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衛(wèi)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向世界鄭重承諾,為了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自此以后,習近平主席多次在各種國際會議和中央工作會議上反復強調這個決心,并實施布局中國實現這一目標的路線圖等措施。如2020年9月30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2020年11月17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2020年11月22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以及在十九屆五中全會《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21年2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等,明確了中央已把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納入生態(tài)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列為新一年度和中長期的重點任務之一。
中國鋼鐵工業(yè)是支撐國民經濟發(fā)展的基礎和支柱,鋼鐵行業(yè)碳排放占中國各行業(yè)碳總排放的15%,是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點行業(yè)。2020年中國粗鋼產量已達10.65億噸,占全球年鋼產量的50%以上。目前,占中國鋼鐵生產90%的高爐-轉爐長流程工藝,都離不開燒結這個關鍵環(huán)節(jié),而燒結工序廢氣排放量占鋼鐵行業(yè)廢氣排放總量的50%左右,同時氧化硫、氧化氮、二 英的排放,分別占行業(yè)排放總量的約70%、48%和90%左右,因此,燒結工序煙氣的治理已成為實現鋼鐵行業(yè)碳達峰、碳中和的難點和重點。
在全社會啟動碳達峰、碳中和任務目標之時,鋼鐵行業(yè)承受著眾矢之的巨大壓力,但這些年來行業(yè)也一直在污染物治理、煙氣減排與環(huán)境保護方面下功夫、采取行動,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潛心研發(fā)與工程實踐,依靠技術創(chuàng)新取得了顯著的科學與工程實踐成果。幾十家鋼鐵企業(yè)煙氣排放已經達到國家超低排放標準,成為國家級3A級景區(qū)和4A級景區(qū)。燒結煙氣全流程減排技術成為鋼鐵企業(yè)實現綠色低碳生產的主要技術抓手,也是2030年前各鋼鐵企業(yè)實現綠色低碳生產的主要技術路線。
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既需要頂層設計、政策推動、法規(guī)配套,更需要各行業(yè)的具體落實。降低二氧化碳等氣體排放實現綠色低碳,將成為中國自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勝利后,又一個舉全國之力的重點工作。
由國家燒結球團裝備系統(tǒng)工程技術中心主任葉恒棣主編的《鋼鐵燒結煙氣全流程減排技術》一書,從煙氣產生機理、減排技術、凈化工藝與設備、整體工程解決方案與工程應用等方面,全方位闡述了減少鋼鐵生產煙氣排放大戶————燒結工序煙氣排放的技術突破。該書介紹了葉恒棣帶領下的研發(fā)團隊,依托國家燒結球團裝備系統(tǒng)工程技術中心,經十幾年研究與實踐,在燒結機漏風率治理、煙氣循環(huán)燒結技術、清潔燒結技術、煙氣凈化技術及其組合應用技術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技術突破。其燒結煙氣超低排放工藝路徑,實現了將進入燒結設備的碳素物質、鐵素物質與空氣經低碳節(jié)能技術,轉化為高爐的原料燒結礦,以及硫的資源化利用、氮化物資源化分解、二 英無害化分解、重金屬的微量化固態(tài)富集、預熱的回收利用和排產潔凈的空氣的結果。正如冶金領域專家殷瑞鈺院士為這本書作序中指出的:“本書將這些新技術的原理、工藝及裝備、工程應用系統(tǒng)總結出來,可供相關單位參考、推廣應用,進而對中國鋼鐵工業(yè)的綠色發(fā)展做出貢獻?!?/p>
這些組合應用技術已達到環(huán)保部2018年公布的《鋼鐵行業(yè)污染物超低排放標準》,并成功應用于國內外工程項目。如率先應用于致力于建設成為綠色鋼鐵生產“夢”工廠、目前世界上鋼鐵年產量最大、生產技術最先進的寶武鋼鐵公司的湛江生產基地、韶鋼基地與寶鋼本部的500m2以上大型燒結機設計與生產上,還應用于日本住友金屬和歌山燒結工程中,為鋼鐵行業(yè)超低排放改造,實現綠色低碳生產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中國寶武集團董事長陳德榮在2021年2月20日對外宣布:寶武集團將于2023 年實現碳達峰,2025年實現碳排放降低30%目標,2050年實現碳中和,其底氣來自于包括煙氣減排等各項先進技術的支撐。作者團隊研發(fā)的煙氣減排組合應用技術,已于2018年獲得國家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20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待頒獎)。
向鋼鐵行業(yè)介紹這種既要保障生產,又能降低鋼鐵生產中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二噁英、粉塵與揮發(fā)有機物等各種破壞環(huán)境、影響人體身體健康的煙氣與污染物的煙氣減排組合實用技術,保衛(wèi)我們的藍天與人民的身體健康,是作者與出版者出版這本書的初衷。該書的技術內容對標國際、國家煙氣排放標準,強調工程性與實用性,具有理論與技術的先進性、生產工程的實用性,是實現鋼鐵綠色低碳生產的先進技術與裝備,是鋼鐵行業(yè)、乃至中國按期實現對世界承諾目標的技術支撐。書中所展示的工藝流程圖豐富詳盡,設備工程應用效果圖清晰,數據分析細致,各章參考文獻與正文一一對應,利于專業(yè)讀者研讀;書的總體設計與時俱進,書眉采用雙頁章標題、單頁節(jié)標題設計,方便讀者檢索閱讀;封面采用雅光紙勒口設計,簡潔大方,增加書的信息量;書中配有融媒體資源,讀者掃描書中的二維碼,即可在線閱讀相關的數字資源,擴展信息量。
2021年2月2日,國務院發(fā)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huán)發(fā)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中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tǒng)性變革,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tài)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
戰(zhàn)鼓已經擂響,鋼鐵行業(yè)要為實現中國碳達鋒與碳中和的目標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