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指導小學生寫作,不僅要求他們學會聽說讀寫,還要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因此,寫作教學的難度較大。教師要正視學生作文水平不高的實際情況,因為小學生年紀較小,對于周圍世界的認識不深刻,正處在慢慢了解和熟悉的過程,要相信他們的作文會慢慢變好。教師要有耐心,采用層遞式教學法指導學生寫作。
一、做好積累工作
想要寫出好文章,平時一定要注意積累。好的作文能反映生活,接地氣,要指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及時記錄有趣或印象深刻的經(jīng)歷,還要加上當時的感受。教師可以組織有趣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參加,這樣既有了親身實踐的經(jīng)歷,又有了豐富的感受,久而久之,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作文時就不愁“無米下鍋”了。
詞匯的積累從開始說話的時候就開始了,進入小學時,已經(jīng)積累了不少詞匯,有了一定的基礎。教師要讓學生背誦整篇課文或比較好的段落,雖然這個方法看似很笨很機械,但非常有效,可以積累大量的詞匯。不能盲目背誦,教師要挑選精彩的片段,最好不要背誦整篇課文,這樣負擔太重,只需記住語言精彩的部分就可以。只要堅持背誦,學生積累的素材越來越多。到高年級的時候,教師可以適當加大難度,設置課外閱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有機會接觸更豐富的課外內容,積累更多的詞匯。有趣的課外書可以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積累更多的課外詞匯,對寫作非常有幫助,一定要引起教師的重視。書籍需要經(jīng)常更換,要根據(jù)學生的認識水平和興趣愛好及時更換和補充。閱讀后,教師可以指導他們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抄下來,最好能背誦。除此之外,有趣的小游戲也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積累大量詞匯,比如成語接龍,既有難度又有趣,高年級的學生非常喜歡,自然能積極參與,和其他同學進行成語比賽,久而久之會對成語產(chǎn)生興趣,對詞匯儲備有積極作用。另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寫日記或者周記,記錄每天或者每周的心情,以便在寫作時更好地抒發(fā)情感。
二、激發(fā)寫作興趣
寫作不僅需要生活積累,更需要想象力,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呢?大自然就是很好的場所。教師可以帶學生到大自然中觀察和感受,觀察花草樹木的變化,感受生活的美好。在大自然中,有花香、綠草,有蜻蜓、蝴蝶、落葉、碩果……這么多美好的場景,一定能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好文章要有真實的感受,除了帶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到大自然中走走,還要教授必要的寫作技巧。教師要利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熱愛,還可以玩游戲,比如猜燈謎、朗誦、聽音樂,這些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寫作興趣自然濃厚了。
三、科學選擇著力點
寫作需要著重點,需要細節(jié)的定位,這樣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讓學生更好地寫作。比如,四年級下冊要求描寫動物,學生較難抓住動物的特點準確地描述。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描寫動物的一個細節(jié),有針對地選擇練習點。教師也可以布置寫作任務,不寫出動物是什么,但是要通過描寫讓其他學生猜到寫的是什么。這樣做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寫好文章不再是難事。
四、重視思維訓煉
很多學生寫作的時候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不知道如何表達心中所想,前后內容不一致,沒有邏輯性。產(chǎn)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學生的表達能力不強,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要注意訓練邏輯思維能力。好文章最基本的要求是語句通順,有邏輯性,這就需要學生思維清晰。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一些事物進行判斷和分析,掌握了邏輯思維的方法,才能寫出邏輯通順的作文。
總而言之,寫作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挑戰(zhàn),教師要科學運用層遞式教學法,指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表達能力,使寫作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