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銀轉,胡桂貞,陳云開,梁月俏,陳云丹
(東莞市石碣醫(yī)院院感科1,婦產科2,眼科3,廣東 東莞 523290)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是最主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排在院內感染第二位,尿路感染診斷延誤或治療不當?shù)痊F(xiàn)象在臨床工作中較多見,而濫用抗生素造成了病原菌耐藥性增高,對尿路感染的治療增加了一定難度[1,2]。院內感染的病原菌其耐藥性較院外感染更高,對尿路感染患者進行尿標本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減少抗生素的不恰當使用,可以更高效準確地治療尿路感染,減少醫(yī)患糾紛[3]。本研究對東莞市某基層醫(yī)院2018 年~2020 年尿路感染病例尿標本進行分析,以了解本地區(qū)基層醫(yī)院尿路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藥情況,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東莞市石碣醫(yī)院609 例尿路感染病例,在醫(yī)生或護士指導下,清潔外陰,采集患者晨起中段尿,用無菌容器送檢,對尿標本進行培養(yǎng)分析研究,進行細菌鑒定和藥敏試驗。納入標準:入選病例均符合尿路感染診斷標準[4]。排除標準:同一患者重復標本及藥敏結果。
1.2 方法 菌株培養(yǎng)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第三版[5]進行操作,采用瓊脂培養(yǎng)基在35 ℃下培養(yǎng)24~48 h。利用梅里埃公司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VITEK-2 compact 對標本中的菌株展開鑒定分離。藥敏試驗采用KB 紙片法,藥敏紙片均為OXOID 公司出品。全程用質控菌株進行質量控制,質控菌株包括大腸埃希菌ATCC25922、銅綠假單胞菌AATCC27853、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糞腸球菌ATCC29212、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結果采用WHONET 5.6 進行處理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紙片法結果輸入抑菌圈直徑,結果判斷標準按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協(xié)會2016 年標準[6,7]。
2.1 常見致病菌分布情況 609 例尿路感染病例中,共檢出菌株803 株,其中革蘭陰性菌71.48%(574/803),革蘭陽性菌28.52%(229/803);革蘭陰性菌前三位為大腸埃希菌(47.95%)、肺炎克雷伯菌(16.31%)、銅綠假單胞菌(8.09%);革蘭陽性菌前三位的有糞腸球菌(12.83%)、屎腸球菌(9.96%)和金黃色葡萄球菌(1.49%),見表1。
表1 常見致病菌分布情況[n(%)]
2.2 2018 年~2020 年尿路感染常見革蘭陰性菌對抗菌藥物耐藥情況 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對氨芐西林、頭孢唑啉、頭孢呋辛、頭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復方新諾明唑耐藥性較高,耐藥率>50%,且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對頭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厄他培南、亞胺培南、美羅培南敏感性較高,耐藥率<10%,且呈現(xiàn)逐年下降趨勢;銅綠假單胞菌除對左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的耐藥率>30%外,對其他抗菌藥物的耐藥率均<20%,對亞胺培南和美羅培南耐藥率均<10%,見表2。
表2 2018 年~2020 年尿路感染常見革蘭陰性菌對抗菌藥物耐藥情況(%)
2.3 2018 年~2020 年尿路感染常見革蘭陽性菌對抗菌藥物耐藥情況 糞腸球和屎腸球菌均對紅霉素、四環(huán)素、克林霉素耐藥率高(>50%),且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對氨芐西林、呋喃妥因、利奈唑胺、萬古霉素、替考拉寧較敏感,耐藥率<30%,且呈現(xiàn)逐年下降趨勢,見表3。
表3 2018 年~2020 年尿路感染常見革蘭陽性菌對抗菌藥物耐藥情況(%)
尿路感染已成為主要感染性疾病之一,因尿路感染而導致器官功能障礙、休克甚至死亡的病例不斷上升??股氐臑E用也導致了病原菌對抗生素耐藥性增高,治療難度不斷增加[8,9]。從東莞市石碣醫(yī)院2018 年~2020 年尿路感染患者的菌株分布情況來看,大腸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糞腸球菌為主要病原菌,而這三大菌群均屬于腸道正常菌群,在機體抵抗力下降時,或有前列腺問題、尿路結石、尿道損傷等情況造成尿液潴留,膀胱抗菌能力下降,腸道正常菌群從腸道遷移至泌尿生殖系變成致病菌。此外,尿道和肛門之間的特殊解剖關系為腸道菌群遷移至泌尿生殖系創(chuàng)造了條件,而泌尿外科手術和留置導尿管等成了院內獲得性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10,11]。
從藥敏試驗來看,東莞市石碣醫(yī)院尿路感染致病菌中,革蘭陰性菌中大腸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對頭孢哌酮/舒巴坦、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厄他培南、阿米卡星較為敏感,且從三年的數(shù)據(jù)來看呈遞減趨勢,對氨芐西林、頭孢唑啉、頭孢呋辛、頭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復方新諾明唑等耐藥性較高,并呈逐年上升趨勢;革蘭陰性菌中的第三大病原菌銅綠假單苞菌對阿米卡星的敏感度不如前兩大病原菌明顯,對頭孢哌酮/舒巴坦、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厄他培南的敏感度與前兩大菌無太大區(qū)別。革蘭陽性菌對萬古霉素、替考拉寧、利奈唑胺耐藥性低,對克林霉素、四環(huán)素、紅霉素極不敏感,無論是大腸埃希菌還是糞腸球菌來說,常用的治療尿路感染的藥物耐藥性較高,這與廣州、上海、云南、吉林等地的存在差異[12-14]。所以,在治療尿路感染,特別是治療住院患者的尿路感染時,應在治療前做好藥敏試驗,針對性應用敏感性藥物,合理應用抗生素?;颊咝瓒囡嬎?,提高個人體質,增強抵抗力,注意個人衛(wèi)生。特別對于女性患者,由于尿路結構的異常和月經(jīng)期抵抗力下降等因素,更容易形成尿路感染,所以女性患者在特殊時期不要盆浴,及時更換月經(jīng)期用品,不要進行經(jīng)期性生活,降低感染風險,有尿路刺激癥狀時,及時就醫(yī),避免亂用藥物導致治療難度增加。
綜上所述,東莞市石碣醫(yī)院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以革蘭陰性菌的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革蘭陽性菌的糞腸球菌、屎腸球菌為主,且耐藥性逐年上升,細菌耐藥形勢嚴峻,對尿路感染患者治療時應做藥敏試驗,合理選用抗菌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