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嬌
摘要:生物是一門研究生命現(xiàn)象和生命活動規(guī)律的學科,不僅要學生描述生物界“是什么”,更要讓學生解釋“為什么”。在日常教學中有的生物學知識抽象而難以理解,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把教材內容單純地講授給學生,會約束了學生科學思維的培養(yǎng)發(fā)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部分———“生活即教育”,也就意味著教育不能脫離生活,強調教育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tǒng)教育脫離生活而以書本為中心。
關鍵詞: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
引言
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學效率問題成為備受重視的教學課題。以下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與思考對提升初中生物教學效率談一些策略性意見,希望對一線教師有所啟示。
一、初中生物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對于初中生物學科的學習,教師不能單純地看重對課本知識的傳授,更需要注意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能夠通過知識看待生活。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學會運用該種教學方式,通過將生物知識和生活實際的緊密聯(lián)系,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此推動生物科學生活化教學的順利開展。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生活化教學擁有很多優(yōu)勢,合理地將實際聯(lián)系到理論當中,通過將課本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方式,完成高效的教學。因此,學生不再需要通過死記硬背學習理論知識,而是將知識融入生活中,既方便記憶,又有利于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二、初中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聯(lián)系生活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興趣
學生只有在對所學知識非常感興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進一步探求知識。因此,教師要在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和知識需求的基礎上,從多種角度出發(fā)為學生營造充滿樂趣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輕松愉悅地探索生物知識。在這方面,聯(lián)系生活實踐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書本上的知識理論性和抽象性是較強的,這很容易導致學生對學習感到枯燥乏味,而適當結合生活實際授課,以具體情境為理論知識的載體,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弱知識抽象想帶來的枯燥乏味,而且這會使學生感到生物知識是有著很大價值的,同時“很接地氣”,也很有趣。久而久之,就能培養(yǎng)起學生的學科興趣。例如,在學習生態(tài)平衡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舉出日常生活中有關生態(tài)平衡的實例,使得學生體會到生物與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從而產(chǎn)生學習生物知識的濃厚興趣。再如在講授生物圈內部生物的相互作用之前,教師可以搜索一些與自然界生物圈相關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在上課時為學生放映,這樣既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又能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興趣,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傊?,所謂生活化教學原本是新課標所倡導的重要理念,一線教師應給予其應有的重視。
(二)要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著眼于目前的各種教學方式,情境教學法也是備受青睞的一種。教師在實際的課堂中選擇的教學情境若切合實際,課堂效果就會非常理想,給了學生很多能張嘴說話的機會,學生也會改變對學習的看法。所以初中生物教師要在實際授課過程中,結合每一節(jié)課需要傳授的知識點,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設與教材相符的情境,使學生對教材有一種親切感和熟悉感。比如初中生物中有關于水資源的模塊,水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學生非常有必要認識到我國目前水資源十分緊張的嚴重性。教師在實際授課過程中,首先可以將學生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采用競爭的方式,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情況。等到學生達到討論的積極點時,教師要在多媒體中呈現(xiàn)出一些關于水資源浪費嚴重性的圖片和視頻,以及我國目前水資源嚴重短缺地區(qū)人們的生活實際情況,讓學生在內心深處產(chǎn)生強烈的保護水資源的欲望,并讓學生講述水資源對人類生活的意義和作用,最終全面探討中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及解決措施。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知識點的傳授,雖然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灌輸式教學背道而馳,但是實際結果證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非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從內心深處形成了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的責任意識。
(三)實踐活動的開展注重生活化
生物學科本身和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因此必須要保證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傳統(tǒng)的課堂都是在教室里,但在現(xiàn)在的形勢下,生物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室外,組織相關的實踐活動。這種結合生活的實踐活動,能使學生從自身熟悉的角度入手,對生物有更為深刻的了解,進而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教師通常在教室組織課堂,學生無法及時觀察相關的實物,依靠自身的想象,學習效果并不理想。新課改明確指出,學生才是課堂的真正主人,教師應該把課堂上的時間和權利還給學生。比如在講授植物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有秩序地到校園中觀察一些綠植,教師輔以恰當?shù)囊龑В瑫由顚W生的印象。
(四)課后作業(yè)生活化,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學習生物學科知識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更好地指導生產(chǎn)實踐。我們在理解大自然中生命活動規(guī)律的基礎上,去指導我們日常生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以教材內容和基本學情為依據(jù),布置生活化作業(y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但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注重作業(yè)量適量即可,而不是留大量的家庭作業(yè)使學生變成做題的工具,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三、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方式的注意事項
首先,雖然生活化的教學方式給初中生物教學帶來了很多的方便,但是教師也要考慮到教材內容是否適合生活化教學,不能過分采用這種教學方式,以免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過于僵硬。其次,若想利用生活化教學方式講授知識點,一定要符合科學,不然會與實際生活產(chǎn)生偏差。最后,整個初中階段的生物內容非常多,每一部分內容都有相互聯(lián)系,為了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思維,在運用生活化方式授課時,還要結合實際利用其他方式輔助,積極借助多媒體授課,極大程度地吸引學生的眼球,給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和感受,為學生輕松掌握課堂所學提供方便,全面提升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
結束語
總之,初中生物教學是一項系統(tǒng)性和靈活性較強的教學活動,要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實際效果,教師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并在平時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和總結。
參考文獻
[1]何彥多.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淺談[J].學周刊,2020(33):85-86.
[2]安曉玲.基于生活化的初中生物教學模式探究[J].考試周刊,2020(74):107-108.
[3]劉珍.走進生活實現(xiàn)初中生物有效教學[J].科普童話,2019(23):85.
(沈陽市第六十九中學?110102)