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濤,秦曉亮,李志偉,彭繼樂
(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550081)
龍灘水庫位于廣安市前鋒區(qū)桂興鎮(zhèn)境內,壩址位于桂興鎮(zhèn)大店村龍灘子峽谷口,距廣安中心城區(qū)約40 km,距前鋒火車站約10 km。大壩至廣安市區(qū)有省道S304、縣道X167、XX18公路相通,渠道沿線縣道X167、縣鄉(xiāng)道XX16等道路與外界相通,對外交通較為方便。
龍灘水庫是一座以農(nóng)業(yè)灌溉、鄉(xiāng)村供水、發(fā)電等綜合利用中型水利工程,樞紐工程屬Ⅲ等中型工程,主要建筑物為3級,次要建筑物為4級。水庫校核洪水位428.80 m,總庫容3010萬m3,正常蓄水位425 m,正常蓄水位以下庫容2645萬m3,死水位381 m,死庫容200萬m3,興利庫容2445萬m3。樞紐工程包括攔河大壩、壩身泄洪系統(tǒng)、取水隧洞、渠首電站及皮子槽河庫區(qū)巷道防滲工程。
攔河大壩為拋物線型碾壓混凝土雙曲拱壩,壩頂高程430.00 m,最大壩高85 m,壩頂弧長219.97 m,壩頂寬7.0 m,壩底厚21.50 m。壩身泄洪系統(tǒng)由4個溢流表孔和1個底孔組成,溢流表孔堰頂高程為425.00 m,底孔進出口底板高程為373.00 m,出口孔口為3 m×3 m(寬×高),設置弧形工作閘門。
取水隧洞布置于大壩左岸,由取水口、隧洞、壓力鋼管等組成,引水線路全長160.46 m。取水口采用岸塔式布置,底板高程376.00 m;隧洞全長122.20 m,由上部上平段與斜井段組成,水平段長99.16 m,斜井段長23.04 m;隧洞后接壓力鋼管,主管經(jīng)岔管分出三條支管,其中兩條支管接入廠房供發(fā)電,另一條支管下放水流進入尾水渠。
渠首電站主廠房尺寸26.5 m×10 m×12.47 m(長×寬×高),廠內布置兩臺單機容量為0.5 MW的水輪發(fā)電機組和放水管錐形閥,機組安裝高程362.00 m。
龍灘煤礦巷道在EL310 m橫穿皮子槽河,為保證水庫蓄水后此段巷道不受滲漏影響,采用四道交叉的防滲帷幕將巷道封閉,截斷地下水向巷道滲漏的通道。在巷道左右側上方平行于巷道布置兩條灌漿隧洞,灌漿隧洞底高程330 m,每條長度均約1158 m,灌漿隧洞為城門洞型,斷面尺寸選擇為3 m×3.9 m(寬×高)。
根據(jù)工程地形地質條件、區(qū)域水文特性及樞紐工程建筑物布置對本工程導流方式進行比較分析。
(1)地形、地質條件:壩址位于龍灘子峽谷入口河段。龍灘子匯河口段地勢開闊,兩岸坡相對較緩,多有覆蓋層分布;自壩址附近進入峽谷,兩岸坡急劇變陡。壩軸線位于河流自SWW向轉為NWW向附近,枯期河水位高程361.5 m,河水面寬12 m~18 m,水深0.2 m~1.0 m,河床寬15 m~20 m,正常蓄水位425.00 m高程時河谷寬136.0 m。
壩軸線附近出露雷口坡組第二段第一層(T2l2-1)至第三層(T2l2-3)薄~中厚層夾極薄層泥質灰?guī)r、白云質灰?guī)r、泥灰?guī)r、灰?guī)r夾鈣質頁巖、泥巖;拱壩軸線壩基段及壩肩段均位于雷口坡組第二段(T2l2-1~2-2)地層內,其中拱冠段緊靠兩地層分界線布置。河床覆蓋層為沖積砂、卵礫石層。
(2)水文特性:龍灘河流域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qū),主汛期為5月~9月。暴雨發(fā)生在5月~10月,大暴雨多發(fā)生在6月~7月,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與暴雨同步。
洪水流量汛期及枯期差別較大,5年一遇洪水汛期流量234 m3/s,枯期流量14.9 m3/s。
根據(jù)鄰近長灘橋水文站實測洪水資料分析,年內最大洪水多出現(xiàn)在5月~10月,其中尤以6月~7月居多。龍灘水庫壩址以上集水面積65 km2,設計流域無實測水文資料,鄰近東灘河流域有長灘河水文站。
(3)樞紐工程由碾壓混凝土拱壩+左岸取水隧洞+左岸地面廠房組成。
綜合分析以上諸因素,由于壩址區(qū)河床狹窄,且兩岸高陡,局部近直立,采用大規(guī)模明挖山體形成明渠導流的方式顯然不合理,本工程壩址不具備分期導流和明渠導流的條件,宜采用圍堰一次攔斷河床、隧洞導流的方式。
根據(jù)建筑物布置、主體工程及施工強度等因素分析,取水隧洞從開挖至最后完工,需歷時28個月;從導流工程開挖至大壩基礎處理、壩體澆筑、金屬結構安裝、接觸灌漿完成、導流洞封堵共歷時39個月。庫區(qū)防滲工程從開始開挖至帷幕灌漿完成歷時38個月。因此本工程控制灌溉效益、機組發(fā)電工期的關鍵線路有兩條:①導流工程→大壩工程→下閘蓄水;②庫區(qū)防滲工程→下閘蓄水。根據(jù)本工程樞紐建筑物規(guī)模及施工總進度分析,結合樞紐特性和工期要求,對各個時段導流方案進行比較分析。
(1)采用5個月枯期時段(11月~3月)方案:為滿足施工總進度要求,第一年11月份截流后,緊接著開始圍堰堆筑、高噴板墻施工、大壩基坑開挖、基礎處理、壩體混凝土澆筑至360.00 m,超過灌漿廊道頂部2.1 m。汛期來臨后河床過流,大壩停止施工,二枯時段繼續(xù)澆筑壩體。
根據(jù)施工總進度安排,在一枯時段施工項目較多,工序繁雜,需要較長時段進行施工。11月份截流后,需進行圍堰堆筑及高噴板墻施工,11月底完成,月強度土石填筑17500 m3/月、高噴板墻2180 m/月;12月份開始基坑開挖,1月中旬完成基坑開挖,月強度土石方開挖29321 m3/月;1月中旬開始澆筑大壩找平混凝土,2月中旬完成找平混凝土施工,月強度3034 m3/月;2月中旬開始大壩基礎固結灌漿,至3月中旬完成固結灌漿,月強度6710 m/月,隨后開始澆筑大壩。大壩從345.00 m高程施工至壩體高程360.00 m,僅0.5個月時間,需澆筑15 m,同時還要完成高程354.00 m廊道施工,難度較大,現(xiàn)有施工水平很難達到。
(2)采用6個月枯期時段(11月~4月)方案:采用6個月枯期時段方案對以下三種情況進行分析比較。
1)一汛大壩停止施工、二枯時恢復上游圍堰:第一年11月份截流后,緊接著開始圍堰堆筑、高噴板墻施工、大壩基坑開挖、基礎處理、壩體混凝土澆筑至360.00 m,超過灌漿廊道頂部2.1 m。汛期來臨后河床過流,大壩停止施工。二枯時段恢復上游圍堰,繼續(xù)澆筑壩體。
大壩從345.00 m開始澆筑至壩體澆筑到壩頂高程430.00 m,跨越兩個枯期,實際可用的施工時間為8個月,可滿足施工總進度要求。
2)一汛大壩停止施工、二枯時不恢復上游圍堰:第一年11月份截流后,緊接著開始圍堰堆筑、高噴板墻施工、大壩基坑開挖、基礎處理、壩體混凝土澆筑至370.00 m(滿足二枯時段擋水要求)。汛期來臨后河床過流,大壩停止施工。二枯時段采用壩體臨時斷面擋水,繼續(xù)澆筑壩體。
該方案11月份截流后,需進行圍堰堆筑及高噴板墻施工,11月月底完成,月強度土石填筑17500 m3/月、高噴板墻2180 m/月;12月份開始基坑開挖,1月中旬完成基坑開挖,月強度土石方開挖29321 m3/月;1月中旬開始澆筑大壩找平混凝土,2月中旬完成找平混凝土施工,月強度3034 m3/月;2月中旬開始大壩基礎固結灌漿,至3月中旬完成固結灌漿,月強度6710 m/月,隨后開始澆筑大壩。大壩從345.00 m高程施工至壩體高程370.00 m,僅1.5個月時間,需澆筑25 m,同時還要完成高程354.00 m廊道施工,難度較大,現(xiàn)有施工水平很難達到。另外大壩在未完成接縫灌漿時擋水水頭達到24.1 m,也是一個不利條件。
3)一汛大壩不停止施工、二枯時不恢復上游圍堰:一枯時段需要完成圍堰堆筑及防滲施工、基坑開挖、壩基處理、壩體需上升至389.90 m(調洪演算),且同時要進行底層灌漿廊道、底孔施工,施工強度非常大,現(xiàn)有施工水平很難達到。
綜上分析比較,推薦一汛大壩停止施工、二枯時恢復上游圍堰方案。
(3)采用全年時段方案:全年導流方案采用隧洞導流,土石圍堰擋水,導流標準5年一遇(流量為234.0 m3/s),左岸導流洞采用城門洞型,洞徑5.0 m×7.0 m,上游水位376.50 m,上游圍堰高13.5 m。
采用全年時段導流,第一年11月截流后,可進行圍堰堆筑、高噴板墻施工、壩基開挖、壩基處理、壩體澆筑,一直到下閘蓄水。大壩全年時段可進行施工,不受汛期影響,大壩從基礎開挖至壩體混凝土澆筑完成施工時段為16個月,大壩工程(含導流工程)總工期33個月,壩體月平均上升10 m/月,施工強度符合目前施工水平,在可控制范圍以內,滿足施工總進度要求。
采用6個月枯期時段(11月~4月)方案和采用全年時段方案,施工導流對比見表1。
表1 6個月枯期時段導流和全年導流比較表
兩方案的優(yōu)缺點比較結果如下:
1)投資:全年導流方案導流工程費用比枯期導流方案增加約706萬元。
2)施工進度及工期:根據(jù)庫區(qū)防滲工程進度安排,庫區(qū)防滲工程工期為38個月;枯期導流方案在一汛(第二年5月~第二年10月共計6個月)不安排施工,第38個月月底,大壩工程、庫區(qū)防滲工程施工完成,第39個月下閘蓄水并進行導流洞堵頭施工;大壩工程(含導流工程)工期為39個月,樞紐工程總工期39個月;關鍵線路有兩條:①導流工程→大壩工程→下閘蓄水;②庫區(qū)防滲工程→下閘蓄水。
全年導流方案在一汛安排施工,大壩工程(含導流工程)工期全年導流方案比枯期導流方案少6個月;大壩工程工期為33個月,庫區(qū)防滲工程工期38個月,大壩在第33個月底施工完成,至第39個月月初(待庫區(qū)防滲工程完成)才下閘蓄水并進行導流洞堵頭施工;樞紐工程總工期39個月;關鍵線路一條:庫區(qū)防滲工程→下閘蓄水。
全年導流方案和枯期導流方案只對大壩(含導流工程)工期有影響,對整個樞紐區(qū)(含大壩、導流及庫區(qū)防滲工程)工期沒有影響。
3)全年導流方案在一汛大壩不停工,大壩施工連續(xù)性較強;枯期導流方案一枯由枯期圍堰擋水,一汛停止施工,根據(jù)施工進度安排及強度分析,大壩壩體澆筑月抬升高度10.6 m/月,施工難度不大,容易實現(xiàn)。
綜合分析兩種方案優(yōu)劣,采用全年時段導流與采用6個月枯水時段導流相比較,其導流工程規(guī)模及投資增加較多,只對大壩工程工期有影響(大壩工程只縮短6個月工期),對整個樞紐區(qū)工期沒有影響。因此采用6個月時段較優(yōu),本工程推薦枯期導流方案。
通過對上述5個月、6個月及全年三個時段導流進行比較分析,推薦采用枯期6個月即11月~次年4月導流時段施工。
龍灘水庫是一座以灌溉為主的水庫,該工程屬Ⅲ等中型工程。攔河大壩、取水建筑物等永久主要建筑物為3級,永久次要建筑物為4級。上游圍堰堰高6.5 m,庫容33.80萬m3,根據(jù)《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范》(SL 303-2004)表3.2.1的有關規(guī)定,導流建筑物級別為5級,采用隧洞導流,土石圍堰擋水,根據(jù)《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范》(SL 303-2004)第3.2.6條的規(guī)定,導流建筑物洪水標準可在5年~10年的洪水重現(xiàn)期內選取。
本工程導流采用枯期導流,導流時段為11月~次年4月,洪水設計標準選取洪水重現(xiàn)期為10年一遇(P=10%)和5年一遇(P=20%),相應洪峰流量分別為31.1 m3/s和14.9 m3/s,進行比較后選定導流標準。采用左岸導流洞方案洞徑2.5 m×3 m進行比較,具體參數(shù)見表2。
表2 施工洪水標準選取比較表
采用導流洞2.5 m×3.0 m導流,10年一遇和5年一遇洪水上游水位相差1.6 m,圍堰高差1.6 m;在滿足導流和施工要求的情況下,本著經(jīng)濟原則考慮,為節(jié)約工程投資,推薦導流標準采用5年一遇,流量14.9 m3/s。
龍灘水庫壩址區(qū)位于龍灘河峽谷河段之中,在河流寬度較小、枯期流量不大的情況下,設計過程中根據(jù)壩址地形地質、樞紐布置等實際情況,對導流方式進行定性分析,選定導流方式;采用不同枯期時段、全年時段進行比選,選定導流時段,進而確定導流建筑物級別和洪水標準,獲得最經(jīng)濟的施工導流設計方案。隨著中小型水庫建設的開展,施工導流布置場地變得越來越小,同時人們對施工導流方案的經(jīng)濟性要求越來越高,本文以龍灘水庫為例,通過對比分析,選取最經(jīng)濟的施工導流設計方案,值得類似工程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