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河
6
【題目來源】湖南省師大附中等六校2021屆高三聯(lián)考試題
【題目回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
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即將開啟。征途漫漫,惟有奮斗?!暯健?021年新年賀詞》
材料二:
《禮記·冠義》說:“成人之者,將責成人禮焉也。責成人禮焉者,將責為人子、為人弟、為人臣、為人少者之禮行焉?!币馑际钦f,既然是成人的身份,那就要以成人的禮數(shù)來要求他。所謂以成人的禮數(shù)來要求他,也就是要求他做一個合格的兒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子、合格的后輩。
材料三:
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閨門之內(nèi);垂大名于萬世者,必先行之于纖微之事?!獫h·陸賈《新語》
學校即將舉行“十八歲成人儀式”,如果你受邀作為學生代表發(fā)言,你將說些什么呢?請你結合材料內(nèi)容,聯(lián)系社會和生活實際,寫一篇演講稿,體現(xiàn)你的感想與思考。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這是一道任務驅(qū)動型作文題。題目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用三則材料來設置情境,旨在激活考生寫作的內(nèi)驅(qū)力。這一部分主要是從不同層面提出背景。第一則材料選自習近平總書記的《2021年新年賀詞》,突出了我們正“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這一偉大時刻,“征途漫漫,惟有奮斗”。2021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華誕,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中國又開啟了新的征程。第二則材料緊扣高三學生18歲剛行“成人禮”的特殊身份,激勵他們思考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承擔起對國家、社會的責任,樹立理想,勇于實踐。第三則材料側重指明“大”與“小”的關系,欲“建大功”“垂大名”者,必須先從身邊“纖微之事”做起?!靶缕瘘c”構成命題思考的核心。國家的“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個人的18歲成人時刻,都是既充滿機遇也充滿挑戰(zhàn)的“新起點”。第二部分提出具體的寫作任務。寫作在“十八歲成人儀式”上的演講稿,這是文體要求;同時,是作為學生代表的身份來發(fā)言,這是身份要求。審題時,必須結合題目的具體情境設置,把握具體的寫作要求,選取合適的角度來立意。最佳的立意角度,是通過辯證思維,將國家的未來與個人的發(fā)展、“建大功”與“做小事”統(tǒng)一起來。亦即通過漫漫征途上一步一個腳印的奮斗、攀登,放飛個人理想,成就民族復興大業(yè)。
7
【題目來源】山東省新高考2021屆高三4月聯(lián)考
【題目回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
抗戰(zhàn)時期,許多知識青年奔赴延安。他們自愿脫下西裝皮鞋,扔掉口紅、高跟鞋,穿上八路軍軍裝,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刻苦學習政治、軍事、文化、科學技術知識,深入到各條戰(zhàn)線,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作出了卓越貢獻。
材料二:
改革開放初期,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需要大批勞動者的踴躍參與。伴隨著打工潮的興起,大批文化程度較高的青年涌入城市勇敢追夢,推動了經(jīng)濟結構的大調(diào)整、城鄉(xiāng)經(jīng)濟的大發(fā)展,但同時也造成了鄉(xiāng)村的空心化。
材料三:
2018年6月,習近平在濟南市章丘區(qū)雙山街道三澗溪村考察時指出:鄉(xiāng)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要積極培養(yǎng)本土人才,鼓勵外出能人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鼓勵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為鄉(xiāng)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
請綜合以上材料,以一個即將跨入大學的青年人的身份,針對“青年人應該到哪里去”這一時代課題寫一篇文章,在班級群中跟同學們分享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題目中提供的三則材料創(chuàng)設了寫作的背景情境,寫作提示則交代了這次寫作的場景情境。采用異中求同的方法,不難把握寫作的具體內(nèi)容指向。三則材料分別列舉了抗戰(zhàn)時期、改革開放初期和當下的青年人“到哪里去”所呈現(xiàn)出來的特征和產(chǎn)生的意義,意蘊集中指向人生道路的選擇與人生規(guī)劃的設計。正確解讀背景情境,應提高思想站位,著眼于“人生道路、人生規(guī)劃與時代發(fā)展、國家命運的關系”來談感悟和思考;切不可拋開國家、時代發(fā)展的背景來講個人規(guī)劃的得失。場景情境強調(diào)寫作者的身份是“一個即將跨入大學的青年人”,寫作的場景是“班級群”,閱讀對象是自己的“同學們”,文體應是書信。寫作可以將“青年人應該響應時代召喚,把自身的努力奮斗跟偉大的時代結合起來,勇敢追夢、圓夢”作為核心立意。
8
【題目來源】湖南長郡中學等十五校2021屆高三第二次聯(lián)考
【題目回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興華中學組織全校同學收看央視《開學第一課》,該節(jié)目以“國旗下的講述”為內(nèi)容主線,講述國旗的動人故事:
《紅巖》獄中“繡紅旗”故事原型人物、95歲高齡的白公館脫險志士郭德賢說:“想起我們多少同志流血犧牲,就是為了新中國的成立,為了紅旗能夠永遠飄揚……”
第一代“攀登者”以血肉之軀搭建“中國梯”。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在極其嚴酷的條件下,堅韌頑強,成功從喜馬拉雅山北坡登頂,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了珠峰之巔。
“中華神盾”打海盜。面對復雜的形勢,護航的中國海軍官兵牢記使命,驅(qū)盜護航,讓五星紅旗在距離祖國萬里之外的浩瀚大洋上獵獵飄揚。
為了讓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閃耀”,“嫦娥人”進行了上百次試驗,實現(xiàn)了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的首次軟著陸。
在新中國成立的那天,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杜嵐校長沖破種種阻撓,帶領全校師生在濠江中學升起了五星紅旗。老校長升起澳門第一面五星紅旗,“愛國課”一上就是70年。
收看完節(jié)目,請結合節(jié)目內(nèi)容,面向本校師生寫一篇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副標題的演講稿,體現(xiàn)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任務驅(qū)動型作文題,多由材料、提示、要求三部分組成。材料提供立意驅(qū)動,引導考生領悟、把握寫作的立意指向;提示、要求則屬于任務驅(qū)動,告訴考生寫作的內(nèi)容、文體和交際對象。本題的五則材料,都緊緊圍繞“五星紅旗”這個核心詞。這個核心詞就是五則材料的交集,抓住這個交集,并由表及里準確地挖掘其內(nèi)涵,就成為這道作文題審題立意的重中之重。材料一,告訴我們“五星紅旗是用烈士的鮮血染紅的”,因此,五星紅旗的意義,首先就是犧牲奉獻、以身報國。材料二,“攀登者”以血肉之軀搭建“中國梯”,把五星紅旗插上珠峰。五星紅旗代表著國家尊嚴;而“攀登者”們展現(xiàn)的是團結奮斗、為國爭光的愛國精神。材料三,深藍護航,五星紅旗獵獵飄揚,體現(xiàn)的是海軍將士們祖國至上、不辱使命、不懼萬險的情懷和擔當。材料四,月球背面五星紅旗“閃耀”,乃國之榮光。榮光的背后,是科技工作者的默默付出和自強不息的拼搏奮斗。材料五,濠江中學那面飄展的五星紅旗,凝結的是血濃于水的拳拳中華情、愛國心?!皭蹏薄胺瞰I”“奮斗”“擔當”“創(chuàng)新”“自強不息”,這些閃亮的時代熱詞,共同構建起這道作文題的立意框架。其中,“愛國”是基座,是其他一切精神的前提。在此基礎上,具體的議論說理的視角則可以是多元的,或綜合為一體,或側重于一方,或兼顧兩三個方面,都是合于題意的立意角度。提示和要求交代了具體的寫作任務:一是內(nèi)容方面,規(guī)定“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副標題”,其實已提示了行文主旨;“結合節(jié)目內(nèi)容”“體現(xiàn)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是對內(nèi)容要求的細化,必須在文章中逐一落實。二是文體方面,要求“寫一篇演講稿”,因而必須留意演講稿的基本格式和語言要求。三是交際對象方面,寫作要求中已明確“面向本校(興華中學)師生”演講,作文要語言得體、情感充沛、有現(xiàn)場感。
9
【題目來源】2021年3月山東省臨沂市一模
【題目回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尚書·五子之歌》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睹献印ち夯萃跸隆?/p>
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毛澤東《七律·憶重慶談判》
在共克時艱的日子里……無數(shù)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將涓滴之力匯成磅礴偉力,構筑起守護生命的銅墻鐵壁?!暯健?021年新年賀詞》
“以民為本”根植于中國文化傳統(tǒng)而源遠流長,由此形成了中國無數(shù)精英根深蒂固的“蒼生情結”。而在中國共產(chǎn)黨100年的奮斗史上,全黨正是緊緊抱定“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與“天下蒼生”血脈相連,才譜寫了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朽史詩。
以上材料觸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感悟?高考后你即將面臨重大的生涯選擇,請確立自己的人生理想,以“我與蒼生”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綜合材料,選好立意;明確文體,題目自擬;不得套作、抄襲;不要透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這道情境性任務驅(qū)動型作文題綜合了中國文化民本傳統(tǒng)、中國共產(chǎn)黨的宗旨和百年奮斗史的偉大成就、考生的生涯規(guī)劃選擇三個維度,以傳統(tǒng)文化民本思想和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一百周年為材料背景,考查學生面對人生的關鍵節(jié)點,將如何思考個人發(fā)展與蒼生、時代的關系,較好地體現(xiàn)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倡導的“應用性”命題要求。
審題立意應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步,審材料。材料包括四句名言和一個總結性語段。四句名言,前兩句出自儒家經(jīng)典,“民惟邦本”、憂樂以民,既是民本思想的宣言,也是古代士人的修身信條;后兩句,是我黨兩位領袖毛澤東、習近平的詩句和語錄,體現(xiàn)了他們的救國、治國理念。習近平的話取自他發(fā)表的《2021年新年賀詞》,其中“共克時艱”當首指偉大的抗疫斗爭。兩位領袖都提到了“蒼生”,與后文的作文任務主題巧妙地形成了內(nèi)在的有機關聯(lián)。總結性語段融合四句名言,并對其意旨作了提示、開掘。“以民為本”“為人民服務”“蒼生情結”“民族偉大復興”“不朽史詩”等關鍵詞構建了闊大的時空背景,足以觸發(fā)考生的豐富聯(lián)想和深入感悟。第二步,審情境?!案呖己竽慵磳⒚媾R重大的生涯選擇”是一個基本寫作情境,考生必須從這個情境著眼,將行文與自己高考后的人生規(guī)劃相聯(lián)系,將重大文化和政治命題個性化、生活化。第三步,審任務?!按_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以‘我與蒼生為主題”,確定了寫作的任務指令和思維指令。“確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可以細化為某個職業(yè)或某項事業(yè),也可以是在某個具體共性特征界定下的若干職業(yè),且須與“蒼生情結”相聯(lián)系。“我與蒼生”的主題,是一對充滿思辨意味的關系概念,由此引導考生將“小”與“大”勾連:“我”既是“蒼生”的一分子,又須以“天下蒼生”為念;個人的生涯規(guī)劃,離不開“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離不開“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與責任。諸如“大丈夫立業(yè)之本當為生民立命”“在為蒼生謀幸福的不懈奮斗中實現(xiàn)個人價值”“我欲為醫(yī)者,守護天下蒼生”“不拒平凡生活,唯愿有益于人”等,都是不錯的文章標題。
10
【題目來源】湖南省2021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
【題目回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
2015年7月31日,北京和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過去的5年,從會徽“冬夢”“飛躍”發(fā)布,到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問世,再到場館相繼交付使用,北京冬奧會的各項籌辦工作一直穩(wěn)步推進,交出高分答卷。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帶來巨大的沖擊下,我國率先控制住國內(nèi)疫情,實現(xiàn)了經(jīng)濟復蘇,為北京冬奧會順利舉辦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賽事各項籌備工作也得以繼續(xù)有序展開。
材料二:
北京冬奧會是我國重要歷史節(jié)點的重大標志性活動。是展現(xiàn)國家形象,促進國家發(fā)展,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機?!?021年1月習近平視察北京冬奧會準備工作時的重要講話
材料三:
在疫情背景下,北京冬奧會作為“奧運新標桿”的意義彰顯無遺;同時也體現(xiàn)了人類團結一致對抗危機的精神。北京冬奧會將成為世界冰雪運動發(fā)展的里程碑。——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
2021年2月4日,不僅是我國北方的小年,也是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倒計時一周年的日子,國際奧委會向各國、各地區(qū)奧委會發(fā)出了參與北京冬奧會的盛情邀請;而北京奧組委也向世界鄭重宣布,將“兌現(xiàn)承諾,相約北京”。請以此為主題,以北京奧組委的名義向明年來參賽的運動員或外國觀眾寫一封歡迎信。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考題的三則材料共同設置了本次寫作的具體情境。材料一介紹了北京和張家口自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后穩(wěn)步推進籌辦工作的實績。突發(fā)的新冠肺炎疫情使2020東京夏季奧運會推遲舉行,而北京冬奧會依然“兌現(xiàn)承諾,相約北京”。材料二為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摘錄,從國家、民族的層面明確揭示了北京冬奧會的重大意義。“重要歷史節(jié)點”“重大標志性活動”“促進國家發(fā)展、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機”,字字千鈞。材料三為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評價北京冬奧會的話。如果說巴赫盛贊北京冬奧會“將成為世界冰雪運動發(fā)展的里程碑”“奧運新標桿”,指明了它的體育意義,那么“體現(xiàn)了人類團結一致對抗危機的精神”,則揭示了北京冬奧會對于彰顯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更高層面的價值。
提示部分明確了本次寫作的具體任務: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倒計時一周年(具體時間為2021年2月4日,中國春節(jié)的小年)之際,以北京冬奧會組委會的名義,寫一封致明年來參賽的運動員或外國觀眾的歡迎信。這里,時間節(jié)點、收信對象、信件內(nèi)容以及寫信者的身份都很明確。這封信,要展現(xiàn)開放包容的大國氣象,彰顯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體現(xiàn)中國東道主對辦好一屆高水平冬奧會的高度自信,展示古老東方文明的魅力。要正確運用書信格式,包括用好稱呼語、問候語、結束語等。因為閱讀對象是外國來賓,所以行文既要生動有文采,又要流暢好懂,不宜使用文白夾雜的艱澀語匯。
11
【題目來源】廣東省深圳市2021年高三第二次調(diào)研考試
【題目回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1916年,陳獨秀在《新青年》一文中號召青年做“斬盡滌絕做官發(fā)財思想,內(nèi)圖個性之發(fā)展,外圖貢獻于其群”的新青年。
1921年,毛澤東在《湘江評論》上大聲呼吁:“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
今天,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新時代的我們,要走出孤芳自賞的狹小天地,在祖國的萬里長空放飛青春夢想,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偉人的話語激勵不同時代的青年,要大膽打破陋習,擺脫束縛,勇敢更新自我,張揚個性,成為有益于國家和民族的“新青年”。
校團委舉行“新青年,敢不同”的主題征文活動。請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文章,說說你的感受與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這道情境式任務驅(qū)動型作文題的材料部分,圍繞青年理想信念、個人價值選擇的話題,引述了陳獨秀、毛澤東和習近平三位偉人給青年的寄語,時間跨度超過一百年。這三段話的核心關鍵詞,就是“新青年”。雖然不同時代的青年有不同的具體任務和使命,卻也有其共同點。這共同點,就是試題材料總括部分所說的“要大膽打破陋習,擺脫束縛,勇敢更新自我,張揚個性”,“有益于國家和民族”。陳獨秀倡言“內(nèi)圖個性之發(fā)展,外圖貢獻于其群”;毛澤東呼吁青年要以天下、國家、社會為己任,敢說敢干;習近平寄語新時代青年要走出“小我”,“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都是勉勵一代代青年人要有正確的價值選擇,與祖國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敢于走在時代前列。這也就是征文活動“新青年,敢不同”主題的深刻內(nèi)涵。
作文題的導語明確了具體的寫作任務:一是要緊扣特定的“主題征文活動”情境來寫作。二是要緊扣征文活動的主題“新青年,敢不同”來立意。這里的“敢不同”,不是一味標新立異、特立獨行、嘩眾取寵,而是敢于擺脫舊思想、承擔新使命。三是要明確寫作者的身份定位:21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新青年”。四是“說說你的感受與思考”,寫作時既要有真實的感受,也要有理性的思考,而且感受和思考都要“結合材料”來展開。寫作的過程,也就是作為“新青年”一分子的考生自我思考、省察和實現(xiàn)思想提升的過程。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