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聰
書香蟲今天請來的大明星是東吳的孫堅,他上演了一出“金蟬脫殼”的大戲,那叫一個驚心動魄啊!走,跟著書香蟲去瞧瞧吧!
董卓廢殺少帝,擅立獻帝,自己專制朝政,引起朝臣和各地豪強的共憤。初平元年(190年),關(guān)東各州郡紛紛起兵反對董卓,共推出身世家大族的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這時,威名素著的長沙太守孫堅也舉兵參加了討卓聯(lián)盟,并被盟主袁紹任命為討卓聯(lián)軍的先鋒。
孫堅率軍在汜水關(guān)前旗開得勝,殺敗董卓部將胡軫(zhěn)。初嘗勝果后,孫堅即屯扎部隊于梁東,進行休整。同時派人向袁紹報捷并向聯(lián)軍糧草官袁術(shù)處催糧。袁術(shù)是袁紹的弟弟,是一個志大才疏且嫉賢妒能之人。其部下謀士見孫堅前來催糧,便為袁術(shù)出謀劃策說:“孫堅是江東猛虎,若攻破洛陽,殺了董卓,猶如除狼而得虎。今不發(fā)糧草給他,其軍必敗?!边@一建議正中袁術(shù)下懷,他便故意不發(fā)糧草給孫堅軍。孫堅軍中缺食,自然慌亂起來。細作偵知這一情況后,迅速報知汜水關(guān)董卓大將華雄。華雄便采納了李肅的計策,決定夜襲孫堅軍營。
當夜,月白風清,華雄與李肅兵分兩路突入孫堅營中。孫堅部隊措手不及,亂作一團,被殺得大敗。孫堅與部將祖茂突破重圍,縱馬而逃。華雄帶領(lǐng)部下兵馬緊追不舍。孫堅連發(fā)兩箭,都被華雄躲過,再發(fā)第三箭時,因用力過猛而拽斷了弓,不得不棄弓縱馬落荒而逃。由于孫堅頭上戴著赤幘(紅色頭巾), 光下十分醒目,很好辨認,所以他跑到哪里,華雄就領(lǐng)兵追到哪里。危急中,孫堅的部將祖茂為了保護孫堅,便讓孫堅脫下赤幘,換上自己的頭盔,而由自己戴上孫堅的赤幘。然后,二人分路而逃。
華雄及其部下只瞄準戴赤幘的追趕,于是孫堅得以脫險。而祖茂為了引開追兵,拼命向前跑,見敵人快要追上,他便將赤幘掛于人家未燒盡的庭柱上,自己躲在樹林中。華雄率領(lǐng)追兵遠遠望見赤幘,因畏懼孫堅英勇而不敢近前,只遠遠用箭亂射。射了一回,不見動靜,才知是計,便向前取下赤幘。
這時,躲在附近林中的祖茂從林中沖出,揮刀欲劈華雄,結(jié)果反被剽悍的華雄一刀斬于馬下。
暢言所
好一出“金蟬脫殼”的大戲??!金蟬脫殼是一個擺脫敵人、轉(zhuǎn)移或撤離的分身之術(shù)。這里的“脫”不是驚慌失措,而是為了迷惑敵人,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