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道柏
眨眼之間,我的外祖母離開我們已經(jīng)兩年了,她的音容笑貌仍歷歷在目。我的外祖母名叫劉巧月,生前系鶴峰縣五里供銷社退休干部、老共產黨員。她1930年8月出生,四歲時成了孤兒,流落街頭,吃百家飯、穿百家衣,在左鄰右舍好心人的幫襯下艱難長大。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外祖母參加了工作,通過公私合營,將自己多年積攢下來的財產全部捐獻給了國家,光榮地成為供銷系統(tǒng)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在外祖母的帶領和艱苦努力下,鶴峰五里客棧越辦越紅火,為服務當?shù)亟?jīng)濟、服務群眾作出了貢獻。
1964年3月,恩施專區(qū)行署發(fā)出《關于學習鶴峰五里客棧的通知》?!锻ㄖ氛f,五里客棧是全區(qū)辦好社會主義商業(yè)的一個好榜樣,號召全區(qū)財貿戰(zhàn)線各單位和廣大職工向五里客棧學習。此后,五里客棧相繼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先進,名聲大噪,在全國、全省供銷、商業(yè)、財貿系統(tǒng)產生了廣泛影響。
而從1957年到1980年,五里客棧每一個前進的腳步,都與外祖母息息相關。我的外祖母也得到了組織的肯定,社會的認同,獲得了許多榮譽,受到過毛澤東、華國鋒的親切接見,兩次獲得過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供銷、商業(yè)、財貿系統(tǒng)勞動模范”“省級勞動模范”等光榮稱號。
整整23年,外祖母個人也好,客棧也好,始終保持著先進和模范的榮譽。全省財貿戰(zhàn)線發(fā)出了向劉巧月學習的號召。一時間,“向劉巧月同志學習”的標語鋪天蓋地,掛滿了城市的大街小巷?!翱蜅J莻€好客棧,經(jīng)理是個好管家”成了當時家喻戶曉的兩句話。這個“好客?!?,就是五里客棧;這個“好管家”,就是劉巧月。
1983年,帶著對工作的無限眷戀,外祖母積勞成疾不得不離開心愛的工作崗位,退休養(yǎng)病。她痛苦的心情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她多么還想為國家工作一段時間。退休后,她仍時刻關注單位的工作。
我的外祖母出生在舊社會、成長在新中國,通過新舊社會對比,更加堅定了跟共產黨走、建設社會主義的信念和激情。她是新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見證者、親歷者、參與者,她的成長伴隨著祖國的蒸蒸日上、繁榮昌盛。
外祖母發(fā)自內心地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是黨和組織培養(yǎng)了她、造就了她。是黨給了她工作機會,對黨的恩情說也說不完,她對這來之不易的工作倍加珍惜,常常半夜睡,五更起,挑燈夜戰(zhàn)是常態(tài)。她把無限的革命熱情投身到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yè)中去,無論是百廢待興的解放初期、還是在和平建設年代,她始終初心不改,任勞任怨、兢兢業(yè)業(yè),忘我工作。
外祖母不計較個人得失、名利,從來不向組織講條件、提要求,哪怕是因改革的需要,外祖母的退休待遇受到影響、唯一的女兒也下了崗,但她堅決不向組織提要求。有人說她“傻”,她一笑了之。因孤兒出身,是社會上這么多好心人幫助了她,她常懷感恩之心、樂于助人,樂善好施,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2019年8月,外祖母帶著對美好生活、對親人的不舍離開了我們,雖然沒有留下什么物質財富,但卻給我們留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并將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接過接力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