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剛
四川省成都新津為明學校的“學本思維—四度課堂”,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學為中心”“以學生的高階思維為中心”“以學生的深度學習”為中心的課堂。該課堂要求體現目標的高度、學識的寬度、思想的深度、學習的效度(“四度”的含義)。
“學本思維—四度課堂”體現了新時代課堂教學的基本理念,但這個理念付諸課堂教學有效實施的前提,是學生所須具有主動學習的動機和能力。主動學習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知識經過“內化思考建構”的輸出和應用實踐。所以,學生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建和發(fā)展目標,就是有效地促進和激發(fā)合作者彼此的主動學習,從而提升自主學習能力,而不僅僅是體現合作者之間在“被動學習”層面上的強弱彌補、“兵教兵”的簡單知識層面記憶性的告知功能。
主動學習,是指在一種問題情境中,圍繞學習任務完成的智力參與——知識和智慧輸出、交流、碰撞、提升,學習者通過教師設計的任務(問題、情境、活動)完成過程,自發(fā)自覺地參與學習,順利以“U”型路徑,將學科核心知識、核心概念和核心問題思考內化,構建起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而促使其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合作、探究的過程。
“學本思維—四度課堂”的基本課堂結構就是要為學習者這種主動參與提供好的發(fā)展平臺,使合作學習小組成為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意識的基地,使合作學習小組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共同體”,[1]形成班級層次的學習型組織,實現高層級的學習化組織,進而達到促生主動學習、提升學習力的目標。這才是“學本思維—四度課堂”的生命力所在。
1.設計問題化的任務情境,使課堂從“教師傳遞知識”轉變?yōu)椤皩W生應用知識”的場所
(1)核心問題的認識和提煉
如何更好地把握住學科核心素養(yǎng),并且將其設計成發(fā)人深省的、能引發(fā)學習者主動參與的教學方案?關鍵在于:在學習者的能力范圍內基于核心問題設立學習目標;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設計能啟迪學生高階思維的教學內容和評價任務。
學科核心問題,是集中體現于以學科核心知識為基礎,以學生發(fā)展區(qū)的關鍵疑難為起點,以學習主要目標為導向的“三位一體”取向。同時,也是建立于學科核心知識之上,能提挈學科思想、能力、本質,能體現學習目標和學科核心結構內容,能貫穿整節(jié)課并居于核心地位的問題或話題。
學科核心問題的范圍應充滿遷移的可能性??梢约顚W生更主動地思考和學習,引導學生去探索突破主題界限??梢源龠M學生更有效地“讀中學”“做中學”“思中學”,促進學生揭示某一課題的真正價值,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只有探索這樣的問題,圍繞這樣的問題架構的學習任務才能促進學生深入、可遷移的理解。
(2)核心問題引領思考的路徑應通向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習得
以這樣的學科核心問題,引起學生的深度質疑、探究和思考,從而獲得真正的理解。這不僅是對某一特定主題單元的內容理解,還能激發(fā)知識間的聯系和遷移。
在核心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應當激發(fā)學生對已學知識、生活體驗與當前學習內容之間的意義關聯,使學生重新思考已經理解的東西,并能舉一反三,引出有趣的和可選擇的觀點。
核心問題除了激發(fā)思考和探究之外,還可以有效架構學習的內容目標,形成真實情境的學習任務。這樣的學習情境、任務,可以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機,從而使合作小組在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益大幅提高。
2.改進合作互動模式,將知識記憶轉變?yōu)椤吧疃壤斫狻w移創(chuàng)新”的同伴間相互啟發(fā)的高階思維活動
現在的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樣態(tài)一般是:“教師布置—合作探討—小組展示—師生反饋”。應該深入思考和改進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應只追求“學生動起來了”的表面現象,而應關注學生的學習品質是否得到真實開發(fā)。合作學習需要教師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進行適時交流、引導、調整和反饋回應,最關鍵的是要把握住小組合作學習的根本價值和意義,把學習從“強調記憶結果”轉變?yōu)椤瓣P注理解過程”的小組同伴之間的相互學習。這樣才是“學本思維—四度課堂”追求的師生間有效的“教—學”關系,才能實現合作學習小組追求過程理解、激發(fā)培養(yǎng)主動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功能。
在“學本思維—四度課堂”的每一個“目標—任務”單元結構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科核心問題有意識地將學習內容設計成適合小組合作的“情境—問題”任務項目,形成促進激勵型的教學情境。這樣就能將最高效的學習方式引入課堂之內,植入同伴教學模式的小組學習中,從而使合作小組同伴間既有知識傳遞,也有個體的內化建構,促使知識學習“下沉”——深度理解,而不是機械地記憶知識。還有,合作小組內同伴之間的相互啟發(fā)“教學”,是從學習者的視角對知識進行思考、理解和運用,比教師更能精準發(fā)現和發(fā)掘學習過程中的新問題。合作小組內同伴間的“教學”能夠使具有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習者通過一起討論、相互學習,都有所得:學習能力強的通過幫助別人提高了對知識的理解深度;學習能力弱的通過伙伴“討論”加深了知識理解,這樣能較好解決班級內學習參與度較低和學習能力參差不齊的問題。
“學本思維—四度課堂”(見圖1)的最突出特征,就是要在教師設置的目標和問題情境引領下,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思考、高階思考,通過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去完成次第進階的學習任務,達到理解知識、激發(fā)思維、提升能力的目的。這樣的課堂目標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通過學習小組內的相互啟發(fā)、相互激勵來實現的。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教師處理好兩個策略性的問題:
圖1 “學本思維—四度課堂”基本模型
1.“學本思維—四度課堂”的教學設計
在課堂上實現學生合作學習的自主自發(fā),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和能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主動學習。需要對“學本思維—四度課堂”的結構內涵進行深入透徹的剖析研究,厘清教學實踐領域相輔相成的關系,才能做出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和“導學提綱”,進而在課堂上調動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只有達到這種境界的新課堂才是有活力和有生命力的。
2.“學本思維—四度課堂”的教學實施
“學本思維—四度課堂”,是基于問題的目標引領,通過學生合作學習小組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構成師生間的最佳“教—學”結構,完成由核心問題和問題群構成的學習任務,從而達到深刻理解和熟練運用知識的效果,更深一層地激發(fā)學生自覺、自發(fā)學習動機。在課堂上,教師的作用就是對學習小組和學習個體的“服務”“引導”和“反饋”,表現在激發(fā)起學生“學”的動機,并有效培養(yǎng)其學習力。激發(fā)學習動機主要通過核心問題體現,培養(yǎng)其學習力主要通過為每個人創(chuàng)設小組內、班級里針對他人的“認知輸出”機會來實現。
所以,構建符合學生“學”的良好師生“教—學”關系結構環(huán)境,構建真實學習情境,引領學生進入深度思考,思有所得,特別是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習小組的合作功能,使合作小組發(fā)揮出促進每一個個體主動學習的作用,是教師課堂有效實施的艱巨任務。
在培育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學習方式、合作目的等需要重新定位。新時代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能力的,合作小組只是一種途徑,是為自主的主動學習服務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學習者的深度自學能力。目前在學生仍注重解題的大背景下,“學本思維—四度課堂”可以讓學生經歷真實的提取有效信息、抽象、建模的任務或項目學習,是發(fā)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