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明,張圳妙,蘇巴麗,何智映,鐘秋杰
(1.肇慶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營養(yǎng)科,廣東 肇慶 526000;2.肇慶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婦產科,廣東 肇慶 526000)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醫(yī)療水平及營養(yǎng)管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妊娠糖尿病指在妊娠期間或患者機體首次發(fā)現(xiàn)的明顯糖尿病癥狀或葡萄糖耐量減少,孕期疾病影響胎兒的營養(yǎng)吸收情況,從而影響胎兒的發(fā)育,引起孕期感染、高血壓、巨大胎兒、胎兒窒息、羊水過多等情況[1-2]。妊娠糖尿病高發(fā)人群為年齡>25歲、過于肥胖及葡萄糖耐受不良孕婦。初期妊娠糖尿病臨床癥狀不明顯,孕24~28周時會進行糖耐量試驗,檢測孕婦是否患有妊娠糖尿病[3-4]。相關研究[5]發(fā)現(xiàn),飲食是導致妊娠糖尿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孕婦及其家屬缺乏專業(yè)的營養(yǎng)學知識,致使其在孕期攝入的營養(yǎng)過度,從而誘發(fā)妊娠期糖尿病。本研究選取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分析妊娠糖尿病持續(xù)孕期營養(yǎng)管理與臨床結局,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颊咧橥獠⒑炇鹬橥鈺?。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s)Table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between thetwo groups(±s)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s)Table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between thetwo groups(±s)
體質量(kg)59.43±5.79 59.37±5.68 0.052 0.958組別觀察組(n=50)對照組(n=50)t值P值年齡(歲)28.42±2.37 28.52±2.43 0.208 0.835孕周(年)27.63±0.25 27.57±0.27 1.153 1.153
納入標準:妊娠前無高血壓、糖尿病等癥狀;無其他重要臟器功能受損;均經75 g糖糖耐量實驗明確診斷。排除標準:血液傳染性疾病者;具有精神意識障礙者;中途退出/轉院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營養(yǎng)管理指導,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治療。根據孕婦一般情況進行一對一指導,講解妊娠糖尿病基本知識及飲食與運動指導,隨產檢監(jiān)測血糖至分娩結束,注射胰島素,調控血糖。
觀察組給予持續(xù)孕期營養(yǎng)管理,實施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營養(yǎng)師對孕婦一般資料進行分析,記錄患者年齡、孕周、孕前體質量、身高及孕期體質量增長情況,分析飲食結構,確定每天攝入總熱量,制定個性化食譜。熱量的需求量按標準體質量計算,理想體質量者30 kcal/(kg·d),偏瘦者35 kcal/(kg·d),肥胖者25 kcal/(kg·d),其中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分別為15%~20%、25%~30%、50%~60%。在妊娠初期無需增加熱量,在中晚期時可適當增加300~450 kcal。指導患者采用食物交換份法選擇并交換食物,優(yōu)先選擇血糖生成指數(shù)較低的食物,控制甜食攝入,適當增加膳食纖維。告知患者和家屬炒菜應用橄欖油、沙拉油、葵花籽油等。糾正患者錯誤的生活習慣,按時休息,規(guī)律進餐,少食多餐,每天3次正餐(早、中、晚),3次加餐(上午、下午、睡前),同時指導患者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堅持正餐30 min后活動30 min,有助于調控血糖,減少低血糖情況發(fā)生,降低患者饑餓感。早餐熱量控制在20%左右,中餐熱量控制在30%,晚餐熱量控制在30%,每次加餐熱量控制在5%~10%。指導患者自我血糖監(jiān)測方法,每天4次(早上空腹血糖、3正餐后2 h血糖),如患者血糖達標,餐前血糖3.5~5.3 mmol/L,餐后2 h血糖<6.7 mmol/L??擅恐芏〞r監(jiān)測1~2次血糖,同時,記錄飲食、血糖、體質量及運動情況。如患者血糖及體質量控制不理想,則每周復診1次,血糖與體質量控制理想者,可每2~4周復診1次。密切監(jiān)測患者飲食治療后的血糖變化及有無低血糖癥狀,依據血糖監(jiān)測數(shù)據及孕期體質量增長情況,調整食譜內容。若患者血糖仍處于較高水平,則和醫(yī)生討論,給予適當?shù)囊葝u素治療。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情況;比較兩組分娩方式(自然分娩、人工助產、剖宮產)與臨床結局(早產兒、巨大兒、低血糖兒)。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糖情況比較 營養(yǎng)管理前,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營養(yǎng)管理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糖情況比較(±s,mmol/L)Table2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between the two groups(±s,mmol/L)
表2 兩組血糖情況比較(±s,mmol/L)Table2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between the two groups(±s,mmol/L)
組別觀察組(n=50)對照組(n=50)t值P值空腹血糖營養(yǎng)管理前6.61±1.28 6.65±1.30 0.155 0.877營養(yǎng)管理后4.46±0.66 5.62±0.87 7.511 0.001餐后2 h血糖營養(yǎng)管理前9.52±1.72 9.56±1.78 0.114 0.909營養(yǎng)管理后6.34±0.65 7.23±0.72 6.488 0.001
2.2 兩組妊娠方式比較 觀察組自然分娩率為82.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6.00%(P<0.05);觀察組人工助產率、剖宮產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妊娠方式比較[n(%)]Table3 Comparison of pregnancy mode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兩組臨床結局比較 觀察組不良妊娠結局率為6.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4.00%(P<0.05),見表4。
表4 兩組臨床結局比較[n(%)]Table4 Comparison of clinical outcomesbetween the two groups[n(%)]
妊娠糖尿病好發(fā)于高齡、體型肥胖、內分泌失調等類型產婦,也有部分患者是由于遺傳原因患病[6-7]。妊娠糖尿病對胎兒和產婦均有一定影響,會損傷產婦的神經系統(tǒng),使產婦感到疲勞,甚至出現(xiàn)脫水等癥狀[8]。
胎兒不斷成長,胎盤也有所增大,激素分泌量遞增,從而對孕婦機體產生一定影響。若孕婦發(fā)生血糖異常,不及時控制血糖,會誘發(fā)胎兒神經管缺損、先天性心臟病等,增加胎兒死亡與流產率[9-10]。持續(xù)性高血糖會使胎兒吸收更多的糖分,從而增加體質量,若進行自然分娩,易導致會陰裂傷、肩難產等情況出現(xiàn)[11-12]。胎兒在分娩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窒息、增加鎖骨骨折、臂神經叢斷裂等情況[13]。因此,對妊娠糖尿病患者及時開展治療,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均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營養(yǎng)管理前,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營養(yǎng)管理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自然分娩率為82.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6.00%(P<0.05);觀察組人工助產率、剖宮產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妊娠結局率為6.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4.00%(P<0.05)。分析原因為,妊娠糖尿病合理控制飲食熱量,從而控制胎兒的體質量,傳統(tǒng)飲食控制系統(tǒng)性與科學性較差,導致整體治療效果不佳。持續(xù)孕期營養(yǎng)管理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具有顯著區(qū)別性的治療方案。在操作過程中以醫(yī)學營養(yǎng)為基礎,在保證患者營養(yǎng)的同時重視飲食搭配,為患者制定詳細的飲食計劃[14-15]。同時對患者血糖進行定時檢測,并以此為基礎調整患者的飲食方案,從而有效避免妊娠糖尿病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對妊娠糖尿病患者應用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營養(yǎng)師對孕婦的體質量、疾病狀態(tài)及孕周等方面開展綜合性分析,從而合理安排患者的飲食,控制熱量攝入,從而保證每天機體所需營養(yǎng),合理的控制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此外,營養(yǎng)師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其認識到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定期血糖監(jiān)測的重要性,更有助于醫(yī)師根據患者血糖情況調整藥物劑量。
綜上所述,對妊娠糖尿病患者采取持續(xù)孕期營養(yǎng)管理后,可顯著改善患者血糖狀態(tài),提升自然分娩率,減少不良妊娠結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