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克錦
迪拜公主出逃,最近再次引發(fā)國際關注,不僅驚動了聯(lián)合國,還扯出了印度政府、英國商人、意大利公司之間的一樁軍火案。案中案不僅讓人們看到了迪拜王室的一些“隱私”,也讓人們看到了軍火交易腐敗的復雜性和普遍性。
迪拜公主冒險出逃
提到迪拜,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豪”;提到迪拜公主,反應則是“美”。2018年,一位來自迪拜王室、名叫拉蒂法的公主,吸引了許多人的視線??墒?,她突然被關注的原因,并不是以往媒體關注的容貌和穿著。
拉蒂法是一位試圖出逃卻陷入困境的落難公主。2018年3月,一段長達39分鐘的自拍視頻突現(xiàn)網(wǎng)絡。視頻中的姑娘焦慮地望著鏡頭,介紹自己是阿聯(lián)酋副總統(tǒng)兼總理、迪拜酋長阿勒馬克圖姆的女兒。阿聯(lián)酋,全稱是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是由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和阿治曼6個酋長國組成的聯(lián)邦國家。現(xiàn)年72歲的阿勒馬克圖姆被稱為“迪拜神話”的締造者,身價達40億美元。
日前,拉蒂法疑似被囚禁的視頻曝光,世界多國呼吁聯(lián)合國介入調查。隨后,聯(lián)合國方面表示,已向阿聯(lián)酋就迪拜公主囚禁一事提出質詢。這位迪拜公主的下落,不僅驚動了聯(lián)合國,還牽扯出印度政府、英國商人、意大利公司之間的一樁軍火案。
拉蒂法說,她和姐姐沙姆薩多年來一直遭到父親的監(jiān)禁和虐待。2018年2月,在芬蘭人蒂娜的陪同下,拉蒂法經(jīng)由安曼(約旦首都)乘游艇逃至印度果阿,并準備從那里飛往美國,不料被印度特種部隊登艇帶走。拉蒂法后來偷偷拍了視頻并流傳出來。視頻中,她稱自己被那些人綁架,并被下了藥。
聯(lián)合國前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愛爾蘭前總統(tǒng)瑪麗·羅賓遜在2018年底受迪拜王室邀請,前往迪拜探望拉蒂法,隨后對媒體說,拉蒂法“是一個問題女青年”。但在2019年,阿勒馬克圖姆的二王妃哈雅逃離迪拜,經(jīng)由德國到英國,在那里向丈夫提出離婚,間接證實了拉蒂法的不幸遭遇。
2021年2月,羅賓遜公開認錯,但也改變不了拉蒂法的處境。盡管迪拜方面說她活得很好,但聯(lián)合國某位人權官員在3月5日表示,迪拜方面還沒有提供拉蒂法仍然活著的證據(jù)。
為何放棄奢華的王室生活,選擇出逃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蒂娜稱:“拉蒂法公主曾表示,寧愿死在游艇上,也不愿再回到迪拜?!崩俜ǖ牧硪晃慌笥岩脖硎?,“拉蒂法公主下定決心要離開迪拜,她曾表示為此愿意承擔任何風險,因為她已經(jīng)受夠了在迪拜的生活”。
在出逃前錄制的視頻中,拉蒂法稱,大家看到這個視頻時,她要么已經(jīng)死了,要么就處于“非常糟糕的境地”。她表示,“此前我曾試圖出逃但失敗了,被抓回后被關押起來受折磨3年。若是此次出逃失敗,我將面臨更嚴重的后果”。出逃失敗后,她再未曾公開露面。
其實,拉蒂法不是第一位試圖逃離迪拜卻失敗的公主。據(jù)英國《衛(wèi)報》報道,拉蒂法的姐姐沙姆薩2000年曾逃往英國一個多月,但隨后在劍橋街上被抓,其父下令將她強行帶回迪拜。
迪拜公主們?yōu)楹畏艞壣萑A的王室生活,冒險選擇出逃呢?其實,她們有自己的難言之隱。拉蒂法將迪拜視為“金色的牢籠”,稱自己在迪拜完全沒有自由,就像一個“囚犯”,一直被監(jiān)視著、跟蹤著。
在BBC(英國廣播公司)的紀錄片《逃離迪拜:失蹤公主之謎》中,人權觀察組織研究員貝根稱:“迪拜的法律規(guī)定,女性從屬于她們的丈夫。法律允許男性懲罰甚至毆打他們的妻子或是子女。若是一位女性被家人認為‘狂野,他們可以限制她的自由、懲罰她,直到她改變自己的行為。”
另據(jù)報道,在身為迪拜酋長的父親眼中,這些公主們并不是親密無間的家人,她們每兩三年才能見父親一面。有的公主不是由酋長撫養(yǎng)長大。拉蒂法僅十個月大的時候,就被強行從生母身邊帶走,交由酋長的妹妹養(yǎng)育。直到拉蒂法長大后,才被告知真相,她才能夠與母親團聚。
此外,迪拜公主們往往都是王室用以聯(lián)姻的政治工具。公主們到一定年紀后,就要被迫嫁給其他王公貴族,成為王室維護自己權力的工具,完全沒有婚姻自由的權利。
印度為何要派特種部隊去抓迪拜公主
此外,外界在關心迪拜公主命運的同時,很多人都在譴責印度:為什么要派遣特種部隊去抓人?印度官方各個機構被問到此事時,都回答“不知道有此事”。但媒體和聯(lián)合國有關機構的調查顯示,印度政府不僅知道此事,而且行動可能得到總理莫迪的同意。
原因是,印度政府想用拉蒂法“換”身在迪拜的英國軍火商人克里斯蒂安·米歇爾。后者介入了2010年印度政府從意大利阿古斯塔·韋斯特蘭公司采購12架直升機(在英國制造)的大單。據(jù)說此人吃回扣高達4100萬英鎊(約3.7億元人民幣),東窗事發(fā)后便躲到迪拜避難。
莫迪政府對軍火案窮追不舍,恰好此時迪拜公主從印度逃亡,迪拜和印度政府就達成“以人換人”的密約。拉蒂法被帶回迪拜后,迪拜警方就將“正在騎自行車鍛煉”的米歇爾抓捕,并引渡到印度。
不過,印度這么做也惹上了麻煩。米歇爾通過律師聲稱,自己到印度后受盡折磨,第一個月每天受審時間不少于21小時。聯(lián)合國的“任意拘捕問題工作組”在調查后發(fā)表聲明譴責印度,要求立即釋放米歇爾。印度對此只表示,聯(lián)合國“偏聽偏信”,自己“甚為遺憾”。
案中案讓人感慨良多:迪拜公主向往基本的人權自由,結果換來的卻是生死未卜。拉蒂法出逃未遂,也讓人們看到了迪拜王室的一些“隱私”。
至于米歇爾,則讓人們看到了軍火交易腐敗的復雜性和普遍性。
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前幾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貿易中的腐敗,大概有40%與軍火采購有關。軍購腐敗,多為發(fā)達國家的軍火公司向不發(fā)達國家的政府官員行賄。此類案件層出不窮,也讓米歇爾這樣的中間人“前赴后繼”,大發(fā)橫財。
(《看世界》202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