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松
(淮南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顧橋煤礦,安徽 淮南232001)
1613(1)工作面位于顧橋礦南三11-2 采區(qū),為南三采區(qū)首采面。工作面可采長度1525m,面長240m,平均煤厚2.9m,工作面上限標高-600~-700m,煤層傾角1~4°,實測該區(qū)域最大原始瓦斯壓力0.58MPa,最大原始瓦斯含量5.5m3/t,煤層透氣性差,為了防止工作面在回采過程中出現(xiàn)瓦斯超限事故,進一步保證安全生產(chǎn),對該面實施了瓦斯抽采措施。為提高煤層透氣性和工作面瓦斯治理效率,在1613(1)工作面軌道順槽施工6 個順層水力壓裂增透試驗孔,單孔最大注水量102.74m3,平均注水量70.8m3/孔,并對壓裂效果進行了考察。
1613(1)軌道順槽壓裂鉆孔及普通抽采鉆孔布置示意圖如圖1 所示。將1613(1)軌順分為壓裂區(qū)和未壓裂區(qū)來進行壓裂效果、壓裂半徑的考察,前200m 范圍內(nèi)(壓裂區(qū))壓裂孔間距50m,中間940m范圍(未壓裂區(qū))鉆孔提前施工完畢,未進行壓裂,后400m 范圍(壓裂區(qū))壓裂孔間距100m。
圖1 壓裂鉆孔及普通鉆孔布置平面布置圖
壓裂鉆孔孔深120m,采用“三堵兩注”囊袋封孔工藝,封孔深度為30m,封孔示意圖如2 所示。囊袋使用特效水泥,注漿壓力不低于2MPa,中間注漿段采用標號32.5 水泥,注漿壓力不低于6MPa。
自2016 年6 月開始進行順層鉆孔水力壓裂工作,已累計完成注水鉆孔6 個。各單孔注水量、注水壓力見表1。
表1 壓裂鉆孔統(tǒng)計表
11-2 煤原始含水率約為2.3%,通過壓裂后煤層含水率的變化情況來考察有效壓裂半徑,以2#壓裂孔為研究對象,在距離2#壓裂鉆孔每隔5m 共施工了6 個考察鉆孔,含水率測試情況見表2,按含水率4%為標準,確定壓裂有效半徑為25m。
表2 檢驗鉆孔含水率統(tǒng)計表
如圖3 所示,壓裂注水1#、2#鉆孔,其中1#孔注水22.2t,2#孔注水102.74t,根據(jù)瞬變電磁探測順層方向結(jié)果顯示:1#孔左側(cè)傾向方向10~65m 范圍有一相對低阻富水區(qū),走向范圍左側(cè)0~18m 范圍、右側(cè)0~7m 范圍有一相對低阻富水區(qū),2#孔左右兩側(cè)傾向方向10~80m 范圍有一相對低阻富水區(qū),走向范圍左側(cè)0~30m 范圍、右側(cè)0~15m 范圍有一相對低阻富水區(qū),沿鉆孔鉆進方向遠端未發(fā)現(xiàn)有明顯相對低阻富水區(qū)及導水通道??梢娝沧冸姶沤Y(jié)果與煤層含水率測定結(jié)果基本吻合,順層壓裂鉆孔傾向影響范圍為80m,走向有效半徑為25m。
圖3 壓裂鉆孔瞬變電磁探測圖
通過鉆孔徑向法來計算煤層透氣性系數(shù),即壓裂鉆孔在水力壓裂前進行原始瓦斯壓力的測定,當壓力穩(wěn)定于最高值后,拆除壓力表,開始自然排放瓦斯,并隔一定時間測定鉆孔內(nèi)的瓦斯流量,而后計算煤層透氣性系數(shù)。然后采用同樣的方法測定壓裂后的煤層透氣性系數(shù)(表3)。通過考察1#、2#、6#壓裂孔在壓裂前、后的透氣性系數(shù)變化情況可知,采用水力壓裂增透技術后,煤層透氣性系數(shù)提高1 倍以上。
表3 透氣性系數(shù)測定結(jié)果
將壓裂區(qū)域和未壓裂區(qū)域鉆孔分開計量,如圖4 所示的2016 年8 月至10 月的抽采量變化趨勢可知,壓裂區(qū)域的瓦斯抽采效果顯著提高。
圖4 壓裂區(qū)域和未壓裂區(qū)域鉆孔抽采純量對比
未壓裂區(qū)域共計合茬抽采鉆孔144 個,單元平均濃度10%,抽采純量1.1m3/min,平均百孔抽采純量為0.76m3/min。壓裂區(qū)域共計合茬抽采鉆孔42 個,單元平均濃度25%,抽采純量0.53m3/min,平均百孔抽采純量為1.26m3/min,壓裂區(qū)域的百孔抽采純量提高了65.7%。
6.1 煤層含水率測試結(jié)果表明水力壓裂走向有效半徑為25m,與瞬變電磁法測試結(jié)果一致。
6.2 與未壓裂區(qū)域相比,壓裂區(qū)域煤層透氣性系數(shù)從0.0545~1.4787 m2/(MPa2·d),提高至0.1149~3.1829m2/(MPa2·d),提高了1 倍以上;平均百孔抽采純量從0.76m3/min 提高至1.26 m3/min,提高了65.7%,抽采效率明顯提升。
6.3“三堵兩注”囊袋封孔工藝對于壓裂鉆孔封孔具有良好的封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