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君
美國著名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是一部以美國南北戰(zhàn)爭為題材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巨作。小說主要以主人公郝思嘉在社會大動蕩的年代,表現(xiàn)出的異于平常女性的反叛精神和意識,歌頌了主人公郝思嘉的獨立人格精神、自由精神,對愛情的忠貞、對生活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更為重要的是,小說表現(xiàn)出的女性的生存意識是對于女性地位的一種反思和覺醒。女性地位的低下,隨著現(xiàn)當代人類意識的不斷覺醒和社會的發(fā)展,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基于社會歷史背景對于女性生存意識的影響,本文立足于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這部小說,探究其中所蘊含的女性生存意識,尋找現(xiàn)當代女性地位生存意識轉(zhuǎn)變的根源所在。
女性地位抗爭的發(fā)展,在漫漫文學歷史的探索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話題。時代越是發(fā)展,人們就越發(fā)強調(diào)女性的獨立性地位,強調(diào)男女平等的觀念。本文將分別探索主人公郝思嘉在小說當中的一系列思想和行為發(fā)展,探究女性地位的發(fā)展過程,與現(xiàn)當代女性生存意識之間的聯(lián)絡點,對女性地位的發(fā)展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見解。
一、《飄》中女性生存意識的分點剖析
(一)對愛情的忠貞與向往
如果說郝思嘉的一生當中,主要是依賴兩個人作為精神支柱,那么一個人是郝思嘉從小就崇拜的母親,而另一個人就是郝思嘉鐘愛一生的艾希禮。與平常女性的愛不同,郝思嘉對于心里的愛是一種犧牲式的付出,哪怕是到了最后心里有了自己鐘愛的人,也同樣義無反顧地保護艾希禮所鐘愛的人,最終將他鐘愛的人送到了安全地帶。在當時那樣動蕩的年代當中,女性的社會地位是非常低下的,郝思嘉并不認為自己與其他女性是一樣的,在她的觀念當中,一個人的愛應當是忠貞和熱烈的,為了自己的所愛,她寧愿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但是在郝思嘉對艾希禮的感情當中,她并沒有完全喪失作為一個女性的獨立性意識,并不認為自己應該是愛情的附屬品,而是在自己的愛情當中仍然保持著自我意識,仍然相信自我價值。這種自我價值的天性是作為一名女性人格獨立的重要條件,只有對自我價值有一定的認同感,在生活和工作中,才能夠做到以自我為信仰。
(二)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勇敢抗爭,不屈于現(xiàn)實
在郝思嘉所生活的時代有這樣一句話,“一位女性在生活當中的悠閑程度,展示了其丈夫當時的社會地位”。這也充分顯示了女性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下,只被當作男性和家庭的附屬品,而沒有獨立自主的能力和意識。郝思嘉與當時年代的女性并不相同,她并不放棄自我的理想和需求,也不認同自己的命運應該與丈夫的身份地位相銜接。在她的生活當中,她更加傾向于勇敢抗爭,不屈現(xiàn)實。相較于其他女性,郝思嘉有只屬于她的勇敢。她和梅蘭妮打死了一個闖入塔拉的北佬竊賊,并且還搶奪了他的馬匹和不少金銀首飾。在郝思嘉的意識當中,她認為男人的錢再多,最終也應該是屬于男人而并非自己的。因此,郝思嘉一生都在追求兩樣東西,一是屬于女性的獨立和自由,而是屬于自己的錢財和地位。郝思嘉這種轟轟烈烈的性格,不禁會讓人想起《紅樓夢》當中的王熙鳳,只要是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只要是自己愿意追求的事情,就希望自己能夠做得像男人一樣,并且和男人取得同等的地位和權力。
(三)大方爽朗,不矯揉造作
郝思嘉的奶奶曾經(jīng)教育她一定要當一個淑女,在人前要表現(xiàn)得極盡溫柔,通情達理。但是郝思嘉卻反駁道,自己不愿意向那些女性一樣矯揉造作,只希望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生活,在想要跑的時候就跑,在想要跳的時候就跳,而不必再想要跑的時候卻要無可奈何地走,在想要跳的時候還要無可奈何地去裝作一個溫柔的淑女。在她的意識當中,自己作為一名女性,同樣擁有睿智的權力,擁有自己的權利。她討厭女人總是裝作自己什么也不懂的傻樣子,也討厭做“暈倒小姐”。甚至,她還在自己的守寡期公開和別人調(diào)戲打鬧,完全不顧他人的非議?;蛟S在她的意識當中,并不認為女性就應該固守成規(guī),就應該受到一些習俗的限制。她認為自己同樣擁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生活的權利,同樣能夠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來生活。
二、女性社會地位的現(xiàn)實狀況分析
第一,從女性地位的發(fā)展史來看,在以往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女性總是會被當作男人的一種附屬品,女性的幸福生活完全取決于丈夫?qū)ψ约旱膼邸T谥袊糯鷤鹘y(tǒng)當中,甚至還流行男尊女卑的錯誤偏見。這充分說明了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并且女性在社會生活中常常會受到很多禮教和習俗的禁錮,導致了女性無法和男性一樣獲得其他人的尊重,獲得獨立生存的自由。
第二,從女性在社會上的就業(yè)權利來看,哪怕是到了今天這樣一個開放的時代,女性在社會上的就業(yè)權利同樣是非常不受重視的,屢屢會有女性員工不被聘任的情況發(fā)生。抑或在工作過程當中,對于女性的要求苛刻。雖然在現(xiàn)當代社會,人們大力提倡男女平等,并且女性的地位相較于以往也有了一定的上升,但是仍然很難徹底根除女性地位較為低下,或者是女性在社會生活當中會受到某些歧視的這種弊端。
第三,從女性的自我意識方面來看,在現(xiàn)當代涌現(xiàn)了大批的獨立女性,這些女性無論是在事業(yè)還是在生活當中都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甚至有的女性在社會生活當中做出了比男性更為卓越的成就。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女性仍然受到傳統(tǒng)禮教的壓迫,在她們的思想意識當中,仍然習慣將自己看作家庭與男性的附屬品。雖然在日常生活當中已經(jīng)具備了獨立和自我的意識,但是一旦步入婚姻生活之后,往往會在婚姻生活當中迷失自我,一旦離開了家庭和男性,她們在現(xiàn)代社會當中就難以立足。現(xiàn)當代對于女性的歧視與禁錮這一類傳統(tǒng)思想還沒有完全清除;女性地位的提高,還需要女性進一步的意識覺醒,需要女性去進行不斷的抗爭。
三、《飄》中女性生存意識對現(xiàn)當代女性的影響
(一)自我意識的覺醒是女性人格獨立的先決條件
環(huán)境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如果一個處在特定環(huán)境當中的人能夠保持自我意識,那么就能夠去發(fā)揮改變所處環(huán)境的能力?!讹h》中的女主人公,雖然她沒有辦法憑借一己之力去改變當時社會所有女性的生存狀況,但是她憑借著自己的努力,主宰自己的生活,讓自己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歸根結底,就在于女主人公對于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看法,不論當時的社會背景和人們的認識是怎樣的,她始終能夠保持對自我的尊重,能夠保持對自我的相信。這也充分說明自我意識的覺醒才是女性獨立的先決條件。因此現(xiàn)當代女性一定要做到自我意識的覺醒,我們不僅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養(yǎng),同時在生活當中也要具備足夠的自我意識。就比如說,不論是在婚姻生活還是在家庭生活當中,女性都應該始終保持自己的興趣愛好,應該保持獨立的經(jīng)濟能力,而不能在家庭生活當中犧牲了自我,完全喪失了社會交際能力與工作能力。在任何時候,女性都應該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到自食其力,這樣才能避免成為男性的附屬品。
(二)注重自我物質(zhì)條件的滿足
物質(zhì)條件的滿足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和發(fā)展基本的條件,大多數(shù)女性在社會生活當中之所以會逐漸喪失獨立性,地位逐漸成為家庭的附屬品,就在于這些女性喪失了自我物質(zhì)條件滿足的能力。例如,當一個女性步入婚姻生活之后,全身心地去為家庭服務,甚至放棄了自己的工作,放棄了自己的社交圈。久而久之女性的生活就必須要依賴男性為其提供物質(zhì)基礎,一旦爆發(fā)了家庭矛盾,女性就會陷入到 非常被動的局面。甚至有的女性在步入家庭生活之前,在事業(yè)方面能夠獨當一面,在經(jīng)濟能力方面也非常獨立,但正是因為在家庭生活當中短暫的自我迷失,就導致了這些女性的人生軌跡從此改變。很多女性正是因為自我意識的覺醒尚未完成,最終成為不了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因此,女性意識的覺醒,不僅僅需要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存在的人,而不是男性和家庭的附屬品,還要意識到,自我物質(zhì)條件滿足的能力,才是女性獨立于社會的最基本條件。所以,無論是在工作當中還是在生活當中,為了任何原因都不能完全放棄自己的工作與社交圈,要始終保持自我物質(zhì)條件滿足的能力,這樣才能確保始終處于獨立生存,自我依賴的狀態(tài),也才能夠以自己喜歡的樣子生活。
四、結語
總而言之,《飄》中女主人公的獨立意識,在任何困境當中都始終保持自我信念的能力,正是小說作者對于女性意識與女性社會地位的思考。我們在探究這部小說當中的女性意識時,不僅僅需要去挖掘女主人公的生活經(jīng)歷,去探究女主人公的意識和信念,更要學會在主人公的經(jīng)歷當中去汲取經(jīng)驗,把女主人公那種獨立的意識和獨立的精神,攜帶到現(xiàn)當代的社會生存當中。作為一名現(xiàn)當代的女性,更是需要這種女性獨立的意識,一方面要始終堅信自己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另一方面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物質(zhì)條件滿足的能力,這樣才能夠確人格獨立,真正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