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華
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這是對我軍政治工作地位作用的形象概括和生動比喻,是黨在領導人民軍隊革命建設的長期實踐中得出的科學論斷。因此,深刻理解把握這一科學論斷的歷史脈絡,重溫政治工作“生命線”的輝煌歷程,從中汲取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的寶貴經驗,有助于在強軍興軍實踐中充分發(fā)揮“生命線”的巨大威力。
90多年來,無論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改革開放時期,黨和軍隊領導人以及我軍政治工作的條例法規(guī)、重要文獻都始終強調要發(fā)揮政治工作的生命線作用,并結合新的形勢任務,不斷豐富拓展其深刻內涵。
我軍政治工作萌芽于大革命時期,創(chuàng)立于建軍之初,奠基于古田會議。在古田會議召開之前,對如何認識和解決紅軍中存在的非無產階級思想,對組織發(fā)動群眾、創(chuàng)建革命根據地、黨的領導原則、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等一些原則問題,紅四軍尤其是紅四軍領導集體中有不同的認識和看法,甚至出現(xiàn)了嚴重的分歧和矛盾。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即古田會議決議,第一次提出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第一次規(guī)定了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和任務,第一次明確了我軍政治工作的基本問題,奠定了政治工作是我軍生命線的堅實基礎。但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樣,正確的理論必將是在激烈的斗爭中放射強大的理論光芒。
1931年1月,黨的六屆四中全會召開之后,王明在共產國際代表米夫的支持下,開始在全黨推行“左”傾錯誤,并逐步占據統(tǒng)治地位。以王明為代表的教條主義者,不從中國的實際出發(fā),照搬蘇聯(lián)紅軍的經驗,無端指責紅軍的黨委制犯了“黨的包辦主義錯誤”。在1931年11月召開的贛南會議上錯誤地作出了取消紅軍黨委制的決議,把政治委員作為黨在紅軍中的全權代表,以政治委員的個人領導取代黨委的集體領導。在王明“左”傾錯誤路線影響下,紅軍政治工作遭受了嚴重挫折,但并沒有改變紅軍的無產階級革命本質,紅軍政治工作所形成的一些正確方針原則仍然在部隊中得到貫徹執(zhí)行,且在許多方面還有新的發(fā)展。1932年7月21日中共中央《給蘇區(qū)中央局及蘇區(qū)閩贛兩省委信》中指出:“政治工作不是附帶的,而是紅軍的生命線”。1934年2月紅軍第一次全國政治工作會議召開,王稼祥在開幕詞中說:“政治工作是我們紅軍的生命線,一切戰(zhàn)爭中如果沒有政治工作的保障是不能達到任務的?!敝芏鱽碓跁h開始的致詞中也指出:“政治工作是紅軍的生命線。你們是領導者,每一戰(zhàn)斗的勝利離不開你們,離不開政治工作”,要“反對忽視政治的現(xiàn)象”。朱德在會議的演說詞中也指出:“政治工作是紅軍的生命線,我們不僅加強前方兵團的政治工作,同樣要加強預備隊游擊隊的政治工作?!边@次大會充分肯定和反復強調這一論斷,從根本上確立了政治工作在革命軍隊中的地位和作用,為糾正一切忽視和輕視政治工作的錯誤傾向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
1944年4月,在西北局高級干部會議上,由譚政同志所作的《關于軍隊政治工作問題》的報告,總結了自黨創(chuàng)建以來,特別是土地革命戰(zhàn)爭和抗日戰(zhàn)爭兩個時期革命軍隊政治工作的經驗,系統(tǒng)闡述了我軍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方針、原則問題,重申了“共產黨領導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軍隊的生命線”的重大命題,第一次完整、準確地闡明“生命線”的科學含義。《報告》說:革命軍隊“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是以民族民主革命的綱領教育軍隊,是以人民革命的精神教育部隊,使革命軍隊內部趨于一致,使革命軍隊與革命人民、革命政府趨于一致,使革命軍隊完全服從革命政黨的政治領導,提高軍隊的戰(zhàn)斗力,并進行瓦解敵軍、協(xié)和友軍的工作,達到團結自己、戰(zhàn)勝敵人、解放民族、解放人民的目的。這就是我們的軍隊和其他軍隊的原則區(qū)別。我們說,共產黨領導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軍隊的生命線,就是指的這個意思。”從而使政治工作的“生命線”地位作用,更加牢固地在全黨全軍立了起來,并深入人心。
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抗美援朝戰(zhàn)爭結束后,國際國內形勢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即戰(zhàn)爭年代基本結束,開始轉入和平建設時期,我軍也逐步發(fā)展成為諸軍兵種合成軍隊。我軍政治工作也圍繞建設現(xiàn)代化革命軍隊這個中心,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開展了廣泛的工作,為我軍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的轉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貢獻。為了適應形勢發(fā)展,進一步發(fā)揚我軍政治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發(fā)揮政治工作的生命線作用,1954年4月,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頒發(fā)了新中國成立后我軍第一部政治工作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草案)》。毛澤東在審閱這部條例時,親筆增寫了一句話:“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泵珴蓶|重申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不僅明確規(guī)定了政治工作在軍隊和平建設時期的重要地位作用,同時也進一步明確了政治工作是我軍特有的優(yōu)勢,不論是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都必須始終堅持并大力加強。
1978年4月,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召開,著重研究和解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盡快恢復和發(fā)揚我軍政治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提高軍隊戰(zhàn)斗力,并進一步明確了新時期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及工作方向和任務。會議形成的《中央軍委關于加強軍隊政治工作的決議》指出:“毛主席創(chuàng)立的強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贝撕螅h中央、中央軍委歷次制定和修訂頒布的政治工作條例,都堅持和強調“政治工作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生命線”。這一時期,政治工作為加快推進建設現(xiàn)代化革命軍隊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證。
進入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時期,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國家和軍隊加快推進現(xiàn)代化建設,軍隊政治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諸多新挑戰(zhàn)新機遇。1987年1月,中央軍委正式作出了《關于新時期軍隊政治工作決定》,重申黨在軍隊的政治工作是人民軍隊“生命線”的命題,指出:“中國共產黨在人民解放軍中的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通過強有力的政治工作,把進步的政治精神貫注于軍隊之中,是人民軍隊區(qū)別于其他軍隊的顯著特點之一,是人民解放軍的真正優(yōu)勢。”《關于新時期軍隊政治工作決定》根據“黨和國家的任務、軍隊的任務規(guī)定著軍隊政治工作的任務”這一總的原則,規(guī)定了新時期我軍政治工作使命任務是“兩個服務,四個保證”:服務于國家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于軍隊的現(xiàn)代化建設;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和人民軍隊的性質,保證軍隊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保證軍隊內部的團結和軍政軍民團結,保證軍隊戰(zhàn)斗力的提高和各項任務的完成。
1999年全軍政治工作會議討論形成了《關于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軍隊思想政治建設若干問題的決定》。決定指出:“根據‘打得贏’、‘不變質’這兩個歷史性課題,我軍思想政治建設的使命是‘兩個提供’,即為打贏未來高技術戰(zhàn)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為保持人民軍隊的性質、本色和作風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證?!边@一時期,政治工作為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堅強領導下,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習主席提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親自提議并直接領導在古田召開了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習主席在會上強調“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軍隊的生命線”,并用大量歷史事實和生動事例闡明了生命線的意義,深刻指出了軍隊建設特別是思想政治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分析了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還是理想信念、黨性原則、革命精神、組織紀律、思想作風等方面出了問題。習主席深刻指出,要從政治工作的角度進行反思,認真總結教育者本身受教育不夠、對領導干部管理失之于寬失之于軟、監(jiān)督體系功能沒有得到有效發(fā)揮、制度建設存在漏洞的教訓,認真研究怎么認識、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回應全軍上下的關切,把我軍政治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恢復和發(fā)揚起來,在革弊鼎新、正本清源中煥發(fā)政治工作的蓬勃生機和強大威力,充分發(fā)揮政治工作在強軍興軍中的生命線作用。
總結重溫歷史經驗,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只有始終發(fā)揮政治工作的生命線作用,才能確保軍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當前,我們正面臨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同時正處于強軍興軍、軍事斗爭準備的關鍵時期,形勢逼人,任務艱巨。越是關鍵時刻,越需要發(fā)揮政治工作的生命線作用,彰顯其巨大精神威力。
習主席深刻指出,政治工作本質上是黨領導和掌握軍隊的工作。為此,政治工作必須高度關注和始終抓住鑄魂這個首要,不斷打牢官兵高舉旗幟、聽黨指揮的思想政治基礎。要扎牢思想根子,持續(xù)深化黨的科學理論武裝,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強軍思想,堅決批駁抵制“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軍隊國家化”等錯誤政治觀點,補精神之鈣,培信仰之元,固軍魂之基。強化官兵對黨的忠誠意識,培塑對黨全心全意的忠誠、言行一致的忠誠、始終如一的忠誠、無怨無悔的忠誠,做到平時聽招呼、戰(zhàn)時聽指揮、關鍵時刻不含糊。創(chuàng)新軍隊黨的建設制度機制,規(guī)范完善黨委決策程序方法,提高貫徹民主集中制的質量,加強對官兵特別是領導干部政治上的考核考察,確保黨指揮槍的原則制度落到實處。堅決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夯實支部建在連上這個基礎,完善和落實黨委制、政治委員制、政治機關制等相關制度機制,強化號令意識和大局觀念,確保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絕對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
軍隊的根本職能使命是能打仗、打勝仗,有效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保衛(wèi)人民和平勞動。加強軍隊各項建設,目的是提高軍隊戰(zhàn)斗力。離開了人的因素,再先進的武器裝備也不可能形成和轉化為現(xiàn)實的戰(zhàn)斗力。人的因素,不僅僅是人的數量,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質和精神狀態(tài)。政治工作是提高官兵政治覺悟、激發(fā)高昂士氣、培養(yǎng)頑強戰(zhàn)斗意志的主要手段。因此,要深化戰(zhàn)斗精神培育,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戰(zhàn)爭觀和我軍職能使命教育為根本,以弘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為核心,以砥礪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意志為實踐要求,以深化革命軍人生死觀教育為重要切入點,著力把“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氣概、“為國捐軀、重于泰山”的價值情懷融入官兵血脈。要充分發(fā)揮作戰(zhàn)準備、軍事訓練、重大任務、強軍文化的特殊培育功能,鍛造官兵枕戈待旦、聞戰(zhàn)則喜、英勇無畏、敢于犧牲的血性膽氣,保持我軍旺盛不衰的戰(zhàn)斗精神。
我軍作為無產階級性質的新型人民軍隊,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政治工作為保持人民軍隊本色和作風做了大量工作,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因此,新時代,必須繼續(xù)發(fā)揮政治工作的強大優(yōu)勢,把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堅持好,任何時候都要牢記我黨我軍的深厚偉力在于人民,始終不忘“為何而出發(fā)”,把樹立群眾觀點作為共產黨人的“經”時時念,作為共產黨人的“本”天天悟;把我黨我軍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傳承好,跑好作風建設“接力賽”,讓我黨我軍的好作風好傳統(tǒng)薪火相傳、賡續(xù)不斷;強化問題導向,堅持“眼睛向內”“刀刃向己”,把自己擺進去,進行自我革命,把作風領域存在的問題解決好,把解決問題作為硬任務硬標準,通過一個個具體問題的解決感召部隊、取信官兵。
近年來,隨著改革向縱深推進,許多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和政策性問題都得到了有效解決,但當前軍事政策制度改革任務依然艱巨繁重,站在時代的潮頭為改革鼓與呼是政治工作的神圣使命。為此,政治工作要積極適應軍事政策制度改革要求,把官兵熱議的話題作為教育引導的課題,通過贊成就看未來、擺事實講政策、話新政明優(yōu)勢,幫助官兵拉直思想上的問號,引導官兵正確對待軍事政策制度改革中的利益調整,深刻認識肩負的使命責任,自覺當好軍事政策制度改革的無私奉獻者、具體實踐者、堅定捍衛(wèi)者。要強化官兵在軍事政策制度改革中的責任擔當,著力糾正看全局少看局部多、看整體利益少看個人得失多的傾向,幫助官兵克服安于現(xiàn)狀的“懶”思想、害怕出事的“穩(wěn)”思想、瞻前顧后的“怕”思想,引導他們走出認識誤區(qū),主動肩負起投身軍事政策制度改革的使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