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夢華,戴宗浩,劉鮮姣,徐黎
(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江西 南昌 330100)
筆者借鑒傳統(tǒng)中獸醫(yī)藥處方,通過試驗研究其對犬泌乳性能的影響,為中獸藥在解決警犬泌乳不足方面提供實踐依據。
1.1 試驗藥物 試驗藥物為一中藥組方,根據《現代獸醫(yī)獸藥大全》中的“通乳丹”“歸芪通乳散”“生乳散”“催奶靈散”等處方調和而成[1],主要有黃芪、太子參、當歸、益母草、通草、甘草、熟地、白芍、柴胡、王不留行、木通共11味中藥,經提取加工制成顆粒,命名為“芪參通乳顆?!?。該藥物通過臨床獸醫(yī)實驗室靶動物安全性試驗,被評定為無毒副作用(安全)。
1.2 試驗動物及分組 2~5 歲,體重相近、分娩日期、產仔數和仔犬初生體重相當的羅威納母犬24只。所有試驗犬經臨床檢查,體溫、呼吸、脈搏未見異常,精神狀態(tài)良好,姿勢步態(tài)正常,食欲飲欲良好,常規(guī)免疫和驅蟲,無其他疾病。將所有犬只平均分為2組,一組為試驗藥物組,一組為空白對照組。
1.3 試驗方法
1.3.1 飼養(yǎng)環(huán)境的消毒 試驗前對飼養(yǎng)環(huán)境徹底清掃,用5%漂白粉或1%~2%NaOH 溶液消毒,試驗期間每周用0.3%過氧乙酸噴霧消毒,試驗結束徹底清掃再用5%漂白粉或1%~2%NaOH溶液消毒。
1.3.2 犬只的飼養(yǎng)管理 遵從其一貫飼養(yǎng)環(huán)境,采食和飲水按日常規(guī)程進行。若試驗犬出現異常臨床表現或其他疾病癥狀,要積極尋找病因,進行適當的物理或環(huán)境消毒處置,避免給病犬飼喂其他治療藥物,以免影響試驗結果。如果發(fā)生不能站立等嚴重疾病癥狀,則應將試驗犬剔除試驗并進行治療。如發(fā)生傳染性疾病,應終止試驗,并對圈舍進行徹底消毒。無關疾病以及用藥無沖突的可康復犬可以保留。試驗組將藥物拌食或沖服,每天兩次(每次間隔8 h),每千克體重1 g,連用2周,從分娩當天開始給藥。
1.4 測定指標
1.4.1 乳腺腺體高度 分別于分娩當天、分娩后14 d 用7 MHz 探頭縱向掃查(注意不要按壓)左、右各5 個乳區(qū)(乳頭基部外側2 cm),停幀后測量腺體高度,分別記錄各乳區(qū)腺體高度變化情況。
1.4.2 仔犬20 日齡體重 母犬的泌乳一般從分娩后開始,20 日左右達到高峰,隨后逐漸下降。泌乳力是母犬在哺乳期內的泌乳量,其高低可以依據仔犬的窩重或增重來間接推算。犬的哺乳期有近60 d,但后期泌乳量呈下降趨勢,且20 日齡后的仔犬已開食,因此若以斷奶仔犬體重來衡量泌乳力,會產生較大的誤差,故本試驗以20 日齡窩重或窩增重來推算母犬的泌乳力。
1.5 數據統(tǒng)計與處理 試驗數據采用Excel 2016及SPSS 23.0進行處理和分析。
2.1 乳腺腺體高度測定 結果見表1。組內比較,試驗期內差異顯著(P<0.05);組間比較,第1日差異不顯著(P>0.05),第14 日差異顯著(P<0.05)。
表1 乳腺腺體高度的測定結果 cm
2.2 20日齡仔犬體重測定 結果見表2。組內比較,試驗期內差異顯著(P<0.05);組間比較,第1日差異不顯著(P>0.05),第20 日差異顯著(P<0.05)。
表2 20日齡仔犬體重的測定結果 g
3.1 產后母犬乳汁極少甚或全無者,不能滿足哺乳的需要,稱為產后缺乳。缺乳以產后第1 d 至半月內較為常見,也可發(fā)生在整個哺乳期。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有食物、激素及中草藥催乳等。食物催乳法的穩(wěn)定性、有效性不確定;激素催乳法的副作用明顯、時間短、藥物依賴性強,在實踐工作中難以推廣;而中藥來源廣、價格低廉、療效確切、毒副作用相對較小,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2]。缺乳從中醫(yī)的角度來講是因為機體氣血虛弱或者脾胃虛弱導致的。犬在生產過程中容易失血耗氣、氣血虧虛,氣血生化不足,從而引起無乳。有的母犬在產后突發(fā)高熱或性情大變,七情所傷,肝失條達,氣機不暢,也會導致經脈澀滯,阻礙乳汁分泌。治療上多以補氣健脾,疏肝行血,通絡下乳為主[3-5]。
3.2 本試驗給泌乳期的犬飼喂芪參通乳顆粒,結果得出:分娩后第14 d,試驗組母犬的乳腺腺體高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20 日齡仔犬的體重也明顯重于對照組(P<0.05)。說明所選用的中藥可以提高哺乳母犬乳腺腺體分泌乳汁的能力,從而促進仔犬的生長發(fā)育。本研究為犬產后泌乳不足采用中草藥治療提供了重要依據。由于中草藥成分復雜,其作用機制和有效成分有待于進一步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