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亦權
春秋時期,有一次,齊景公與晏嬰商議政務。當時正值寒冬,齊景公就讓晏嬰幫他端一碗粥來,晏嬰拒絕了。齊景公只好讓奴仆去盛粥。齊景公喝了熱粥以后還是覺得冷,又讓晏嬰把皮襖拿過來幫他披上。晏嬰也沒有動身。
齊景公很生氣,問晏嬰:“只是一些小事而已,你卻這也不干,那也不干,我提拔你做丞相有什么用?”晏嬰沒有回話,跑到外面叫了一個養(yǎng)馬的奴仆過來說:“如果大王叫你去端粥和披衣,你會去嗎?” “當然去,大王的話我豈能不聽?”奴仆答道。
晏嬰點點頭,對齊景公說:“這是最合適的丞相人選,他不會拒絕為大王端粥披衣,就讓他和大王一起商議政務吧,我去養(yǎng)馬了!”齊景公愣愣地看著晏嬰說:“奴仆并不懂治國大事,又怎會懂政務呢?這樣豈不是亂套了嗎?”聽罷,晏嬰說:“正如大王所言,如果成天叫我做一些零碎瑣事,那么大王請我做丞相有什么意義呢?”
從此,齊景公只和晏嬰商討國家大事,再也不支使晏嬰做雞毛蒜皮的小事了。
(摘自2 0 2 1年2月2 6日《生命時報》,有刪改)
點悟
一個人只有堅持原則才能維護自己的尊嚴,逢迎諂媚雖然可能會在一時得到他人的寵愛,卻永遠不可能獲得別人發(fā)自內心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