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華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這是我國古代說明文佳作《核舟記》的第一句話。手藝精巧的王叔遠,能在直徑一寸左右的小木塊上雕刻出世間物態(tài),構(gòu)思巧妙,形神畢肖,意趣天成,令人嘆為觀止。但是,匠人在古代地位低微,能在歷史上留名的可謂少之又少。即便是改變了世界的四大發(fā)明,歷史也沒有記載發(fā)明者的名字。
王叔遠之所以能留名中國文化史,是因為他將一枚核舟雕刻贈予了明末散文家魏學(xué)洢。魏學(xué)洢的父親魏大忠是一代名臣,為奸臣魏忠賢忌恨,遭誣陷下獄。也許是王叔遠仰慕其父清名,贈送“大蘇泛赤壁”核舟以示敬意;抑或借助贈品勸魏學(xué)洢效仿蘇東坡之豁達,寄情山水以避閹黨之迫害,用心文章不負才子之美譽。這樣的善意,讓魏學(xué)洢感動之余,寫下了《核舟記》。
這樣的善意,讓人感受到溫馨美好。這是“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的純樸,是“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真誠?;貓笫遣荒苡嬎銉r值的,它體現(xiàn)的是一種高貴的情感,不然就變成了世俗的算計。這種情感的高貴就在于它表現(xiàn)的是心與心的相互認同,神與神的彼此契合,是對他人也是對自己的情感的珍視。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是孤獨的;是善意,讓我們熟識他人,結(jié)交朋友,獲得溫暖的接納,感受到人世的美好,甚至化解苦難。
這就是善意的價值。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一個善良、淳樸的人,往往能意外地成就自己。
【簡評】《核舟記》背后的故事讓作者感受到了善意的價值,并對此著力謳歌。本文語言簡潔流暢,作者褒揚王叔遠贈送核舟和魏學(xué)洢撰文回報之舉,既為《核舟記》一文增光添彩,又啟迪世人關(guān)愛他人、投桃報李,具有建設(shè)意義。(承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