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漢,羅良海
(臺山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江門 529200)
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是因為多種疾病共同作用下引發(fā)的一種嚴重病癥,包括慢性腎炎、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疾病均是導致該疾病發(fā)生的重要誘因[1]。慢性腎衰竭可造成腎臟代謝功能減退,促使患者機體內的毒素難以通過正常的代謝途徑被排出,而在長時間的蓄積下容易引發(fā)電解質紊亂以及酸堿失衡等病癥,進而引發(fā)尿毒癥,患者可伴隨性出現出血或者心衰等危重病癥,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嚴重威脅[2]。臨床上針對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常常采用血液透析治療,該治療屬于腎臟代替治療,通過透析儀將患者對機體內的毒素清除以達到凈化血液的目的,對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生存治療、延長生命具有積極作用[3]。但在實際臨床中發(fā)現不同流通性質的透析治療可能對療效產生影響,而高通量可能具有更為顯著的效果,為進一步確定該問題,本文將以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療的效果作為對照,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對毒素的清除效果,具體如下。
本次的研究對象從我院在2018 年6 月至2020年5 月收治的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中選取,共60例,均采取血液透析治療,將其隨機分別納入高通量組和低通量組,兩組各30 例。高通量組:男17例,女13 例,年齡38~75 歲,平均(56.71±6.81)歲,糖尿病史15 例,高血壓病史11 例,其他病史4 例。低通量組:男16 例,女14 例,年齡39~75 歲,平均(57.08±7.03)歲,糖尿病史14 例,高血壓病史11 例,其他病史5 例。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可進一步展開比較。
納入標準[4]:符合腎衰竭與尿毒癥的診斷標準;病情較為穩(wěn)定;在入組前從未進行過血液透析治療;對此次的檢查與治療方式均知曉且同意。
排除標準[5]:存在藥物過敏患者;伴有其他合并癥患者;存在聽力障礙患者;治療配合度不佳患者。
兩組均采取血液透析治療,均使用德國費森尤斯醫(yī)療公司提供的血透機治療。
高通量組:采用費森4008S 血透機,費森尤斯Fx60 透析器。超率系數為46mL/(h·mmHg),血流量在230~280mL/min,透析機流量為500mL/min,每周透析3 次,每次間隔1~2 天,每次持續(xù)透析4 小時。
低通量組:采用費森4008S 血透機,低通透析器威高F14,超率系數為18mL(h·mmHg),貝爾克BLS514SD,超率系數為26mL/(h·mmHg),血流量在200~250mL/min,透析機流量為500mL/min,每周透析3 次,每次間隔1~2 天,每次持續(xù)透析4 小時。
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多項毒素指標水平、治療后的尿素透析充分性以及透析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統(tǒng)計兩組患者在治療前與治療4 周后的相關毒素指標水平,通過取患者肘正中靜脈血檢測的PTH、Cystatin C、β2-MG、SCr、BUN、血鉀、血磷指標水平。
統(tǒng)計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的尿素清除指數、標準蛋白質分解代謝率以及時間平均尿素濃度。
不良反應:包括皮膚瘙癢、乏力、關節(jié)疼痛、食欲不佳。
研究所得到的數據均錄入至Excel 2010 中予以校對,采用SPSS 23.0 軟件進行處理。()表示計量資料,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計量資料用t檢驗,而計數資料用卡方(χ2)檢驗。P評定檢驗結果,P>0.05 提示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提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結果顯示,在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TH、Cystatin C、β2-MG、SCr、BUN、血鉀、血磷指標水平均無顯著差異(P>0.05)。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上述指標均有所降低,且高通量組患者的PTH、Cystatin C、β2-MG 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而兩組在SCr、BUN、血鉀、血磷指標水平上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多項毒素清除情況(,%)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多項毒素清除情況(,%)
兩組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數、標準蛋白質分解代謝率以及時間平均尿素濃度均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尿素透析充分性
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均存在一定不良反應,但兩組間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者在透析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n(%)]
腎臟作為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對人體的內環(huán)境穩(wěn)定以及正常新陳代謝均具有積極作用。在人體健康的狀態(tài)下,能夠持續(xù)地幫助人體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毒素等[6]。但是在腎臟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影響下,患者的腎臟受到損傷,隨著疾病的不斷發(fā)展,患者的腎臟功能逐漸減弱,最終發(fā)展為尿毒癥,此時患者的腎臟已經無法再發(fā)揮上述的功能與作用[7]。為了幫助患者實現代謝廢物、毒素等的排出,則需要采用一種腎臟替代治療方式來實現,血液透析治療是適宜的選擇。血液透析治療是指將血液引出體外,經過體外的透析裝置,通過透析膜進行物質交換,將血液中的毒素、代謝廢物進行清除。
在既往的血液透析治療中,往往更多地選用了低通量、小孔徑的膜透析器,具有顯著的小分子毒素清除效果,但是對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不佳,導致部分中、大分子毒素殘留于患者體內,引發(fā)中毒癥狀或者更多的并發(fā)癥[8-9]。進而導致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欠佳,仍然對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具有威脅。因此,尋求能夠清除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體內中、大分子毒素的治療方式具有重要意義。在此次研究中,兩組患者的尿素清除效果相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患者體內的尿素呈現為單室分布的情況,分布情況較為均勻。與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相比,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其PTH、Cystatin C、β2-MG 指標水平更低,而兩組在SCr、BUN、血鉀、血磷指標水平上無顯著差異。表明低通量血液透析與高通量血液透析在SCr、BUN、血鉀、血磷的清除效果上無顯著差異,而對PTH、Cystatin C、β2-MG 的清除效果更為顯著。SCr、BUN、血鉀、血磷屬于小分子毒素,而PTH、Cystatin C、β2-MG 均屬于中、大分子毒素,表明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時,對患者體內的大分子毒素清除效果更佳。而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表明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不會增加不良反應。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具有更高的超濾系數,因此,對小、中、大分子均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且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好,能夠減少脂質水解酶抑制物的產生[10]。進而對患者的病情改善具有更為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時,優(yōu)勢在于能有效清除小分子毒素的基礎上,能夠清除更多的大分子毒素,對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更顯著的效果,存在一定不良反應,臨床治療中應當做好相關預防措施和處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