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卓華 姚超明
隨著消費者對紡織產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耐皂洗色牢度已成為紡織產品質量的一項重要考核指標,并且檢測紡織品耐皂洗色牢度的工作量也隨之增大。國家在2008年發(fā)布并實施了方法標準GB/T 3921—2008《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皂洗色牢度》,該標準為保障我國常規(guī)家庭用紡織產品的耐皂洗色牢度質量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但在基于方法標準GB/T 3921—2008《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皂洗色牢度》檢測紡織品耐皂洗色牢度的日常工作中,仍然有可能出現(xiàn)以下問題:(1)在制備組合試樣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著取樣不當或者試樣數(shù)量的差異,導致紡織品耐皂洗色牢度的檢測結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2)對相關標準存在的誤解以及在實際操作程序中易出現(xiàn)的操作錯誤等,會嚴重地影響到紡織品耐皂洗色牢度的檢測結果;(3)所選取的評級方法以及評級的條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紡織品耐皂洗色牢度的檢測結果;(4)無法將準確的數(shù)據(jù)以及完整的內容匯總到所出具的試驗報告,會影響到最終呈現(xiàn)給送檢方的檢測結果。
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方法標準GB/T 3921—2008《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皂洗色牢度》,本文將結合日常工作經(jīng)驗及其相關文獻,較為系統(tǒng)而全面地提出紡織品耐皂洗色牢度的檢測工作中的注意事項。
在采用方法標準GB/T 3921—2008《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皂洗色牢度》檢測紡織品耐皂洗色牢度的日常工作中,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制備標準所要求的組合試樣,從送檢方提供的樣品中取樣,并根據(jù)產品的相關信息及其所執(zhí)行的產品標準選擇相應的貼襯織物,從而制備出尺寸為100mm×40mm的組合試樣以待試驗;
(2)制備試驗所需的皂液,根據(jù)樣品采用的試驗方法所對應的試驗條件來配制皂液并將其預熱到相應的試驗溫度,具體的試驗條件如表1所示,并且通常都會批量配制在標準GB/T 3921—2008《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皂洗色牢度》中試驗方法A(1)與試驗方法C(3)所要求的皂液以備用[1-2];
表1 各試驗方法對應的試驗條件
(3)完成試驗方法所對應的操作程序,先測定組合試樣的質量并按照浴比加皂液,再根據(jù)試驗方法所對應的試驗條件來設定耐洗色牢度試驗機的參數(shù)以完成進機洗滌,最后將經(jīng)洗滌后的組合試樣沖洗干凈、擠去多余水分、懸掛干燥;
(4)評定組合試樣的級數(shù),通過對比原始試樣并且使用符合相應要求的灰色樣卡或者光譜測色儀,評定出在組合試樣中試樣的變色級數(shù)及其所用貼襯織物的沾色級數(shù);
(5)出具標準所要求的試驗報告,在報告模板中錄入標準要求的相關信息,從而出具內容完整的試驗報告。
旨在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本文將從制備組合試樣、操作程序、評級以及出具報告等多方面進行分析與探究,從而較為系統(tǒng)而全面地提出檢測紡織品耐皂洗色牢度的注意事項。
為了避免取樣不當以及試樣數(shù)量的差異影響到紡織品耐皂洗色牢度的檢測結果,同時為了對組合試樣的制備進行規(guī)范化,本文提出制備組合試樣的注意事項如下:
2.1 經(jīng)過CT和MRI診斷,發(fā)現(xiàn)腫瘤屬于軟組織分葉腫塊,34例邊界清晰,有2例屬于胃部腫瘤,CT診斷邊緣模糊,侵犯到周圍組織,進行手術切除;27例患者進行增強掃描,從中度到顯著強化,CT和MRI診斷后有14例發(fā)現(xiàn)腫瘤血管。
(1)在制備組合試樣的過程中,應該在送檢方提供的樣品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部位(避開折皺及其疵點),從其中剪取規(guī)定尺寸的試樣;
(2)根據(jù)標準GB/T 6151—2016《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試驗通則》中對尺寸允差的要求以及參考標準GB/T 12490—2014《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耐家庭和商業(yè)洗滌色牢度》中對試樣的尺寸要求,應制備出最終尺寸為(100±2)mm×(40±2)mm的組合試樣即可[3-4];
(3)根據(jù)標準GB/T 6151—2016《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試驗通則》中對縫紉線的要求以及考慮到有色紗線可能會影響試驗結果,應該選用不含熒光增白劑的白色縫紉線來制備組合試樣[3];
(4)當樣品含有圖案或者多種顏色,還應取足夠數(shù)量的試樣分別試驗,以保證在試樣的受試面積上包括所有顏色。
為了防止在實際操作程序中出現(xiàn)失誤而影響到紡織品耐皂洗色牢度的檢測結果,同時為了規(guī)范相關操作,本文提出操作程序的注意事項有:
(1)在試驗的操作程序中,應該根據(jù)待測產品的相關信息及其所執(zhí)行的產品標準來選擇表1中相應的試驗條件,從而準確配制出試驗所需的皂液并將其預熱到相應的試驗溫度,尤其要避免所配制的皂液出現(xiàn)可能會影響到精準量取溶液的氣泡;在進機前,應該根據(jù)表1中相應的試驗條件以及送檢方的相關要求來核實試驗條件是否需要將鋼珠加到不銹鋼容器內,并且確保不銹鋼容器的氣密性。
(2)在開機洗滌時,應核查耐洗色牢度試驗機的初始狀態(tài)、設定參數(shù)(包括根據(jù)表1中相應的試驗溫度與試驗時間)。
(4)在出機時,應該檢查不銹鋼容器是否在耐洗色牢度試驗機內進水;當耐洗色牢度試驗機中的水進到不銹鋼容器,應重新取樣試驗以保證其結果的準確性。
(5)在取出組合試樣時,應該拆除厚重且掉色嚴重的組合試樣上的所有縫線,并且將該樣品與其貼襯織物分開懸掛干燥以避免發(fā)生染料泳移導致干燥后貼襯織物沾色不均勻的現(xiàn)象,還應記錄其中的細節(jié)[2]。
(6)在沖洗組合試樣的過程中,應該將組合試樣充分沖洗至干凈以盡量避免殘留在織物表面上的皂垢白斑影響到評級結果。
(7)在擠去組合試樣上過量的水分后,還應將試樣放在兩張濾紙之間并擠壓除去多余水分以盡量降低染料發(fā)生熱泳移的可能性。
(8)用夾子將試樣懸掛干燥時,應該使得夾子避開試樣的圖案部分,從而避免留在試樣上的夾子印痕影響到評級結果。
(9)當試驗過程中停電或者耐洗色牢度試驗機發(fā)生故障時,應該重新取樣試驗。
在評級的過程中,應該在標準光源箱內使用符合GB 250以及GB 251的灰色樣卡進行目光評級,或者使用符合標準要求的光譜測色儀進行儀器評級;當采用目光評級時,評級人員應該穿著中性灰大褂并嚴格按照GB/T 8424.1的要求評定出試樣的變色級數(shù)、貼襯織物的沾色級數(shù);對處于合格臨界值、不合格、試后樣變色不均勻、貼襯織物沾色不均勻等異常的樣品,應該重新取樣復驗并進行多人評級,還應描述并記錄其中的所有異?,F(xiàn)象、檢測細節(jié)。
在出具試驗報告的過程中,應該準確記錄試驗所得的數(shù)據(jù)以及錄入標準要求報告所包括的相關內容與信息,尤其要注意并記錄偏離標準GB/T 3921—2008《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皂洗色牢度》的細節(jié)以及在試驗過程中的異?,F(xiàn)象,以確保每一份試驗報告的數(shù)據(jù)準確性、內容完整性。
為了順利完成紡織品耐皂洗色牢度的檢測工作,相關專業(yè)人員應該要明白本文上述的注意事項,并在日常的檢測工作中加以運用。此外,本文還建議:具有檢測紡織品耐皂洗色牢度能力的檢測機構或者實驗室,應該根據(jù)實際使用的型號而進行編寫并實施耐洗色牢度試驗機、標準光源箱、光譜測色儀等相關儀器設備的操作規(guī)程;應該根據(jù)日常的工作流程而進行編寫并實施紡織品耐皂洗色牢度試驗、色牢度評級等相關的檢驗細則;應該加強學習培訓,熟悉掌握相關的標準內容、儀器設備的操作規(guī)程、日常工作的檢驗細則;應該合理安排儀器設備的期間核查、清潔維護,規(guī)范管理試劑、貼襯織物等耗材;應該嚴格規(guī)范實驗操作,定期組織人員比對、儀器比對、目光比對等相關的比對試驗,從而提高其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進而有效地保證檢驗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