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立凡
自1957年七歲時起,“章乃器”這三個字,就成了籠罩在我頭上的一片陰霾。二十三年后風水輪轉,如今又幾乎成了我的頭銜之一,總是有人在不同的場合提起。我自認為是一個獨立的人,“某某某之子”的稱謂令人厭煩,總是要求媒體去掉,但今生今世恐無從擺脫。從小學時代起直到“文革”中,父親與我的關系更像是朋友,關系是平等的,而他的身教言教,對我的人生道路確實有很大的影響。
很多人都說父親是個工作狂,當糧食部長的時候,每天工作10-12小時,星期天也經(jīng)常不休息。罷職閑居后,只掛一個政協(xié)委員的頭銜,社會活動減少,但他依然勤奮,大部分時間用在讀書和記筆記上。他這種閱讀的習慣,不經(jīng)意中傳給了我。我真正的知識啟蒙,不是從上學開始,而是從閱讀開始。
父親雖是文物收藏家而非藏書家,但他收藏的書,對我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jīng)很奢侈了。我愛讀各種雜書,例如《搜神記》《山海經(jīng)》之類的神仙故事及各種稗史類書,這些書有不少是沒有標點的豎排本,我完全靠“硬讀”,學會了古文斷句,逐漸能夠自行閱讀儒家典籍和史書,并迷上了古典詩詞。父親愛讀老莊,向我推薦過《老子》和《莊子·秋水篇》,他還親自講解了《周易》第一章,余下的要我自行研讀。
上小學的那一年,北京天文館落成。我去參觀后迷上天文,曾幻想當天文學家,父親比較贊同我將來從事自然科學,又為我訂了《天文愛好者》雜志。后來不斷遇到各種挫折,天文之夢落空,但仰望星空也影響到我性格的形成,對宇宙的好奇逐漸轉化為對事物規(guī)律的探索,這種思維境界有助于超脫現(xiàn)實中的逆境。
我的另一夢想是成為藝術家。上幼兒園的時候,比較喜歡捏橡皮泥,但繪畫能力較差,小學階段才陡然提高。我對美術的愛好,與父親的文物收藏有很大關系。那時最喜歡做的事,是把家中的櫥柜一個接一個地打開,輪番捧著錦盒中的古物,問父親這些東西的朝代和來歷,他每次都不厭其煩地耐心講解。漸漸我被熏染出一種好古之癖,但出于兒童心理,最感興趣的是古兵器,不時戴上父親收藏的古代頭盔,揮動沉重的青銅劍,把自己想象成一位有萬夫不當之勇的大將軍。
父親的生活費,被撤銷政協(xié)委員后已降至每月200元?!拔母铩背液蟀岬胶艏覙?,又被造反派降到50元,生活全靠自理。他不時到菜市場買些下水、豬肺之類價格便宜的東西,下廚做成熘肥腸、醬豬肚、豬肺湯等菜肴,以補充動物蛋白。父親的廚藝很不錯。我跟他學會了腌制臘肉,做“腌篤鮮”湯以及一種青田家鄉(xiāng)的特色風味——山粉餃。抄家劫余的一套花梨木桌凳,由于年代已久,開始散架。他找出兩條干魚鰾,熬成鰾膠,帶著我一起動手拼合粘黏,再用繩索綁緊,第二天解開繩子,整套家具修復如初。至今逢年過節(jié),我都能下廚做幾道拿手好菜,一些器具損壞時,也能親自動手修復。
未能成為藝術家,是我人生一大遺憾,但早年的文化熏陶,令我擁有了足夠的想象力。從父親身上,我不僅學到了生活經(jīng)驗和動手的能力,也學會了生活的哲學。
父親不諱言自己“好辨”的個性。他在“反右”時曾多次舌戰(zhàn)群儒,甚至與總理面折廷爭。周恩來曾承認“他們說不過你”,后來又說“辯論起來我們人多,你說不過我們的”。父親在整風運動中的言論,并未超越毛澤東提出的“六條標準”,但他只問真理不畏權勢,被認為“態(tài)度頑固”而加重處分,撤職令下達時排名“頭號右派”。
從“反右”時起,我開始關心時事,小學三年級時,已能較為順暢地讀報。隨著我年齡的增長,父子間的交流也多了起來,許多話題都可以討論甚至爭論。
他是一個通讀了馬恩列斯著作并有獨立見解的人,也向來不把背誦教條的“理論家”們放在眼里。有次我看到國外的一份研究資料說“章乃器是中國最大的修正主義者”,他得知后頗有幾分得意,而我則一直以為這種人只會出在共產(chǎn)黨內。
父親恃才傲物,自信真理在手,就有一種“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底氣。
父親的老友許漢三曾回憶說:“我和他交往幾十年,看到他辦事情,總是要實事求是,在參與會議或商量事情時,或贊成或反對,總是態(tài)度明朗不作模棱兩可之詞。遇到情況特殊,勢炎逼人,不能反對的時候,他寧肯沉默不語,也不作違心之論,以表茍同?!?/p>
他的個性清高孤傲,最反對唯唯諾諾,最看不起阿諛逢迎。他自稱:“我素來不接客,不送客,不拜客,不請客,不送禮?!眹跽心苡闷渌L容他做事,隨著個人崇拜的增長和逆淘汰體制的形成,這種個性的人不僅領袖不喜,同僚也無法見容,1957年政潮一起,被整倒是必然的。一個甲子后再看官場,潛規(guī)則也容不下這種人。
我幼年就知道了“七君子”的故事,但沒什么特殊感覺。他周圍的人個個有名,對我而言,父親僅僅是父親。1957年父親遭批判時,我尚年幼懵懂。從小就被教育要相信毛主席,毛主席要批他,那他一定是犯錯誤了。但父親堅持自己的見解,聲稱:“部長、代表、委員可以不做,人總是要做的?!薄艾F(xiàn)在的問題不是我來認錯,而是他們要糾偏?!彼€自撰對聯(lián)一副:“實踐檢查真理,時間解決問題?!?/p>
他一生曾經(jīng)滄海,始終堅守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曾文正公的“挺”字,是他經(jīng)常對我講起的,且時時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節(jié)自許。晚年身處逆境,每天例行健身,堅持做氣功、八段錦及25個俯臥撐外,還在浴室用冷水澆淋全身,并摩擦全身2000多下?!薄拔母铩敝袡M遭暴力,絕食八天八夜,全憑頑強的意志和堅強的體魄硬挺下來,活到八十高齡。
“朋友”式的父親,確實影響了我的人生道路,在那個全民盲從的年代,社會言論無自由,家中父子有民主,他堅持獨立思考的種種言傳身教,有意無意間令我養(yǎng)成了“為什么”式的逆向思維,并在日后的學術研究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