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嘉豪
摘 ?要 ?紫砂陶刻是紫砂作品最主要的裝飾方式之一,它以紫砂坯體為載體,把詩、書、畫融入紫砂作品的主題表達中,較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藝術效果及人文內涵。如果說素面無飾是紫砂材質本色之美的話,那么紫砂陶刻裝飾則以獨特的形式特征與內涵容量提升了紫砂作品的表現(xiàn)力。紫砂陶刻雖然從屬于具體的紫砂作品,但其本身也有獨立的技藝規(guī)律與藝術特性,只有掌握了其內在規(guī)律,才能不斷提升陶刻技能,更好地服務于紫砂作品的裝飾與主題表達。
關鍵詞 ?紫砂陶刻;技藝;技法;意境;人文
紫砂陶刻是紫砂作品最主要的裝飾方式之一,是一門獨特的技藝,它以紫砂坯體為載體,以刀代筆,把中國傳統(tǒng)的詩、書、畫元素融入紫砂作品的主題表達中,較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藝術效果,更體現(xiàn)了一種深遠的人文情懷。
紫砂陶刻的發(fā)展經歷了一個由出現(xiàn)到成熟的過程,起初是以壺底落款的形式出現(xiàn),刻畫很粗糙,還談不上技藝。隨著紫砂壺逐步成為主流的品茗用器,吸引了文人雅士參與紫砂壺的創(chuàng)作,壺腹用陶刻裝飾成為一種主要的方法,紫砂壺也多了一份文雅之氣。如果說素面無飾是紫砂材質本色之美的話,那么紫砂陶刻裝飾則以獨特的形式特征與內涵容量提升了紫砂作品的表現(xiàn)力。到19世紀初,陳曼生傾心于紫砂詩文書畫的銘刻,開創(chuàng)了紫砂文人壺品種。實際上,明清時期,宜興紫砂進入勃興階段,文人墨客都以用紫砂壺品茗為榮,士人與壺手通過融洽無間的合作和探索,不僅提升了紫砂茶器的人文價值,也逐步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紫砂陶刻裝飾技藝?,F(xiàn)當代,以一代陶刻藝術巨匠任淦庭為代表的陶刻藝人更是把紫砂陶刻技藝推向新的高度,使其本身也成為了一種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體現(xiàn)形式。
紫砂陶刻雖然從屬于具體的紫砂作品,但其本身也有獨立的技藝規(guī)律與藝術特性,只有掌握了其內在規(guī)律,才能不斷提升陶刻技能,更好地服務于紫砂作品的裝飾與主題表達,呈現(xiàn)出更多面的精神維度。陶刻裝飾需要兩個方面的能力,一是對畫面謀篇布局的能力,意境的設計需要人文學養(yǎng)的支撐,決定了作品的格局與眼光;二是具體的刻畫技能,技藝技法的運用取決于先天的悟性及后天的積累,決定了作品的工藝水平。
1 ?紫砂陶刻的技藝、技法運用
紫砂陶刻是用刻刀進行創(chuàng)作的藝術,技藝的運用主要體現(xiàn)在刀法的掌控上,紫砂陶刻變化無窮,但本質上是書畫在紫砂上的延伸,要產生好的藝術效果就必須保持書畫本身的“筆墨味”,具體用刀時則通過控制力度,實現(xiàn)深淺、寬窄、利鈍、虛實、精細和頓挫的效果,與書畫用筆一樣有著很深的學問。
紫砂陶刻作品“八仙過海壺”(見圖1)在一把“掇只壺”上呈現(xiàn)了一幅人物場景刻繪?!栋讼蛇^海》是精彩的神話故事之一,主要講述了平時好打抱不平的八位神仙一起到了東海,各以一法物渡海,以顯神通的傳說。于是人們常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來比喻依靠各自的超常能力創(chuàng)造奇跡的事。作品把“八仙過?!闭麄€宏大的場景移植在小小的壺面之內,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讓人不由自主地驚嘆陶刻技藝的神奇。
紫砂陶刻從技法上主要有“印刻”和“空刻”兩種,前者俗稱“刻底子”,能很好地復制出書畫的細節(jié),而“八仙過?!比宋锉姸啵嬅婢毞爆?,顯然不適合采用“印刻”的方法,而是采用“空刻”創(chuàng)作而成。紫砂陶刻中的“空刻”是一鼓作氣將胸中的畫面直接刻畫在紫砂器上的陶刻方式,使創(chuàng)作的激情與繪畫狀態(tài)無限地接近,是一種“以刀代筆,胸有成竹”的即興創(chuàng)作,當然這需要藝人很高超的藝術修養(yǎng)與創(chuàng)作技能。作品“八仙過?!碑嬅嬷屑毭艿木€條刻畫需要很纖細的刀鋒,在具體操作時,以斜口薄型刀尖來刻畫細線,用刀腹來刻畫陰影,輪回切換,這種技法貫穿整個陶刻過程?!岸拗粔亍憋枬M的壺體為“八仙過海”全景式連貫畫面的呈現(xiàn)創(chuàng)造了條件,而捻管轉刀法的運用在畫面進行連續(xù)構圖處理時顯得得心應手,制作出來的畫面縱橫有致、急緩頓錯,給人以大氣磅礴之感,展現(xiàn)出極高的工藝魅力。
2 ?陶刻的意境塑造
紫砂陶刻技法的運用是手段,而人文表達才是靈魂,這也是陶刻的本質所在。陶刻畫面意境的塑造是人文表達的關鍵,首先必須與紫砂造型的主題相協(xié)調,起到強化主題表達、錦上添花的作用。
紫砂陶刻作品“唐人詩意圖瓶”(見圖2)瓶體造型經典,古味濃郁,主視面開闊,為陶刻裝飾作了鋪墊。經過精心的設計,作品呈現(xiàn)出溪流橋杓、雪梅傲放、人景交融、景隨人移的獨特意境。畫面具體布局上疏密得體、詳略得當,整幅畫面刀過留痕、不脫不滯、氣脈相連、細膩傳神;右下部適當留白,將視角收窄,給人以氣韻瀟灑之感;并在作品左上角以唐詩點題“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钡豆P靈動,頗具逸筆清趣,還原出書畫的筆墨神韻。作品主題取意于唐代張謂的七絕詩《早梅》,描繪了“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臨近溪水而早發(fā)的寒梅,恰似那經冬未消融的白雪”的情景,細細品味,別有感觸。作品風格灑脫,營造了安逸靜美之境,表達了親近自然、內心的情感述求。
3 ?結 ?語
紫砂陶刻是一門獨特的技藝,方寸之間,刀筆乾坤,它“以刀代筆”把中國傳統(tǒng)的書畫元素融入作品中,體現(xiàn)一種深遠的人文情懷。紫砂陶刻講究主題意境的塑造,謀篇布局也應符合紫砂造型特征,技藝、技法則決定了細節(jié)高度,刀有刀工,更有筆力,于是就有了生命力。紫砂陶刻深受文人審美影響,其審美意趣常有“尚樸無為”的一面,無論從審美角度還是技法角度,紫砂陶刻與中國畫技法都是密不可分的。
參 考 文 獻
[1]夏麗.任淦庭紫砂陶刻風格之淺析[J].江蘇陶瓷,2019(01):18.
[2]曹競方.蓮壺紫韻一壺感念[J].江蘇陶瓷,2020(0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