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廣播公司6月14日文章,原題:中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人們吃粽子、觀看龍舟賽眼下,中國各地正舉行龍舟賽(如圖)以慶祝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一個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中國傳統節(jié)日。這個節(jié)日是為了紀念屈原。他是生活在戰(zhàn)國后期的詩人、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和改革家。
人們傳統上在節(jié)日里吃粽子,這是一種用竹葉或蘆葦葉包裹的中國米糕,有許多不同的品種。在四川廣元,今年流行一種用野生草莓制成的粽子。
汨羅市是中國中部地區(qū)的一個城市,也是屈原去世的地方,被認為是端午節(jié)和龍舟的起源地。今年,來自全國各地的32支隊伍參加了那里舉行的200米龍舟直線競速。龍舟產業(yè)已成為當地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汨羅市有20家龍舟制造廠,而屈子祠鎮(zhèn)5萬人口中有3000人從事龍舟相關產業(yè)。
新加坡《聯合早報》6月13日文章,原題:中國粽子銷售額暴漲四成中國每到端午節(jié),家家餐桌上都少不了粽子。電商平臺的數據顯示,今年粽子銷售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40%,低脂粽子的銷售額增長更是將近200%。端午銷售高峰,有的電商平臺一天就能賣出1000多萬個粽子。
香港《南華早報》6月12日文章,原題:為什么我們在端午節(jié)吃粽子?中國食物往往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還帶有許多世代相傳的故事(和神話)。你可能知道,我們在夏天吃粽子是為了慶祝在河上舉行的龍舟賽,也是為了紀念中國歷史上的一個人物:屈原。
一些歷史學家將早期的粽子稱為最早的快餐,由在田間勞作的中國農民食用,因為他們需要在路上“便于攜帶”的食物。
撇開歷史不談,事實證明,不起眼的粽子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但并非沒有變化。在中國,大多數省份都有當地版的粽子,比如北京人喜歡吃白粽子,而廣州人吃的粽子則有火腿、咸蛋、栗子甚至蝦肉和蘑菇等餡料——絕對是融各種美味于一體的美食?!?/p>
(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