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彬
4月下旬,黑龍江省2020至2021供暖季結束。對于家住黑龍江省海倫市前進鎮(zhèn)的劉女士一家,剛剛過去的冬天是溫暖的?!?000多塊錢的爐子,政府給補1800塊,能燒水做飯、燒炕取暖。關鍵燒的都是自己家地里出的秸稈、苞米瓤子(玉米芯),一分錢不用花。”
去年劉女士家裝上了政府部門推廣的秸稈直接燃燒供暖的專用爐具,購買爐子有補貼、秸稈就地取材,不用花錢買散煤來燒了,既經濟又干凈。
2020年12月,國家能源局在關于清潔取暖大力推進“煤改生”建議的答復中提出:“生物質能供暖綠色低碳、經濟環(huán)保,是重要的清潔供暖方式。我國農作物秸稈及農產品加工剩余物、林業(yè)剩余物等資源較為豐富,因地制宜發(fā)展生物質能供暖,可以為具備條件的縣城、人口集中的建制鎮(zhèn),以及大氣污染防治非重點地區(qū)的農村提供清潔供暖,具備良好的環(huán)境效益和綜合效益。”
作為我國的“糧倉”,黑龍江每年產生秸稈1.3億噸,秸稈綜合利用近年來成為地方政府工作的重點領域。秸稈等生物質供熱替代燃煤,能在不帶來額外碳排放的同時減少污染物排放、遏制秸稈露天焚燒。不僅如此,生物質作為唯一的“零碳”化石燃料,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后,其意義更加凸顯。
然而,生物質供熱這條“一舉多得”的綜合利用路徑,具體落實起來卻并非易事。
生物質供熱整體分為兩種技術路線,即收儲打包后直接燃燒的直燃路線和將生物質材料加工處理后再進行燃燒的成型燃料路線。其中,成型燃料路線由于碳排放水平更低,一直是政策推動的主要方向。據了解,使用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代替舊有燃煤鍋爐,在哈爾濱等中心城市推廣較為順利,但在農村地區(qū)卻犯了難。
“原先推生物質壓塊燃料,發(fā)現有的老百姓環(huán)保檢查時燒生物質,檢查人員一走又用這個爐子接著燒煤。”黑龍江某生物質鍋爐企業(yè)負責人透露,“后來又研發(fā)了顆粒燃料,小型的顆粒配套專用的爐具,散煤塊放不進去,地方上對這種不能燒散煤的鍋爐十分鼓勵。但由于很多農戶反映這種爐子不好用、不愿用,地方政府就認為這種技術路線還不成熟?!?/p>
“顆粒燃料在農村地區(qū)推廣難,主要的問題在于使用成本?!痹撠撠熑烁嬖V記者,“如果用秸稈制作顆粒燃料,需要將秸稈粉碎,能耗高的同時大量增加成本,經濟性較差。目前制作顆粒燃料的原料以木質素為主,一旦本地原料無法滿足需求,需要從外地采購,成本同樣會增加?!?/p>
不僅如此,這些高價顆粒燃料的原材料,正是農戶田間地頭生長出來的,經過道道儲運、層層加工,附加值越來越高,價格也一路飛升。低價賣出的“廢料”現在卻要用數倍的價格買回來,農戶自然難以接受,因此生物質顆粒燃料鍋爐一度呈現出“買得起、用不起”的尷尬局面。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yè)內專家直言:“無論是顆粒燃料、壓塊燃料還是打捆直燃,都有其最適宜的應用場景,技術本身并沒有絕對的優(yōu)劣,關鍵是要把好的技術用在對的地方。因地制宜不能成為一句空話?!?h3>環(huán)保與取暖要尋求平衡
從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生物質燃料的利用不產生額外的二氧化碳,但卻不可避免地生成氮氧化物和煙塵。排放問題也成為發(fā)展生物質供熱鍋爐的爭議點。
中國農村能源行業(yè)協會爐具專委會清潔取暖專家委員會郝芳洲指出:“田間地頭的生物質燃料直接燃燒,污染物排放必然比成型燃料要高,這是不爭的事實,但農村供熱應該在控制污染物排放和滿足溫暖過冬兩個問題之間找到平衡點。根據不同用戶群體在供熱穩(wěn)定性、環(huán)境承載力、經濟可承受程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差異化地制定切合實際的標準,不能簡單地把城市供熱的思路硬搬到農村、把企事業(yè)單位供熱的思路硬搬到農戶。”
農業(yè)農村部農業(yè)生態(tài)與資源保護總站相關測算顯示,雖然與“煤改電”“煤改氣”相比,污染物排放還偏高,但從遼寧、黑龍江、山東等地試點情況來看,“煤改生物質”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優(yōu)于《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與使用燃煤相比,可減排顆粒物5%、二氧化硫86%、氮氧化物50%,污染物排放明顯降低。
南京林業(yè)大學教授周建斌直言,生物質供暖從解決秸稈利用的角度看,就已經為環(huán)保作出了貢獻?!皬奶寂欧诺慕嵌葋碚f,秸稈腐爛本身產生的甲烷,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數十倍,達標的生物質鍋爐燃燒的排放對環(huán)境的影響相比之下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現在有些地方強制要求生物質鍋爐達到超低排放標準,我認為并不合理?!?/p>
對此,郝芳洲建議,農村分散采暖地區(qū)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應根據經濟承受能力等因素進行分級、制定相應的標準,精準施策,切忌脫離實際、搞“一刀切”。
“一些省份在制定清潔取暖政策時,提出暫不具備煤改氣、煤改電條件的,可使用潔凈煤、生物質等,生物質供熱的優(yōu)先級明顯較低。而地方在具體執(zhí)行時也對自己究竟具不具備煤改氣、煤改電條件感到困惑,生物質供熱也因此受限?!鄙鲜鰳I(yè)內專家指出,“過去五年為了空氣污染治理,鼓勵煤改氣、煤改電?!奈迤陂g要面向低碳,希望國家能夠針對農村清潔取暖出臺更多生物質供暖的實施細則,畢竟分散的農村取暖問題才是北方清潔取暖真正的難點和痛點。”
(《中國能源報》2021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