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乾
李女士和鐘女士在同一家物業(yè)公司上班,去年12月的一天,兩人發(fā)生爭吵,約半小時后鐘女士暈倒,送醫(yī)搶救,醫(yī)生診斷是腦出血,第3天鐘女士死亡。鐘女士家屬將李女士告上法庭,要求其賠償21萬余元。其實,生氣可以說是身體的一場“小地震”,尤其是兩小時內特別危險。
生氣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發(fā)表在《歐洲心臟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在憤怒情緒爆發(fā)后的兩小時,腦卒中(中風)的風險會增加3倍,心臟病突發(fā)風險則會增加5倍,已有心腦血管疾病突發(fā)史的人,風險更高。其實,生氣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腦負擔,往往容易突發(fā)心腦血管意外事件。
不少心腦血管疾病都受情緒因素影響,比如臨床上冠心病病人生氣后,容易胸悶胸痛;高血壓病人大怒后,容易面紅耳赤,出現劇烈頭痛。這都是生氣對身體產生的“急”影響。而生氣對身體的“慢”影響也不可小覷,中醫(yī)講肝氣郁結,比如乳腺增生、婦科腫瘤、胃病、心臟病、高血壓、甲狀腺結節(jié)等,都跟情緒有一定關系。
癌癥和生氣有很大的關系
癌癥是一種慢性病,它的發(fā)生具有很多誘發(fā)因素,但總體來說,主要與人的內在機能紊亂有關,情緒就是其中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生氣,即自我壓抑、情緒不良。不良的個性和情緒是癌癥啟動和發(fā)展過程中的危險因素之一,會大大削弱人體的免疫功能,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內分泌失衡、免疫功能紊亂,使氣血運行障礙產生氣滯、血瘀、痰凝毒聚相互膠結,最終必然引起正氣內虛,而邪毒便會作怪乘虛而入,形成癌瘤。
生氣后別做這些事
生氣難以避免。如果真的生氣了,兩小時內盡量少做以下事情。
生氣后最好別開車,當心“怒路癥”影響你的判斷。據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生氣時開車,發(fā)生車禍的概率約是正常開車的9.8倍。
生氣后別運動。生氣本來就升高了血壓和心率,此時再運動,無疑是“雪上加霜”,會造成心臟耗氧量增加,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增加心臟負擔。
生氣后也別喝酒。借酒消愁,酒精或許能麻痹你對痛覺的敏感,但也會加重憤怒之火。生氣后也別著急吃飯。氣憤情緒會影響人們神經的調節(jié),從而影響胃腸道的蠕動和消化液分泌,造成食物消化吸收不完全,極易導致消化不良。
【手把手】
氣平小藥方
取香附、柴胡、佛手、郁金、白芍各10克,水煎服,每日1服,分兩次服,對急躁易怒、失眠、胸腹脹痛等有較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