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敏
(山西一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太山景區(qū)綜合服務區(qū)建設項目位于太原市晉源區(qū)龍山街以北,太古路以南,總建筑面積17 630.18 m2,是為改善太山景區(qū)的旅游基礎設施條件和旅游環(huán)境,推動太原市旅游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批準建設的配套服務區(qū)。
項目采用仿初唐風格建筑群,將“宮、苑、堡、坊”等唐代建筑與景觀元素相融合,著重體現(xiàn)初唐風格,項目共有單體工程11個,其中1號、4號、5號、6號樓屋面形式均為組合屋面,1號樓為多個歇山屋頂組合而成的異形屋面、4號、6號為十字歇山屋面,最主要的建筑,5號樓游客接待中心為雙廡殿勾連搭東出歇山抱廈建筑,莊重樸素,既有唐代建筑風格特點又能滿足游客中心公共活動部分大空間功能需求。 建筑群整體風貌見圖1。
本工程組合屋面形式較多,各單位工程屋面標高眾多,在施工過程中一是要保證各標高點偏差在允許范圍內,二是使屋面形成自然的囊度,三要使翼角沖出并起翹。故工程的重點難點包括以下內容:
1)確定結構施工圖中未標注坡屋面翼角處老角梁、屋面板的標高;
2)屋面翼角模架體系搭設高度與模板配模的準確性;
3)有效控制坡屋面翼角部位的起翹及屋面板的囊度;
4)屋面上窩角梁與老角梁之間的過渡銜接自然平順;
5)確?;炷晾辖橇旱陌酝跞煨?。
項目部通過對工程特性的研究分析,詳細制定了以下施工工藝流程,見圖2。
根據(jù)結構圖中已有的檐口、屋脊、老角梁的結構標高和尺寸,將屋面結構上梁、板、屋脊等未注明標高的部位,計算其標高,并在圖中標明,按標高和構件尺寸利用Revit建模。解決異形構件之間自然過渡的位置、搭接方式、角度等問題。根據(jù)圖紙?zhí)崆皩﹂芸诓课?、老角梁及仔角梁的標高及尺寸進行放大樣,并加工制作角梁模板。
現(xiàn)場施工根據(jù)計算的位置、角度、標高搭設模架,為使屋面弧度過渡自然,翼角起翹數(shù)據(jù)準確,通過計算起翹高度、起翹點、囊度變化、沖出尺寸等,事先對鋼管進行預煨彎,再根據(jù)屋面整體標高變化搭設模架并通過圖紙大樣制作加工模板并加固。
模架搭設體系采用扣件式鋼管滿堂式模板支撐架。支撐架的鋼腳手管采用φ48×3.0,立桿縱距、橫距均取1 m。在距立桿底端不大于200 mm的位置設置縱、橫向掃地桿,掃地桿以上縱橫向水平桿步距1.5 m一道。在支撐架體外側周邊及內部縱、橫向每道梁一側立桿設置連續(xù)豎向剪刀撐,應由底至頂設置連續(xù)豎向剪刀撐,剪刀撐寬度應為5跨。在豎向剪刀撐頂部交點平面應設置水平剪刀撐。
梁底模、側模均采用15 mm厚覆膜多層板,側模采用40 mm×80 mm方木,間距200 mm作通長背楞;φ48×3.0 mm 壁厚鋼管合并根數(shù)為2作梁側主楞;主楞支撐點雙向間距均為500 mm,梁底次楞最大懸挑長度不得大于100 mm。細部結構節(jié)點見圖3~圖5。
根據(jù)老角梁霸王拳圖紙尺寸,霸王拳部位全部采用預制定型擠塑板進行預埋,減少拆模后的鑿除混凝土工程量,保證了霸王拳一次澆筑成形。
頂板模板采用15 mm厚多層板,主龍骨采用φ48×3.0 mm壁厚鋼管,次龍骨選用40 mm×80 mm@200 mm單面刨光方木。為保證頂板的整體混凝土成型效果,將整個頂板的多層板按同一順序,同一方向對縫平鋪,必須保證接縫處下方有龍骨,且拼縫嚴密,表面無錯臺現(xiàn)象。
為保證頂板的整體混凝土成型效果,將整個頂板的多層板按同一順序,同一方向對縫平鋪,必須保證接縫處下方有龍骨,且拼縫嚴密,表面無錯臺現(xiàn)象。在次龍骨上按已排好的拼模順序依次從四周向中央鋪設多層板,次龍骨上獨立鋪設多層板,鋪設時模板的接頭要平整。
模板面板鋪設完成后,以每層的+1.0 m標高線為基準,在所支撐模板的開間內拉出縱橫及交叉水平線檢查標高。當房間跨度不小于4 m,要求中起拱1‰~3‰,起拱高度按跨計算,本工程起拱高度不大于10 mm。
在與頂板接觸的梁幫模板貼雙面膠帶,防止漏漿,保證頂板與梁體窩角處觀感效果。標高校正完后,支柱之間加水平拉桿和水平及豎向剪刀撐,水平桿雙向設置,同時安裝斜拉桿。
根據(jù)屋面梁底的高度變化搭設梁底水平桿,來控制梁底標高。由屋面板高度搭設架體。絲桿頂托上放置已經根據(jù)屋面標高預煨彎的鋼管主楞,再在主龍骨上放置木方次楞。屋面屋檐窩角處模板支設及檐口彎曲度效果見圖6,圖7。
該工程的施工方法主要采用Revit深化與現(xiàn)場實際施工相結合,通過確定結構施工圖紙中未注明的標高及異形構件大樣尺寸,保證施工現(xiàn)場架子工和木工同時施工,避免因屋面結構復雜而導致的模架與配模不能同時施工的窩工及工效降低問題。
重檐、上層檐口懸挑長度超出下層頂板邊檐、頂板的,由基礎底或可支撐超出部分的頂板搭設模架,此部分架體應在施工底下部分時應提前進行考慮,與下面的架體統(tǒng)一進行搭設,并在轉角及中間每隔3跨設置與結構內墻、柱可靠連接的連墻件。在架體轉角部位及中間不超過6跨部位加設由底至頂?shù)臋M向斜撐。
太山景區(qū)綜合服務區(qū)工程施工中解決了結構施工圖中組合屋面異形結構梁、板的標高問題;保證了模架體系搭設高度與模板的加工制作的準確性;解決了坡屋面翼角部位的起翹及屋面板的囊度;通過預制模型保證了老角梁處的霸王拳成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