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浩 胡春梅
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qū)人民醫(yī)院藥劑科,山東淄博 255300
高血壓是損害我國人民健康的常見病之一,據(jù)流行病學統(tǒng)計,我國成年人中約有23.2%患有高血壓,老年高血壓患者占比達到70%以上[1]。長期高血壓會加劇動脈硬化,增加相關(guān)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大量報道證實,血壓水平與心血管疾病如卒中、心力衰竭等有著直接的關(guān)聯(lián)性[2-5],故加強血壓控制至關(guān)重要。氨氯地平為鈣離子拮抗劑,在各種類型高血壓治療中均能發(fā)揮一定的效果,但單一用藥往往難以取得理想的療效。閔艷玲[6]認為,針對中高危高血壓患者應聯(lián)合兩種以上藥物治療,確保血壓能夠穩(wěn)定正常范圍內(nèi),其聯(lián)合應用氨氯地平與瑞舒伐他汀,治療結(jié)果證實聯(lián)合方案有降壓、緩解動脈硬化的作用?;诖耍敬纬槿?0例高血壓老年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旨在分析氨氯地平單用及聯(lián)合應用瑞舒伐他汀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高血壓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以所用治療方案分組。對照組:男22例,女13例,年齡65~86歲,平均(75.3±6.5)歲,病程1~9年,平均(4.6±3.1)年;試驗組:男21例,女14例,年齡64~87歲,平均(75.9±6.3)歲,病程 1~ 10年,平均(5.4±3.3)年。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符合《2020年新版高血壓指南》[7]中診斷標準,即安靜狀態(tài)下血壓檢測2~3次舒張壓≥90 mmHg,或收縮壓≥140 mmHg,且4周內(nèi)復測血壓均在該水平范圍;②年齡≥60歲;③經(jīng)查體、血尿生化、心電圖、血壓檢測等確診。排除標準:①繼發(fā)性高血壓;②合并嚴重器質(zhì)性疾病如腎衰竭等;③合并自身免疫性疾??;④合并嚴重感染性疾?。孩莺喜┬约膊?;⑥近兩周內(nèi)使用降壓藥物;⑦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⑧年齡<60歲的非老年群體。
對照組予以氨氯地平(揚子江藥業(yè)集團上海海尼藥業(yè),國藥準字H20020468,規(guī)格:5 mg)5 mg/次,口服,日1次。試驗組在口服氨氯地平(方法同上)的同時,予以瑞舒伐他汀(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240,規(guī)格:5 mg)10 mg/次,口服,日1次。4周為一個療程,共治療6個療程。用藥期間,囑咐患者控制飲食、適度運動。
①血壓觀察:應用HEM-7320電子血壓計(歐姆龍大連有限公司)檢測收縮壓(SBP)、舒張壓(DBP)。②血脂觀察:采用BS-350S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深圳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檢測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③動脈硬化觀察:應用GE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LOGIQ F8(通用電氣醫(yī)療集團)檢測頸動脈內(nèi)-中膜厚度(IMT)、脈搏波傳導速度(PWV)、內(nèi)徑變化幅度(DIS)、粥樣硬化病變體積(PV)。④不良反應觀察:統(tǒng)計兩組頭痛、頭暈、乏力、心悸、胃腸道反應等發(fā)生病例。
以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行統(tǒng)計學分析,正態(tài)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血壓指標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SBP、DBP水平均下降,組內(nèi)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各指標下降程度明顯較對照組大,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水平對比(,mmHg)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水平對比(,mmHg)
組別 n SBP DBP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對照組 35 157.63±14.95 149.01±10.64 2.779 0.007 109.26±11.86 94.93±8.21 5.877 0.000試驗組 35 158.21±14.86 137.72±8.45 7.091 0.000 109.84±11.73 82.86±6.44 11.928 0.000 t值 0.163 4.916 0.206 6.843 P值 0.871 0.000 0.838 0.000
兩組HDL-C治療前后無明顯變化,組間及組內(nèi)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關(guān)于TC、TG、LDL-C水平,兩組治療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各指標水平均下降,組內(nèi)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各指標下降程度明顯較對照組大,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水平對比(,mmol/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水平對比(,mmol/L)
組別 n TC TG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對照組 35 6.59±1.34 5.38±1.02 4.251 0.000 3.13±0.69 2.63±0.42 3.662 0.001試驗組 35 6.62±1.36 4.23±0.84 8.845 0.000 3.16±0.72 1.95±0.31 9.132 0.000 t值 0.093 5.149 0.178 7.707 P值 0.926 0.000 0.859 0.000組別 n LDL-C HDL-C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對照組 35 3.37±0.92 2.94±0.76 2.132 0.037 1.32±0.52 1.27±0.46 0.462 0.671試驗組 35 3.39±0.95 2.43±0.52 5.244 0.000 1.33±0.54 1.24±0.41 0.785 0.435 t值 0.089 3.276 0.079 0.288 P值 0.929 0.002 0.937 0.774
關(guān)于動脈硬化指標IMT、PWV、DIS、PV水平,兩組治療前水平接近,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各指標水平明顯下降,組內(nèi)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各指標下降水平明顯較對照組大,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 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頸動脈硬化指標水平對比()
表3 兩組治療前后頸動脈硬化指標水平對比()
組別 n IMT(mm)PWV(m/s)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對照組 35 1.61±0.22 1.41±0.17 4.255 0.000 1.42±0.34 1.23±0.19 2.886 0.005試驗組 35 1.62±0.23 1.19±0.14 9.448 0.000 1.41±0.32 0.90±0.11 8.817 0.000 t值 0.186 5.910 0.127 8.893 P值 0.853 0.000 0.900 0.000組別 n DIS(μm) PV(cm3)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對照組 35 1.38±0.36 1.21±0.16 2.553 0.013 0.29±0.11 0.21±0.09 3.330 0.001試驗組 35 1.37±0.37 0.87±0.09 7.768 0.000 0.28±0.12 0.13±0.07 6.388 0.000 t值 0.115 10.957 0.363 4.151 P值 0.909 0.000 0.717 0.000
試驗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25.71%,對照組為22.86%,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對比[n(%)]
由于飲食不當、運動不足、遺傳、老齡化等多因素影響,我國高血壓患病率始終居高不下。高血壓的危害性不容小覷,長期高血壓會進行性損害心腦腎等重要器官,這些并發(fā)癥是導致患者殘疾、死亡的主要原因[8]。目前,控制高血壓、預防心腦血管并發(fā)癥是治療高血壓的根本目標。
氨氯地平是治療高血壓常用藥物,其能選擇性作用于鈣通道,可抑制血液中鈣離子內(nèi)流進入細胞內(nèi),有利于平滑肌松弛、外周小動脈擴張,對血壓水平控制有著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中,對照組(應用氨氯地平)治療后,SBP由(157.63±14.95)mmHg降至(149.01±10.64)mmHg,DBP 由(109.26±11.86)mmHg降至(94.93±8.21)mmHg,證實了氨氯地平良好的降壓作用。然而,單純降壓難以抑制高血壓病情進展,有學者指出,血脂異常致動脈粥樣硬化是影響高血壓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9]。動脈粥樣硬化一旦形成,體內(nèi)會產(chǎn)生炎癥級聯(lián)反應,炎癥反應會破壞血管壁機構(gòu),引起血管內(nèi)皮功能異常,從而誘發(fā)冠心病、腦卒中等不良事件[10]。因此,建議在常規(guī)降壓治療時,應予以高血壓患者他汀類藥物進行降脂治療,以此降低動脈硬化發(fā)生率。他汀類藥物不僅具有強大的降脂作用,而且具有抗炎、糾正內(nèi)皮功能紊亂的作用,能穩(wěn)定甚至逆轉(zhuǎn)硬化斑塊[11]。既往臨床調(diào)脂多選擇阿托伐他汀,其降脂效果較好,但其具有脂溶性特點,長期用藥易引起肝酶增高、肌肉酸痛等不良反應,特別是老年患者肝腎功能明顯減退,選擇藥物時既要強調(diào)療效,又必須保證安全可靠。瑞舒伐他汀為新型降脂藥物(第三代他汀類藥物),其降脂、抗炎效果是阿托伐他汀的2倍左右,且其為水溶性他汀,不易進入細胞,大大減少了相關(guān)副反應發(fā)生風險。許峰等[12]針對55例患者(研究組)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療后,血壓、血脂指標及IMT均較治療前改善,且優(yōu)于單純行氨氯地平治療的55例患者(對照組),這與瑞舒伐他汀降脂、抗炎癥作用密切相關(guān)。本研究中,試驗組治療后血脂指標(TC、TG、LDL-C)水平明顯改善,且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主要是因為瑞舒伐他汀可特異性作用于HMG-CoA還原酶,抑制膽固醇合成,同時其可通過負反饋調(diào)節(jié)作用,激活肝臟表面LDL受體,加快LDL分解速度,降低血液內(nèi)膽固醇濃度,從而達到調(diào)脂目的。經(jīng)治療后,試驗組IMT、PWV、DIS、PV等動脈硬化指標水平大幅度下降,且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分析其作用機制:一方面,有學者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氨氯地平對脂多糖誘導的氧化應激反應具有抑制作用,可減少INOS、IL-1等釋放,增加細胞膠原活性,有利于穩(wěn)定粥樣硬化斑塊[13]。另一方面,瑞舒伐他汀能減少動脈內(nèi)脂質(zhì)浸潤,避免形成泡沫細胞,從而達到延緩動脈硬化進程的目的;而且,其能提高eNOS活性,解除eNOS偶聯(lián)障礙,增加NO合成,從而修復內(nèi)皮功能,提高抗炎、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使動脈壁彈性恢復[14]。由此可見,聯(lián)合用藥更利于保護動脈血管。治療24周后,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試驗組治療后SBP、DBP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這表明血脂水平控制后更利于提高降壓效果,與杜海霞[15]研究結(jié)論相符。
綜上,氨氯地平+瑞舒伐他汀有利于減輕老年高血壓患者動脈硬化,強化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