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改正
聊天中途我和老錢去洗手間,老張等人繼續(xù)剛才的話題。回來時,我正欲大步跨進門,老錢拉住了我,高高地咳嗽兩聲,屋內(nèi)喧嘩暫歇,他這才隨我一起進屋。
事后,我問老錢咳嗽的原因。老錢笑答:“理解和慈悲?!币娢也唤?,他解釋道:“都說背后不言人非,可是誰人背后不說人,誰人背后不被說呢?”
我設想這樣的場景:我們推門直入,喧鬧的屋內(nèi)頓時寂靜下來,大家的動作都仿佛瞬間速凍,唯有表情來得及變化,有人驚愕,有人慌張,有人不好意思,有人不知所措。其實,尷尬的不僅僅是室內(nèi)人,也包括進入者。心里從此種下刺的,不僅僅是被說者,也有說人者。
對人性的理解是對自己和他人的慈悲,唯有理解才能接受不完美的他人,才能讓自己被他人接受。這樣細致的關懷出自敏感而寬容的心。
這樣的溫柔,我見過很多。記得秋日的一天中午,我與羋兄想去盆景園走走。盆景園在公園之中,去的人少,頗寂靜。我們走到月洞門旁時,他也是清清嗓子,咳嗽了兩聲。當時我并沒有在意,如今想來,那日的畫幅一點點展開:我看見了從容不迫開放的花,悠然深綠的葉子,嫻靜慵懶的光影,探頭探腦好奇的松樹,還有紫藤架下一對轉(zhuǎn)頭看向我們的情侶。
記得讀書時,晚自習過去三分之二后,便會有細小的聲音在同桌之間灑出,許多細小的聲音嗡嗡成一片模糊而嘈雜的背景音。這時候,走廊深處便會傳來兩聲蒼老的咳嗽,然后才是腳步聲。那些嗡嗡聲立即收斂起來,教室重歸安靜,因為我們知道,60余歲的張老師來了。很多年后,我依然記得那空曠中的咳嗽,仿佛歲月在溫柔地清著嗓子。
常常在靜夜懷念那句古詩:“僧敲月下門?!币粋€“敲”字,敲醒了月色,敲醒了寺內(nèi)的寂靜和寂靜中的生靈。那個沉沉睡去的小和尚,夢在溫柔的敲擊中一點點變薄,終于灑進柔柔的月光,照亮了他惺忪的睡眼。敲擊聲還在繼續(xù),仿佛木魚喚回他的神識。他連忙打開了門——“吱呀”,門外的一片月色里,師父的微笑仿佛水里的小小漩渦。
常常敬畏弘一法師的“拍打”。每當將要坐進一個寂寞多時的椅子前,他總要輕輕地拍拍椅背,這是告訴所有附著在椅子上的細小生靈:不好意思,請你們暫避一下,我就要坐下了,怕壓著你們。
內(nèi)心溫柔,才能溫柔地善待世界。溫柔,從來都來自理解、將心比心、智慧、寬容和愛。
編輯 王冬艷 4374083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