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心松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義務教育的基礎(chǔ)階段,他們心智發(fā)展不成熟,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矛盾不可避免。如果小學生與教師有矛盾也不容小覷,這不但給學生造成心理壓力,影響教師的教學工作,更給班級管理帶來嚴重的困擾。本文探討當學生與教師發(fā)生矛盾時,轉(zhuǎn)變觀念,樹立平等的學生觀;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溝通;善用語言藝術(shù),加強與學生溝通。
關(guān)鍵詞:小學生;師生矛盾;解決方法
作為小學教師,不僅要懂得他們性格中的特殊變化性,更要有抓住他們的可塑性,形成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暢所欲言,管理方面更抓住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想法進行溝通,形成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健全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
一、轉(zhuǎn)變觀念,樹立平等的學生觀
傳統(tǒng)的教學管理思想中強調(diào)的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橹?,教師抓住的是學生的成績,區(qū)分對待學生的標準也是成績,成績好的受到關(guān)注,成績不好的往往被老師忽視,久而久之,學生開始厭煩教師的管理,師生的矛盾就此開始。而新課改新課標的要求提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地位,把學生發(fā)展成德、智、體、育等全面發(fā)展的人。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迎合時代的需求,轉(zhuǎn)變自己的觀念,樹立平等的學生觀,調(diào)整好師生之間的和諧關(guān)系,避免了師生矛盾的產(chǎn)生。
教師要做到的是關(guān)注學習上有困難,思想有問題的學生。教師做到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因為學生的成績,而對學生有區(qū)別的對待。例如,我會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智力發(fā)展的不同水平,樹立平等的觀念來要求對待學生,與學生們的相處十分融洽,學生們也在這和諧溫暖的班級氛圍中獲得思想品德的熏陶,獲得了發(fā)展,從而有效避免了師生間的矛盾。
時代的進步,新課程課標的改革,都需要教師轉(zhuǎn)念管理,樹立平等的學生觀,尊重學生的差異,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
二、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溝通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沖突當然排除不了教師本身的因素引起的,但也不能否認的是,與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有密切的聯(lián)系。學生在家里面受了氣,家長的教育期待與孩子的進步達不成正比等,都會讓學生的情緒充滿著對學校學習的不滿。在教師不了解情況的前提下,對學生一味地說理管教,就放大了學生的不滿情緒,從而師生關(guān)系的矛盾便產(chǎn)生。因此,作為教師,要密切跟家長之間的溝通,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情況,指導家長正確地對待孩子的教育,不可急于求成;如果學生對老師的管理不滿,家長與教師要一起合作,找出孩子心中的問題,克服孩子心中的障礙,幫助孩子走出困境,這不僅促進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情感,更有利于化解了師生之間的矛盾沖突,最重要的是讓學生養(yǎng)成了尊重師長,尊重家長,尊重任何人的良好行為習慣。
例如,有一個學生,他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都比較好,學習也靠在班級前列。但在兩個星期之前,他的狀態(tài)開始有點變化,不認真聽老師上課,更不按時完成作業(yè)??迫谓處煂λM行管教,他卻有很大的抵觸情緒。從而我便私下與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發(fā)現(xiàn)原來是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太高,每次都要求孩子考在班級第一名。要求的第一,第二次確實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激勵,但長期的逼迫壓抑孩子,只會讓孩子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當孩子的努力得不到回報時,孩子從而開始對上學感到抵觸。因此,我就與他家長進行了溝通,給他們教育孩子的一些建議,家長們也開始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把對孩子的要求變成讓孩子自己選擇要達到的目標而努力,漸漸地這個學生找回了自己的自信,成績又回到了前列。
作為教師,除了要時時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行為變化,更要了解清楚孩子變化的原因,與家長一起合作,讓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三、善用語言藝術(shù),加強與學生溝通
在小學班級中,教師面對學生的問題是多而復雜,但是我們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問題,采取不同的語言藝術(shù),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改正,巧妙地避免了師生的矛盾。當教師面對的是專注力不強、自信心欠缺的孩子,教師要善用體態(tài)語言,當學生犯錯了,不能直接加以批評,而是一個眼神的理解,一個微笑的鼓勵,讓學生心理懂得教師是一直都在關(guān)注自己的,她沒有因為自己的錯誤而處罰責備我們,而是讓我們自己悔改;當面對的是屢教不改的學生,教師應該要用嚴厲的語氣教導學生,嚴重者,要交到學校來進行教導。
比如,有責任心的教師在課堂上拼命地管理紀律,卻招來學生的不滿。針對這種情況,我把出現(xiàn)的問題學生進行了歸類,分為不專注型和叛逆型,對他們用不同的語言藝術(shù)來教導。叛逆型的學生,我學會傾聽,讓他們說出自己的內(nèi)心想法,自己再耐心指導;不專注型的學生,我更懂得用無聲的語言藝術(shù)來指導,上課對他們的積極提問,進步時對他們的大力肯定等,慢慢地學生們感受到了我的努力,感受到了自己的錯誤,都在一定程度上改正了自己的問題,班級的氛圍變得和諧,教師上課得到了順利的開展。
語言的魅力是無窮的,作為教師,要懂得運用不同的語言藝術(shù),與學生溝通,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帶動學生的發(fā)展,也緩和了師生的緊張關(guān)系。
綜上所述,處理好師生之間的沖突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身為一線的教師,應該要重視師生之間的矛盾,轉(zhuǎn)變自己的觀念,樹立平等的學生觀,善于與家長溝通,更要靈活地運用自己的語言藝術(shù),來化解師生之間的矛盾,與學生形成和諧友愛的師生關(guān)系,讓學生在充滿健康和愛的地方成長,讓學生感受到人性的真善美,為他們以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劉福才,中小學師生沖突及其教育價值[J],教育導刊,2006(5)
[2]石明蘭,師生沖突的特點及管理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6)
[3]王琴,學校教育中師生沖突的研究[J],河南社會科學,2010(3):23-45
(徐聞縣新寮鎮(zhèn)中心小學 廣東 湛江 52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