔離劑,澆搗前對模板要澆水濕潤。
4.孔洞。產(chǎn)生原因:在鋼筋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預防措施:對鋼筋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頭)應分次下料,縮小分層振搗的高度;按照規(guī)程使用振動器。
5.縫隙及夾渣。產(chǎn)生原因:施工縫沒有按規(guī)定進行清理和澆漿,特別是柱頭和梯板腳。預防措施:澆注前對柱頭、施工縫、梯板腳等部位重新檢查,清理雜物、泥沙、木屑。
綜上所述:對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在掌握了影響混凝土的主要因素和在現(xiàn)實中主要存在的混凝土的質量問題滯后,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原因分析后,宏觀地從整體上把握解決這些問題的一些措施,那么對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就更容易把握。
參考文獻
[1]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探討[J].李曉.江西建材.2015(20)
[2]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J].王濤.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5(20)
[3]淺論混凝土二次振搗施工技術[J].覃干.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2(07)
(1.鞍山恒安通信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116000;2.沈陽潤東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 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