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俊婷,劉學文*,羅煒詩,彭子慧,楊夢真,郭劍雄*
(1廣東省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廣東廣州510316;2中國輕工業(yè)甘蔗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廣州510316)
我國是食糖的生產(chǎn)和消費大國[1-2],在2017/18年至2019/20年這3個榨季中,中國食糖產(chǎn)量在1000萬t上下波動,食糖年消費量大致穩(wěn)定在1500萬t[3-4]。食糖在加工、運輸和儲藏過程中都有可能被污染,滋生螨蟲[5-7]。食糖中的螨被誤食進入人體消化道,螨的螯肢、體毛和棘刺,螨類的新陳代謝產(chǎn)物、排泄物、螨體死亡后的產(chǎn)物、體毛及螨體內(nèi)釋出的毒素等均可能引發(fā)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其嚴重程度與侵入的螨量及機體對螨的過敏程度有關[8-10]。
日常檢測食糖中螨的方法是依據(jù)GB 13104-2014[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糖》的相關規(guī)定,標準中要求每個樣品靜置15 min左右再取下載玻片鏡檢,一旦檢出需再次靜置15 min左右取下鏡檢,直至未檢出螨為止,該方法檢測耗時長。目前針對溶解水溫和溶解方式對食糖中螨的檢出率的研究鮮見報道。本文將通過比對水的溫度、溶解方式和靜置時間對白砂糖中螨檢出率的影響,探討影響螨的檢出率的因素,以期為GB 13104-2014《食糖》標準中螨的檢測方法的優(yōu)化提供參考數(shù)據(jù)。
臨用前將實驗室飼養(yǎng)的螨經(jīng)酒精燈加熱處死,用0號毛筆挑取10或30頭死螨至250 g經(jīng)檢測未檢出螨的白砂糖中充分混勻后備用。
三級水;載玻片;1000 mL錐形瓶;SilentShake磁力攪拌器(美國CRYSTAL公司);SMZ745體視顯微鏡(尼康儀器上海有限公司);L2050光學顯微鏡(廣州光學儀器廠)。
參照GB 13104-2014,添加溫度為25℃的水至1000 mL錐形瓶的2/3處,置于磁力攪拌器上充分溶解后,補充25℃水至瓶口處水不溢出,液面與潔凈載玻片完全接觸為止,分別靜置5、10和15 min后取下鏡檢,分別添加溫度為4、25、30、40、50和80℃的水至1000 mL錐形瓶的2/3處,一組用潔凈的玻璃棒攪拌至充分溶解,另一組放置于磁力攪拌器上充分溶解后,分別補充原溶解溫度的水至瓶口處水不溢出,液面與潔凈載玻片完全接觸為止,靜置15 min后取下鏡檢,直至未檢出螨為止。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使用Origin 2015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繪圖。
25℃水溫下,不同靜置時間的螨的檢出率如表1所示:
表1 靜置時間對螨檢出率的影響
采用單因素ANOVA方差分析比較靜置5、10和15 min的螨的檢出率,結(jié)果表明對添加螨量較少(10頭)和添加螨量較多(30頭)的情況,螨的檢出率都不能達到100%,添加螨量為10頭時,靜置時間為5、10和15 min的螨的平均檢出率分別為15%、18%和13%;添加螨量為30頭時,靜置時間為5、10和15 min的螨的平均檢出率分別為31%、36%和36%,添加螨量一定時,不同靜置時間對螨檢出率的影響沒有顯著差異。
采用SPSS中單因素方差分析的Duncan檢驗對結(jié)果進行分析,不同水溫對螨檢出率的影響如圖1所示,其中添加螨量為30頭,圖中不同水溫間字母a、b、c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由圖1可見,當水溫為4℃時螨檢出率最高,25、30和40℃水溫的螨檢出率略低,并且這3個溫度間沒有顯著的差異,而50和80℃水溫的螨檢出 率最低。
不同溶解方式對螨檢出率的影響如表2所示,其中添加螨量為30頭,由于50和80℃的螨檢出率較低,采用SPSS中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4、25、30和40℃水溫下不同溶解方式對螨檢出率的影響。表2的結(jié)果表明,不同溶解方式對螨檢出率有影響,其中采用磁力攪拌溶解方式的螨平均檢出率(345/12)顯著高于采用玻璃棒攪拌的溶解方式(200/12) (P<0.05)。
表2 溶解方式對螨檢出率的影響
食糖中的螨污染情況與人們的健康有密切關系,GB 13104-2014《食糖》標準中螨的檢驗方法是添加20~25℃的水,并用潔凈的玻璃棒不斷攪拌至充分溶解,液面與玻片充分接觸靜置15 min后取下鏡檢。由表1結(jié)果可知,玻片靜置時間5、10與15 min對螨檢出率的影響無顯著差異。黃世水、梁鳳嬌的研究中[12]也表明靜置5、10與30 min的螨分離效果無明顯差異,與本文研究結(jié)果一致。因此在螨的日常檢測中,可以縮短靜置時間,提高實驗效率。
為研究溶糖水溫對螨檢出率的影響,分別研究了水溫為4、25、30、40、50和80℃的螨檢出率。結(jié)果表明水溫4℃的螨檢出率最高,50和80℃最低,25、30和40℃間無顯著差異。4℃時螨檢出率最高,可能與該溫度下,水密度較高,表面張力較大,螨體與水體間密度差較大有關,檢出率最高。有研究表明,水的溫度與糖溶解效率呈正相關[13],且4℃對于溶糖等操作帶來一定的不便:首先,需預先制備4℃溶解水,其次在溶解時需保證較低的環(huán)境溫度。我國甘蔗糖的產(chǎn)糖區(qū)主要集中在廣西、云南等亞熱帶地區(qū),常年均溫在4℃以上,提供此實驗條件需要大量耗能,不利于實際操作。25、30和40℃水溫對螨檢出率無顯著性差異,考慮到與環(huán)境溫度間的作用,可對實驗用水輕微加熱至40℃,以提高溶糖效率、可操作性和可重復性。50和80℃水溫嚴重減少螨的檢出率,不建議使用。綜上,在一定范圍內(nèi)提高溶糖水溫,可減少溶糖時間,提高實驗效率,因此,日常檢測中可選擇40℃水溫溶解食糖提高溶解效率。
標準中要求使用潔凈的玻璃棒充分攪拌使食糖溶解,但在實際檢測過程中,玻璃棒攪拌存在溶糖效率低,溶糖不充分等問題,影響螨檢出率。由表2結(jié)果可知,采用磁力攪拌溶解方式的螨檢出率顯著高于采用玻璃棒攪拌溶解方式,這可能是由于螨體附著在玻璃棒上,未被充分洗脫;也可能是采用玻璃棒攪拌的方式,未使糖液被充分攪勻,白砂糖中的部分螨體未浮上來。
本文研究了GB 13104-2014《食糖》標準中可能對螨的檢出率有影響的相關因素,包括靜置時間、水的溫度和溶糖方式等,其中靜置時間對螨檢出率無顯著影響,在日常檢測中可通過縮短靜置時間,進而提高檢測效率。水溫為4℃的螨檢出率最高,50和80℃最低,25、30和40℃對螨的檢出率無顯著差異。采用磁力攪拌溶解方式的螨檢出率顯著高于采用玻璃棒攪拌溶解方式。因此參照GB 13104-2014標準,采用25~40℃的水,用磁力攪拌使食糖充分溶解后靜置5 min后鏡檢,可以提高螨檢出率,提高檢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