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茂華
廣饒縣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山東東營 257300
作為一種常見的神經外科疾病,腦外傷主要指的是在外界重力打擊的情況下患者腦部出現(xiàn)的一種腦神經損傷疾病,其主要具有失語、肢體活動受限、意識障礙、頭痛以及惡心嘔吐等癥狀[1-3]。重型腦外傷患者在發(fā)病后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很容易出現(xiàn)腦疝和神經系統(tǒng)病變,在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導致患者死亡。采用傳統(tǒng)的保守治療方式治療重型腦外傷效果并不理想,傳統(tǒng)的常規(guī)去骨瓣減壓術治療重型腦外傷雖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是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不能徹底清除患者的壞死組織,在減壓方面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且術后并發(fā)癥多,患者的預后比較差[4-5]。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在重型腦外傷的治療中開始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了標準大骨瓣減壓術,其減壓窗具有位置合理、范圍和面積更大等優(yōu)勢,可以更好地將顱內的壞死組織和血腫清除掉,使患者的顱內壓得到有效控制[6-7]。對此,該文特選擇該院2018年6月—2020年2月收治的重型腦外傷126例,分析并研究了重型腦外傷患者采用不同骨瓣開顱術治療的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收治的重型腦外傷患者126例作為該次研究納入的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這些患者劃分為常規(guī)組和標準組,每組63例。常規(guī)組中有女27例,男36例;年齡最大為67歲,最小為19歲,平均年齡為(42.9±23.7)歲;按照受傷類型劃分,其中有34例閉合性損傷,29例開放性損傷。標準組中有女27例,男36例;年齡最大為67歲,最小為19歲,平均年齡為(43.1±23.9)歲;按照受傷類型劃分,其中有34例閉合性損傷,29例開放性損傷。在獲得了倫理委員會批準的基礎上,開展了該次研究。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重型腦外傷診斷標準,且通過CT檢查予以確診;②血腫量在30~120 mL;③患者及家屬知曉且同意開展該次研究,并簽字確認。
排除標準:①合并凝血功能障礙;②合并嚴重臟器功能障礙;③合并嚴重精神疾病。
通過常規(guī)去骨瓣減壓術治療常規(guī)組,首先對患者實施全身插管全麻,選擇患者的患側額顳或顳頂?shù)牟课淮蜷_切口,切口面積在10 cm×10 cm以內,形狀為馬蹄形,骨窗底部應位于患者的耳廓以上,然后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去骨瓣減壓術,清除血腫和壞死組織,并予以止血處理,縫合好切口。
通過標準去骨瓣減壓術治療標準組,首先對患者實施全身插管全麻,在其耳屏前1 cm顴弓上打開手術切口,朝著耳廓上部,直到矢狀竇旁發(fā)際線的部位,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觀測,然后進行顱骨鉆孔,通過銑刀進行開顱操作,對其骨瓣予以游離,剪開硬膜,清除血腫,再實施顱內減壓處理,擴大骨窗,使其達到12 cm×15 cm,將顳葉、額葉、頂葉以及顱窩底徹底暴露出來,將其中的壞死組織清除掉,對患者實施電凝止血,并且通過生理鹽水予以沖洗,在確保沒有活動性出血之后,將硬腦膜復位,并且采用人工腦膜覆蓋好缺損部位,將切口依次縫合好。
比較兩組的療效:①良好:患者在治療后具有輕度缺陷,不過基本能夠恢復正常生活;②輕度殘疾:患者在治療后能夠獨立生活,在具有保護的情況下可以工作;③重度殘疾:患者具有清醒意識,但是具有嚴重殘疾情況,日常生活需要照料;④植物生存:患者在治療后僅存在最小反應;⑤死亡。其中良好+輕度殘疾=預后良好。
在治療前后,通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價量表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價,比較兩組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8]。
比較兩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主要包括癲癇、切口疝和腦積水等。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予以數(shù)據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標準組的預后良好率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預后情況對比
治療前,標準組與常規(guī)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標準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對比[(±s),分]
?
標準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對比
作為一種常見的危重疾病,重型腦外傷具有病情嚴重以及發(fā)展迅速等特點,而且具有非常高的殘疾率和病死率[9-10]。重型腦外傷患者在發(fā)病后由于受到繼發(fā)顱內血腫和腦水腫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xiàn)顱內容物體積增加的情況,再加上腦積液和腦血容量的調節(jié)機制,會導致一部分代償顱內容物增加,進一步地加大了患者的顱內壓,很容易引起腦疝[11]。所以必須要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方法對重型腦外傷患者進行治療,降低其顱內壓,清除其顱內的血腫,減少其致殘和死亡風險,保證其預后[12]。
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的方式治療重型腦外傷患者,傳統(tǒng)的常規(guī)去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腦外傷雖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手術操作中無法將患者的額極、顳極以及顱底等充分地暴露出來,因此無法明確出血來源,也無法將壞死的腦組織和血腫徹底清除,一旦出現(xiàn)減壓不足的問題,有可能會引起腦組織嵌頓、惡性腦水腫和腦膨出等一系列的并發(fā)癥,最終引起患者死亡,因此這種方法的臨床應用受到了較大的限制[13]?,F(xiàn)在在重型腦外傷的治療中開始廣泛地應用到了標準去骨瓣減壓術,該術式具有更大的暴露范圍,能夠充分地暴露患者的額極、顳極以及顱底,并且將患者腦內的壞死組織和血腫有效清除掉,從而最大限度地控制患者的顱內高壓,對其腦組織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而且標準去骨瓣減壓術能夠讓手術操作人員在直視的情況下進行止血操作,可以有效避免出現(xiàn)遲發(fā)性血腫,因此可以減少二次手術的概率[14]。在臨床實踐中,標準大骨瓣減壓術能夠使重型腦外傷患者的顱內壓得到有效控制,進一步地使其神經功能得以改善,而且還可以極大地減少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標準大骨瓣減壓術具有更加清晰的手術視野,在手術操作中可以做到有效止血,還可以將血性腦脊液充分釋放掉,促進患者血液的回流,進一步避免和防止出現(xiàn)腦血管痙攣,減少了術后腦水腫的發(fā)生率。此外,通過有效修補患者撕裂的硬腦膜,還能夠防止出現(xiàn)癲癇和術后腦脊液漏等各種并發(fā)癥,具有很高的安全性[15]。
在該次研究中,通過常規(guī)去骨瓣減壓術治療常規(guī)組,通過標準去骨瓣減壓術治療標準組,結果顯示:標準組的預后良好率(60.3%)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33.3%(P<0.05);治療前,標準組與常規(guī)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24.6±4.1)分、(24.7±3.8)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標準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10.1±1.8)分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15.7±3.0)分(P<0.05);標準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2%)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19.0%)(P<0.05),這一研究結果表明標準去骨瓣減壓術治療重型腦外傷具有顯著效果,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這一研究結果與劉洋[16]的文獻報道結果:研究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8.57%)明顯低于對照組(28.57%)(P<0.05),基本一致,證實了標準去骨瓣減壓術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證實了標準去骨瓣減壓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針對重型腦外傷患者采用標準去骨瓣減壓術治療具有顯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而且還能夠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