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qū)人民檢察院/吳泰山
楊帆是一名學生,平常都是乘坐公交車上學,為了早點到校,他通常會提前十分鐘去家附近的公交車站等車。
一天早上六點,楊帆急匆匆地趕到公交車站,看到平時空無一人的站臺上多了三個打著手語、身著黑衣的中年男子,他感覺有些異樣。更令他不解的是,這三名男子明明互相認識,卻分別乘上了三輛不同的公交車,其中一名戴著假發(fā)的男子與楊帆上了同一輛車。
出于好奇,楊帆有意無意地多看了幾眼這個戴著假發(fā)的男子。擠滿了乘客的公交車顛簸行進中,只見這個男子慢慢地靠近一位女乘客,并快速地從女乘客斜挎的背包中偷出了一個粉色的小錢包。楊帆本能的反應(yīng)是抓住這個扒手,但轉(zhuǎn)念一想,單憑他一己之力很難制服這個成年男子,他便將這一情況巧妙地告訴了公交車駕駛員。駕駛員立即按下了車上的“一鍵報警”按鈕,附近巡邏的民警火速趕來。在楊帆的指認下,民警從扒手身上搜出被偷的錢包并交還失主,扒手李某被司法機關(guān)依法處理。
楊帆見義勇為的行為受到了公安機關(guān)、教育部門和團委的聯(lián)合表彰,被評為“見義勇為美少年”。
(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檢察官的話:
見義勇為是指在特定職責或特定義務(wù)之外的人員,挺身而出,保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集體利益或他人人身、財產(chǎn)安全的行為。
本案中,扒手李某在公交車上盜竊他人財物,性質(zhì)惡劣,應(yīng)該依法予以嚴懲。楊帆見義勇為,巧妙地配合公安機關(guān)將扒手抓獲,是值得贊揚的。不過,檢察官也要在此提醒廣大青少年,我們要大力弘揚見義勇為精神,但也要“巧為”,在正義與邪惡的力量嚴重懸殊時,不要孤身硬拼,要報警并積極尋求他人的幫助,最終達到懲惡揚善的目的。
數(shù)獨
2021年5月刊數(shù)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