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蘭,劉華之
(1.贛州市腫瘤醫(yī)院放療科,江西 贛州 341000;2.贛南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院感科,江西 贛州 341000)
宮頸癌是婦科常見的一種生殖道惡性腫瘤疾病,宮頸癌的高危因素有過早性行為、多個性伴侶、早婚早育、多產、吸煙、HIV 感染等,主要治療方法有放化療、手術治療,常用的化療方法是新輔助化療,但部分療效不佳[1]。中醫(yī)認為宮頸癌屬于婦科“瘕瘕”“崩漏”等范疇,因肝郁氣滯致濕熱瘀毒而發(fā)病,因此,臨床治療需遵循補益正氣、活血化瘀、清熱去濕原則[2]?;诖耍狙芯恐荚谔骄繀④我至龇铰?lián)合新輔助化療對中晚期宮頸癌患者免疫功能及預后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94 例中晚期宮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每組47例。對照組年齡35~65歲,平均年齡(49.27±3.45)歲;宮頸癌FIGO 分期:Ⅱ期26 例,Ⅲ期21 例。觀察組年齡35~66 歲,平均年齡(50.58±3.67)歲;宮頸癌FIGO 分期:Ⅱ期27 例,Ⅲ期20 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宮頸癌診斷與治療指南(第四版)》[3]中宮頸癌診斷標準;②均符合宮頸癌FIGO 分期[4]中Ⅱ期、Ⅲ期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原發(fā)腫瘤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③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④精神疾病、依從性差者;⑤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
1.3 方法 對照組行新輔助化療:化療前6 h,肌注4 mL 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吉林省華威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2418,規(guī)格:1 mL∶5 mg),化療前30 min,口服0.2 g西咪替丁片(廣東沙溪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3767,規(guī)格:0.2 g),口服50 mg 鹽酸苯海拉明片(陜西新豐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61020173,規(guī)格:25 mg);化療方法:紫杉醇注射液(四川寶鑒堂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6119,規(guī)格:5 mL∶30 mg)靜脈滴注,150 mg/m2,24 h后,給予順鉑注射液(云南植物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3021740,規(guī)格:2 mL∶10 mg)靜脈滴注,70 mg/m2,每周 5 次,4 周為 1 個療程。治療期間給以水化、止吐藥物、利尿藥物等。在對照組基礎上,觀察組采用參芪抑瘤方治療,方劑組成有:浙貝母、山慈菇各20 g,當歸、黃芪、苦參各15 g,水煎至500 mL,分早晚兩次服用,每次250 mL。兩組均持續(xù)治療12周。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免疫功能: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2 周后抽取兩組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取血清,采用流式細胞儀測定自然殺傷細胞(NK)、成熟T淋巴細胞(CD3+)、誘導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CD4+)水平。②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為:腫瘤病灶全部消失,并維持1 個月為完全緩解;腫瘤體積縮小>30%,并維持1 個月以上為部分緩解;腫瘤體積縮?。?0%或腫瘤體積增加<20%為疾病穩(wěn)定;腫瘤體積增加>20%為疾病進展;總有效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③比較兩組遠期療效:對患者隨訪3年,統(tǒng)計3年存活率及腫瘤轉移情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NK 細胞、CD3+、CD4+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65.96%)高于對照組(40.4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遠期療效比較 觀察組3 年存活率高于對照組,腫瘤轉移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近年來,宮頸癌發(fā)病率逐年上升,且趨于年輕化,嚴重危害女性身體健康。由于宮頸癌早期無明顯癥狀,因此,多數患者確診時已處于疾病中晚期,錯失最佳手術治療時機,多數患者采用放化療治療,該病目前臨床化療方案多樣,制定合適的化療方案對減少化療不良反應、提高療效具有重要意義[5-6]。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注:NK,自然殺傷細胞;CD3+,成熟T 淋巴細胞;CD4+,誘導性T 細胞/輔助性T細胞
CD4+31.85±5.72 32.06±5.13 0.187 0.852 30.38±5.29 34.68±6.07 3.661 0.00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組別對照組(n=47)觀察組(n=47)t值P值對照組(n=47)觀察組(n=47)t值P值NK細胞15.89±3.67 16.13±3.19 0.338 0.736 16.12±4.01 19.16±4.14 3.616 0.001 CD3+62.78±7.25 63.02±7.04 0.163 0.871 62.17±7.16 68.76±7.88 4.243 0.000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表3 兩組遠期療效比較[n(%)]
新輔助化療是在手術、放療前所做的全身化療,目的是縮小腫塊、及早殺滅轉移癌細胞,以利于后續(xù)的手術、放療等。紫杉醇可影響癌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促進癌細胞自主凋亡,達到抗腫瘤的目的;順鉑是一種含鉑的抗癌藥物,可與癌細胞DNA 結合,引起交叉聯(lián)結,從而破壞DNA 的功能,并抑制細胞有絲分裂,達到抗癌的目的[7]。中醫(yī)認為,宮頸癌發(fā)病內因為情志所傷,肝郁氣滯,沖任損傷,肝、脾、腎諸臟虛損;發(fā)病外因為外受濕熱,或積冷結氣,血寒傷絡,瘀阻胞絡等,臨床治療應以補益正氣、活血化瘀、清熱去濕為主要原則。參芪抑瘤方中浙貝母和山慈菇具有清熱解毒、消壅散結的功效;當歸具有調經止痛、補血活血的功效;黃芪具有補氣固表、利尿的功效;苦參具有清熱燥濕、利尿的功效?,F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芪對機體免疫力具有調節(jié)作用,可促進干擾素合成,進而達到抗病毒的作用;同時可抑制自由基產生、清除過剩自由基,達到抗氧化、保護細胞的目的;此外還具有擴張血管、增加腎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8]。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NK細胞、CD3+、CD4+水平、3年存活率均高于對照組,腫瘤轉移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參芪抑瘤方聯(lián)合新輔助化療治療中晚期宮頸癌效果確切,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參芪抑瘤方聯(lián)合新輔助化療治療中晚期宮頸癌患者效果確切,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腫瘤轉移發(fā)生率,提高患者存活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