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先圣
在我居住的小區(qū)門口,有一個每天早晨都來賣豆?jié){的孩子,看上去十一二歲的年齡。他在這個地方賣豆?jié){有多少天了,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從我搬到這里來住,每天早晨的六點多鐘開始,這個小孩子就會在小區(qū)門口吆喝他的鮮豆?jié){了。
最初發(fā)現這個賣豆?jié){的孩子時,我以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這幾天有什么事,讓孩子代替幾天罷了,沒有過多地注意。但是,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門口吆喝賣豆?jié){的聲音卻一直是這個孩子。我家里有豆?jié){機,本來是用不著去買豆?jié){的,但一種好奇心驅使著我。每當聽到那熟悉的童聲,就想走出我家門了解個究竟。
有時候買豆?jié){的人很多,只見他很用力地用那個很大的鐵皮瓢一下一下地從那個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到豆?jié){機里,又很熟練地在豆?jié){機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jié){。五角錢一份,他很熟練地算賬、找錢、舀豆?jié){,有條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輛三輪車上,當清水被舀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夠長了。這時候,他往往就將半個身子趴在桶邊上。
我的心中有很多疑問和不解,當今,這么小的孩子,應該是早晨被父母吆喝起來吃早點去上學了,而他卻早早地在這里賣豆?jié){了。他一定有一個不同尋常的家庭,有著許多同齡孩子所沒有的經歷。我總想找個機會與他攀談,但每當看他忙著自己的生意,又不忍心打擾他。
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聲依然準時傳來。我從家里走出來,發(fā)現他依然像往常一樣站在小區(qū)的門口磨著豆?jié){。買豆?jié){的人很少,到我走到的時候,就我一個人了。我趁著沒有人,就問他:“你爸爸媽媽呢,怎么天天就你一個人?”他回答說:“爸爸媽媽在另外兩個地方賣豆?jié){?!蔽矣謫枺骸澳阗u了多長時間了?”他說:“一年多了,從十歲開始就賣?!?/p>
看著面前這個孩子,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十歲,他就開始為生計而早起了。他不是代替父母幾天,而是承擔了家庭中謀生計的一份責任?;蛘哒f,他從十歲開始就有了一種職業(yè)。
我問他:“你賣豆?jié){不影響學習嗎,起這么早?”他說沒事,賣完了再去,在班里還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頭虎腦,極健壯,很精神,兩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經沒有了一個十一二歲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與嬌氣,而平添了一分成熟、幾分老練、一些骨氣。而且,我還看到了一種生的勇氣與堅強。
當時小雨一直在下,他的頭發(fā)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濕了。這個時候走過來一個領孩子去上學的女人。那孩子穿了一件夾衣,女人給孩子打著一把美麗的傘。那個孩子也是十一二歲的年齡。
站在兩個孩子之間,我不由自主地搖了搖頭。那個孩子現在是幸福的,但這個賣豆?jié){的孩子呢?
后來,我聽別人講,這個孩子的父母都在一個工廠里上班,工廠停產放假了,就做起賣豆?jié){的生意。
每天見到這個賣豆?jié){的孩子,我的心里便有許多苦澀的東西在涌動。我想我不能夠責怪孩子的父母讓這樣小的孩子就擔負了生活的責任。或許這個孩子掙的這一份錢,恰是他自己的生活費或學費,沒有這一份收入,他就不能去讀書了。
賣豆?jié){的孩子,天天早上六點鐘就在我居住小區(qū)的門口響亮地吆喊。這個聲音成為了我們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大家聽到這個聲或者起床買早點,喊孩子起床,或者去做生意。而我也總是在聽到這個清脆的聲音之后,合上正在讀的書或停下寫作的筆,走出家門,呼吸新鮮空氣,驅除一夜伏案的勞累。
我總這樣想,這個孩子今天賣豆?jié){的經歷,一定是他將來人生的一筆財富。
【選自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