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良陳 鋒蔣 潔郭德城王熠椒向 靜吳思寧鄧曉君 房玉文 向 佳 仇淑君訊作者
1.長沙醫(yī)學院 湖南 長沙410219
2.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廣東 佛山528011
對于大學生助學貸款,常用的有兩種類型,首先在學校里,大學生可以向?qū)W校申請國家助學貸款,這項貸款是由政府和高校合作,來幫助高校生更好的完成學業(yè)而實施的一項政策,學生可以通過國家助學貸款緩解家庭壓力,在國家政府的幫助下完成學業(yè),在畢業(yè)之后在償還貸款,而且在大學期間是無息的,但要承諾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按期還款。第二種是生源地貸款,這項貸款是由國家開發(fā)銀行提供向家。大學生征信系統(tǒng)是指當代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種種行為所反映出的個人信用信息集合起來形成的一個電子數(shù)據(jù)庫。它能真實反映每個大學生的個人信譽、個人信息、個人資產(chǎn)、納稅、道德行為等情況,為社會各個部門的查詢了解提供方便。
1.1 調(diào)查對象:2020年9月-12月,對長沙醫(yī)學院496名在校生進行手機電子調(diào)查問卷的研究。
1.2 調(diào)查方法:通過社交平臺發(fā)放電子問卷,問題包括:高校學生貸款需求;是否同意個人征信體系建設;高校學生助學貸款不能及時還款最主要的原因等。共有效回收496份問卷,有效率100.0 %
1.3 統(tǒng)計分析:用SPSS20.0 對數(shù)據(jù)庫進行完善,計數(shù)資料用n(%)進行描述。
2.1 高校學生助學貸款需求和個人征信體系建設意見的調(diào)查結果受調(diào)查學生中,97名(占20.82%)學生有助學貸款需求。同時,466名(占93.65%)學生愿意建立個人征信體系建設。還有30名(占6.35%)學生是不愿意接受個人征信體系的建設的。很多學生對此提出了一些建議。個人征信體系建設意見:396名(占84.98%)學生認為應該建立失信懲戒和守信獎勵,294名(占63.09%)學生建議保證個人隱私不泄露同時保證公平公正。
2.2 高校學生違約原因分析 分析高校學生違約原因:302名(占64.81%)學生認為是社會道德體制的不完善、82名(占17.60%)學生認為是還款能力低下、102名(占21.89%)學生認為是高校誠信教育的缺失。具體分析如下:
首先是社會道德體制的不完善。助學貸款這項機制與誠信是有著很大聯(lián)系的,而誠信又隸屬于道德層面,對于道德來說,如果單靠個人自己來達到是很非常困難的,當今社會大多數(shù)人的自覺性都是比較差的,因此必須提出一項道德體制作為要求對高校學生進行監(jiān)管。例如部分國家就加強了社會道德體制的安排,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處處都有約束,這就在無形中形成了一道道德防線,一旦違規(guī)將會處以嚴重的懲罰,因此其它國家的助學貸款還款率還是比較高的。但是我國剛剛提出社會道德體制的安排,因此各項機制都還不夠完善,還是有許多漏洞的出現(xiàn)。
其次是還款能力低下。助學貸款主要面對的就是高校入學時學生的報名費,因此許多大學生在入學后就要考慮還款的問題,也就是大學還沒有畢業(yè)就欠下了高額的貸款,這對于一個貧窮的家庭來說將會是怎樣的一件雪上加霜的大事我們可以想象,在畢業(yè)之后又要面臨巨大的就業(yè)競爭,同時對于剛畢業(yè)參加工作的學生來說,經(jīng)濟條件不好,還遠遠沒有達到還款的能力,因此會導致不能及時還款的情況,還款能力低下也是導致不能按時還款的一項原因。
第三是高校誠信教育的缺失。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進步,當代高校的教育發(fā)展水平穩(wěn)步上升,眾多喜人的科研成果綻放開來,人們在注重知識教育的同時卻忽略了高校學生道德品質(zhì)的教育,而誠信正是樹立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可是學校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卻忽視了這一重要問題,考試作弊、夾帶、交頭接耳甚至發(fā)展到使用各種各樣的現(xiàn)代通訊工具,投機取巧、表里不一,這都是誠信教育缺失的重要表現(xiàn),由于教育的不注重使得學生不自覺,甚至在助學貸款這一問題也采用逃避的態(tài)度,不及時還款甚至逃款。
通過學習歐美國家的助學貸款問題的解決辦法,我們可以聯(lián)系中國國情實施相符合的方式方法,我國國家地大物博,物資豐富,但也人口眾多,因此要想建立一套完整的征信體系并不簡單,因此我們可以先采取分級建立征信機構的方法,然后再通過政府以及銀行的幫助來使征信體系貫穿全國。同時我們提出如下解決對策:
第一要建立有效的風險與誠信教育機制。我們在看到助學貸款的優(yōu)點的同時,也不要忽略它所帶來的風險,若是不加以控制,甚至會產(chǎn)生誠信危機。所以我們要重視風險的防范和控制,建立起相應的誠信教育機制。因此,只有通過建立風險和誠信教育機制的大學生認識到助學貸款的諸多風險,并提前加以防范使之達到化解風險的目標。
第二要加強風險意識教育。各個學??砷_設專門的風險教育課程,進行超前教育。高校要重視這項課程,利用各種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多方面全方位的普及教育,使其認識到風險意識的重要性,并不斷加強個人風險意識和理念。風險意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所以風險教育建議從大一新生一入學就開始進行。風險教育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要大學生親身去體會。所以大學生們可以通過去野營、去擺攤等等方式切身感受一下風險,學習如何獨立的處理問題。因此大學生在申請助學貸款的同時也應該提高自身防范意識,避免一些不利風險的存在。
第三應該加強大學生的誠信教育。誠信是道德素質(zhì)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誠信作為一種道德品質(zhì),是人們從事各種活動的都應該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當代高校需要加強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做人當以誠信為本,大學生教育更應當重視起來。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高校應該積極向大學生強調(diào)誠信的重要性,開展誠信教育。在完善上述機制基礎上,我們還需建立良好的助學貸款政策,并努力克服大學生就業(yè)困難問題。總的來說,國家助學貸款制度可以利用大學生個人征信體系對大學生行為進行監(jiān)管和約束,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大學生誠信行為的逐步建立及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