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宇 馬彥輝 劉磊
在柞蠶的生產(chǎn)過程中,種卵消毒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技術環(huán)節(jié)。種卵消毒就是利用化學試劑在適宜的濃度、溫度和作用時間下使種卵表面的病原物受到抑制或滅活從而失去侵染力的一項措施。消毒的藥液濃度、溫度、時間、消毒用具選擇以及藥劑的質量、卵面脫水和種卵消毒后的保管等項指標和步驟必須做到嚴格、縝密。否則,就可能造成相應的損失。生產(chǎn)中發(fā)現(xiàn):有的蠶農直接用鐵、鋁器具配制含酸消毒液,致使藥液發(fā)生變質,消毒的種卵全部報廢;有的蠶農刻意改變藥液濃度、延長消毒時間、消毒后不脫藥,因降低了蟻蠶活力而減產(chǎn);也有蠶農把消毒后的種卵又放回原保卵室,致使病害大面積發(fā)生等等。由此可見,蠶種消毒的常見問題是比較多的,只有把這些問題處理好,才會確保柞蠶高產(chǎn)優(yōu)質。蠶種消毒的時期不同,出現(xiàn)問題的類型就存在差異,春蠶種和秋蠶種在環(huán)境溫度、產(chǎn)卵方式、收蟻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所以出現(xiàn)的問題就不盡一致。
1 春蠶種卵消毒的常見問題及處理
1.1 藥液溫度保持不住
春季消毒大多在4月下旬進行。這個時期的室內外溫度很不穩(wěn)定,用氫氧化鈉進行第一次消毒時的目的溫度為20℃,時間僅為60秒,盡管時間很短,但如果重復消毒也會使藥液降溫;利用鹽酸—甲醛混合液進行第二次消毒時的目的溫度是23~25℃,時間為30分鐘,既使是浸泡溫度達到上限25℃,這個時期經(jīng)過30分鐘也會下降至目的溫度以下,從而影響消毒效果。因此,這一時期消毒時要密切觀察藥液溫度變化,發(fā)現(xiàn)溫度下降時立即用大小盆環(huán)套溫水法保溫,但不可用加熱水或直接對盛藥容器加溫。
1.2 種卵入藥液后溫度不達標
種卵入藥液后溫度不達標是指種卵入藥液后溫度立即下降至23℃以下,多由“卵—藥”比過大、種卵室外冷卻時間過長等原因導致的種卵溫度過低造成的,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必須迅速將種卵取出,倒掉這部分藥液,重新配藥進行二次消毒。為防止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可在種卵入藥液前用25℃溫水浸泡2分鐘,甩去水分后進行浸泡消毒;一次消毒經(jīng)外溫冷卻種卵20公斤以上時,可將藥液溫度調至27℃。
1.3 消毒時遇到陰雨天氣,卵面長時間不干
春期種卵消毒后由于受種卵表面膠原蛋白的親水作用,又加之春蠶多以散卵存放,受種卵堆積厚度的影響,水分散發(fā)很慢。如果遇到陰雨天氣,水分散發(fā)更慢,如果不及時處理可使移蠶孵化時行動遲緩,體質下降。這時可采用棉布吸水法或風扇風干法使卵面脫水,但不可用火烤、烘干或曬干,棉布和風扇必須保證清潔無菌。
1.4 晾卵時種卵粘手
消毒后的種卵為了加速脫水,要通過調整卵位擴大卵面著光或著風來完成,而完成這個過程一般用木板或手工。由于卵面的膠原蛋白極富黏性而附著木板和手上,不處理干凈進行連續(xù)操作,就會發(fā)生混種混級或二次感染,生產(chǎn)中的青黃蠶和黃蠶相混、青黃蠶和綠蠶相混,除剝卵時遺留產(chǎn)卵袋中的情況外,這個環(huán)節(jié)也是一個主要原因。因此晾卵要做到木板、木棍專用,種卵“起團”后要戴消毒后的乳膠手套將卵團搓開,使用的木板、木棍必須做到消毒后使用。
1.5 火堿傷害
火堿屬于強堿,盡管柞蠶卵面消毒的使用濃度僅為0.5%,但對人的皮膚和衣物仍可造成傷害和損害,特別是直接操作者更容易發(fā)生。因此,操作時必須戴長袖乳膠手套、塑膠類圍裙,還要穿水靴。消毒后的殘液要用醋酸中和后深埋。
2 秋蠶種卵消毒的常見問題及處理
2.1 卵紙未經(jīng)藥液浸透
這是大批量消毒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通常是操作者直接將一摞卵紙直接按入藥液中,卵紙邊緣經(jīng)浸泡后形成包圍圈,延緩藥液滲透速度,造成卵紙中部和藥液隔離,達不到消毒效果。因此,卵紙進入藥液時必須逐張翻開按在藥液中,如果發(fā)現(xiàn)“中干”時,應立即重新逐張翻開進入藥液中,發(fā)現(xiàn)過晚時應二次配藥對“中干”部分消毒。
2.2 種卵消毒后遇雨不干
秋種卵消毒遇雨后長時間卵面不干容易發(fā)生死胚或蟻蠶白毛、“花腰”,造成減產(chǎn),因此,這個時期的種卵可延遲破卵時間,暫時存放在潔凈、干燥、通風的房舍內或在柞園中臨時搭建的窩棚內,待雨停后破卵或次日早晨破卵,如果次日早晨繼續(xù)下雨,可在卵紙背面用牙簽或細條棍別上槲葉再破卵。
2.3 種卵提前出蠶的緊急處理
秋柞蠶卵的孵化時間為8~11天,大多為9~10天,因此要密切關注保卵期的溫度變化,做到臨界孵化時間段內解剖觀察胚子,同時做到每天早晨3時后觀察種卵變化,一旦發(fā)現(xiàn)有蟻蠶孵出時,也不必驚慌。可立即將卵紙浸泡在清水中,同時立即配制消毒藥液,濃度可按鹽酸∶甲醛∶清水=0.5∶1∶8.5的比例即可。
2.4 種卵從紙面脫落
種卵從紙面脫落是由于鹽酸作用和產(chǎn)卵過厚而人為剝落產(chǎn)生的,產(chǎn)在紙面上的少部分種卵由于黏著力不強,在人為觸碰卵紙時也會出現(xiàn)一定量的脫落,這部分散卵有的蠶農直接撒在樹墩下、有的裝在產(chǎn)卵袋中拴在樹上、有的放在羊胡苔草做成的草窩中使其孵化,這些做法都存在損失大、相互抓傷和雨水浸泡等弊端。因此,這部分種卵要攤放在樹蔭下或窩棚中的紗網(wǎng)上,厚度以一粒卵厚為宜,當晚用柞枝葉覆上,次日早待蟻蠶爬上柞葉后引入柞墩中。
作者簡介:沈金宇(1985-),男,本科,助理研究員。從事柞蠶良種繁育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