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屬于我國老年人群高發(fā)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病人臨床表現(xiàn)為喘息氣促、呼吸困難、活動耐受性下降,該病病情反復、遷延難愈,病人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煩躁等負性情緒,導致病人身心健康受損[1-2]。研究指出,負性情緒會降低病人疾病應對能力及治療配合度,而且會影響病人病情控制及預后[3]。心理彈性屬于積極心理學范疇,是指個體以積極的方式面對逆境并能調整心態(tài)克服逆境的一種能力,良好的心理彈性可增強病人治療信心,有助于病人以積極的方式應對疾病,從而促進病人病情恢復,提高病人生活質量[4-5]。因此,本研究探討老年COPD病人心理彈性及應對方式與疾病控制的關系,分析影響老年COPD病人疾病控制的相關因素,為臨床COPD病人護理提供指導?,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老年醫(yī)學科2017年1月—2019年7月收住院的90例老年COPD病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2017版COPD全球防治創(chuàng)議(GOLD)[6]中關于COPD收治的診斷標準;②無語言溝通障礙、意識障礙、認知功能障礙或老年癡呆癥,能配合完成問卷調查;③年齡>60歲;④知情同意,愿意配合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癥、哮喘、肺癌及塵肺等疾?。虎诤喜⒓毙怨谛牟?、充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臟病、肝功能異常及重度高血壓等病人;③近期發(fā)生未控制的嚴重高血壓、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惡性心律失常等疾病病人;④入組前受過重大精神創(chuàng)傷的病人。
1.2 調查工具
1.2.1 一般調查問卷 量表包括病人性別、年齡、患病時間、文化水平、經(jīng)濟情況、病人認知疾病程度、吸煙史、醫(yī)療支付方式、定期門診隨訪等。疾病認知:應用本研究小組自擬的COPD病人疾病知識調查問卷進行評價,問卷包括飲食管理、運動鍛煉、日常生活管理、癥狀管理、情緒管理5個維度,共25個問題,每個問題均為問答題,根據(jù)病人回答準確性依次賦值1~4分,評分<50分為低水平,評分51~75分為中等水平,評分>75分為高水平。
1.2.2 心理彈性 采用倪倩鈺等[7]編制的心理彈性量表(CD-RISC)進行評價,該量表包括堅韌度、樂觀、自強3個維度,共25個條目,每個條目根據(jù)病人應對頻率依次賦值0~4分,總分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病人心理彈性水平越高。本研究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23,說明該量表信效度理想。
1.2.3 應對方式 采用中文版醫(yī)學應對方式問卷(MCMQ)[8]進行評價,量表包括屈服(7個條目)、回避(6個條目)、面對(7個條目),共20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1~4級評分。本研究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14,提示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
1.2.4 COPD病人病情控制 采用COPD疾病臨床測試量表(CAT)[9]進行評價,CAT量表包括外出能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日?;顒幽芰?、咳嗽頻繁程度、咳痰、胸悶、睡眠情況、精力8個問題,每個問題采用0~5級評分,總分為各問題評分相加總和,其中0分為病情控制良好,1~10分為病情輕微,11~20分為病情中度,21~30分為病情嚴重,31~40分為病情非常嚴重。
1.3 調查方法 以現(xiàn)場問卷調查的方式獲得相關數(shù)據(jù),調查前由課題小組成員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病人講述本次調查的目的及相關問卷填寫注意事項,征求病人同意后向病人發(fā)放一般資料調查問卷、心理彈性量表、MCMQ問卷、CCAT量表,病人填寫完畢后由研究小組成員當場回收并進行統(tǒng)計,本次共發(fā)放問卷90份,有效回收問卷9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2.1 COPD病人心理彈性、應對方式情況 90例COPD病人心理彈性評分為(58.23±4.23)分;面對維度得分為(17.25±3.25)分,回避維度得分為(20.62±3.78)分,屈服維度得分為(20.52±3.98)分。
2.2 不同臨床特征COPD病人CAT評分比較 本研究COPD病人CAT評分為(17.52±2.42)分,其中控制良好20例(22.22%),病情輕微38例(42.22%),病情中度22例(24.44%),病情重度10例(11.11%)。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齡、學歷、疾病認知水平及是否定期門診隨訪COPD病人CAT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單位:分
2.3 老年COPD病人心理彈性及應對方式與CAT評分的關系 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COPD病人心理彈性評分、應對方式中面對維度評分與CAT評分呈負相關(P<0.05),而回避維度、屈服維度評分與CAT評分呈正相關(P<0.05),見表2。
表2 老年COPD病人心理彈性及應對方式與CAT評分的關系
2.4 影響老年COPD病人CAT評分的多元回歸分析 以COPD病人CAT評分為因變量,以影響COPD病人CAT評分的相關因素為自變量行多元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學歷為初中或以下、疾病認知水平低下、回避、屈服是影響COPD病人疾病控制的危險因素(P<0.05),而病人心理彈性、定期門診隨訪是COPD病人疾病控制的保護因素(P<0.05)。詳見表3。
表3 影響老年COPD病人CAT評分的多元回歸分析
3.1 COPD病人病情控制情況分析 COPD屬于慢性疾病,病人難以徹底治愈,因此COPD治療的目標是使病人病情處于控制狀態(tài),不影響病人生活[10]。盡管COPD不能根治,但通過長期規(guī)范、持續(xù)、個性化及積極的健康教育管理,能讓大部分COPD病人病情獲得良好的控制。然而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盡管當前COPD有效治療措施獲得廣泛推廣,但臨床上仍有不少病人受多種因素影響而未能接受規(guī)范化治療,從而影響病人病情控制[11-12]。本研究對90例COPD病人病情控制情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COPD病人CAT評分為(17.52±2.42)分,其中控制良好為22.22%,病情輕微42.22%,病情中度24.44%,病情重度11.11%,表明COPD病人疾病控制狀況并不理想,病人COPD防治水平需進一步提高。
3.2 影響COPD病人病情控制的危險因素 COPD屬于多病因模式疾病,與病人生理、心理、家庭及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有密切的關系[13]。經(jīng)多元回歸分析顯示,初中或以下、疾病認知水平低下、回避、屈服應對方式是影響COPD病人疾病控制的危險因素(P<0.05)??紤]可能由于學歷水平低會影響病人對疾病認識,導致病人疾病防治意識薄弱,從而影響病人治療配合度[14]。疾病認知水平偏低會影響病人治療積極性,導致病人不能堅持用藥,從而影響病人病情控制水平[15]。研究指出,積極的應對方式可提高病人治療積極性及疾病管理能力,從而有利于病人預后[16-17]。而回避、屈服屬于消極應對方式,會影響病人治療依從性及治療信心,因此不利于病人預后。本研究經(jīng)Pearson單因素分析顯示,回避維度、屈服維度得分與CAT評分呈正相關(P<0.05),進一步表明消極應對方式會影響COPD病人病情控制。
3.3 影響COPD病人病情控制的保護因素 經(jīng)多元回歸分析顯示,COPD病人心理彈性、定期門診隨訪是COPD病人疾病控制的保護因素(P<0.05)。心理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個體面對應激事件時心理彈性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個體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應激事件,提示護理人員可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給予病人社會支持、信息支持、心智覺知訓練及壓力管理,從而提高病人心理彈性,提高病人應對疾病的信心,進而提高病人治療依從性,改善病人預后[18-20]。定期門診隨訪有助于醫(yī)護人員了解病人病情控制情況,并及時為病人提供針對性的疾病管理指導,從而有助于病人病情控制及預后[21]。
老年COPD病人疾病控制與心理彈性及其應對方式有密切關系,醫(yī)護人員對病人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應給予指導及支持,以增強病人心理彈性,使其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疾病,從而有利于病人病情控制,改善病人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