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蠶食桑而所吐者絲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釀?wù)呙垡?,非花也。讀書如吃飯,善吃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
(出自袁枚《隨園詩話》)
解說
蠶吃桑葉,吐出來的是絲,不是桑;蜜蜂采花粉,釀成的是蜜,不是花。讀書就像吃飯,會讀書的人,吃了長精神;不會吃的人,吃了生痰瘤。
品讀
這段話用吃飯作比喻,講了要善于讀書的道理。
首先,讀書要正確選擇。蠶只吃桑葉,蜜蜂只采花,然后才能吸收、消化,最后才能吐絲或釀蜜。所以我們不能隨意讀書,那樣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還有可能受到不良影響。因而“開卷有益”的說法也是要視具體情況而定的。
善選之后更重要的是善讀。蠶吃桑吐絲、蜂采花釀蜜是天生的本領(lǐng),我們讀了書卻沒有天生的本領(lǐng)可以從書中來吸收營養(yǎng)、長精神。這就要靠“善讀”。比如,我們的教科書是專家認(rèn)真為我們編排的,但是書中的知識點不會自然而然地就被我們吸收,還是需要我們主動地理解知識要點,認(rèn)真練習(xí)運用。這才是真正地讀書,像蠶食桑吐絲和蜂采花釀蜜一樣,讀出成果來。
(30~31版由王昌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