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向新 李曉峰
一、單人訓練方法
1.“點石成金”
訓練目的:加強髂腰肌力量,為完成阿拉C杠等吸腿動作奠定基礎(chǔ)。
動作方法:練習者坐姿準備,雙腿并攏伸直,雙手持花球前平舉。左右腿依次上舉,用腳踝觸碰花球,雙腿交替進行(圖1-1)。
訓練建議:該方法適用于一至四年級的隊員,練習時建議單腿20~30次/組,共練習3~4組,每周練習3次。練習時強調(diào)上體保持正直,動作緩慢勻速進行。腳尖始終朝向正前方,不要發(fā)生偏轉(zhuǎn)。
2.雙足鼎立
訓練目的:加強核心穩(wěn)定性及腳踝力量,為完成花球啦啦操的翻轉(zhuǎn)等難度動作奠定基礎(chǔ)。
動作方法:練習者站姿準備,雙手下“M”手位控制平衡,雙腿夾住花球,慢慢屈膝下蹲并進行提踵練習,要求腳尖立到最高處(圖1-2)。
訓練建議:此訓練方法適用于小學五至六年級的隊員,建議30s/組,共練習3~4組,每周練習3次。訓練時強調(diào)提踵屈膝時上體不要前傾,保持身體直立狀態(tài)。
3.巧取“果實”
訓練目的:加強手臂及核心力量,明確花球手柄的位置。
動作方法:將花球與敏捷圈對齊擺放成2列,練習者俯撐前行,將花球依次放進敏捷圈內(nèi),直至所有花球進圈(圖1-3)。
訓練建議:此方法適用于小學三至四年級的隊員,建議15次/組,共練習3~4組,每周練習3次。強調(diào)練習時保持軀干挺直,不要塌腰。
4.“滿載而歸”
訓練目的:加強上肢及腰腹力量,加強啦啦操上V等手臂動作的速度和制動。
動作方法:將10~20個花球隨意擺放,并在場地上放置1個呼啦圈或其他容器。練習者前屈準備,通過身體呈“拱山”型和俯撐姿勢交替,將所有花球放進呼啦圈(圖1-4)。
訓練建議:此方法適用于小學三至六年級的隊員,每次練習2~3組,每周練習2~3次。教練員應根據(jù)隊員能力情況與實際狀態(tài)適當調(diào)整練習時間與難度,控制花球的數(shù)量及距離。
二、雙人訓練方法
1.“仰望星空”
訓練目的:發(fā)展腰腹柔韌性,為完成啦啦操難度動作奠定基礎(chǔ)。
動作方法:練習者俯臥準備,手持花球,雙臂向前伸直。輔助者分腿跪立于練習者腰間。訓練開始后,練習者上體與雙臂同時上抬,將花球遞給輔助者。2人交替練習(圖2-1)。
訓練建議:此方法適用于小學一至二年級的隊員,練習時建議30~40次/組,共練習3~4組,每周練習3次。練習時速度不宜過快,注意身體向上時呼氣,下落時吸氣。
2.雙人傳接
訓練目的:加強腰腹力量,增強隊員間的默契配合。
動作方法:2名隊員背靠背坐姿準備,雙腿屈膝,雙腳微微抬起。其中1名隊員雙手持花球于胸前,逆(順)時針轉(zhuǎn)腰與另1名隊員傳遞花球,2人依次交替?zhèn)鬟f(圖2-2)。
訓練建議:此方法適用于小學三至四年級的隊員,練習時建議25~30次/組,共練習3~4組,每周練習3次。初練習時可以從雙腳著地開始,再逐漸過渡到雙腳離地。
3.“旋轉(zhuǎn)風車”
訓練目的:加強腰腹力量。
動作方法:2名隊員1組,1名學生在墊上仰臥準備,雙手握住同伴的腳踝,雙腳夾住花球,雙腿同時直腿左右擺動,好似風車旋轉(zhuǎn)。2人交替練習(圖2-3)。
訓練建議:此方法適用于三至六年級的隊員。建議15~20次/組,共練習3~4組,每周練習2次。訓練時軀干保持挺直,雙腿勻速擺動。
三、集體訓練方法
訓練目的:加強腰腹力量,提高花球啦啦操的團隊凝聚力與默契度。
動作方法:8名隊員1組,腳尖向內(nèi)圍成圓圈,仰臥準備,雙手上舉掌心朝上。其中1名隊員手持花球進行仰臥起坐,將花球傳遞給下一名隊員,依次進行,直至所有隊員都傳遞過花球為1組(圖3)。
訓練建議:此方法適用于小學三至六年級的隊員。建議每次練習3~4組,每周練習3次??筛鶕?jù)隊員的運動能力調(diào)整傳遞花球的次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